央視網消息:就業風向的變化也催生瞭更多高校專業的變革,如何讓高校畢業生就業更有抓手和底氣,一些高校開始在人才培養上創新模式。

在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舉辦的一場畢業生答辯會上,正在進行點評的吳俊是浙江寧波一傢精密儀器企業的項目經理,也是學校聘請的就業導師。去年10月,該學院機械工程等多個專業的學生來到吳俊所在的企業實習,這場畢業答辯會也是對實習項目的檢驗。

答辯會結束後,畢業生中有4名學生當場被錄用,而這種“學校和企業的雙導師”模式也培養瞭學生的設計研發能力。

寧波大學科學技術學院院長 陳君靜:教學過程與企業的生產過程基本對接,所以他們畢業之後就能很快適應社會和企業的需求。

在浙江慈溪的一傢針織機械制造企業,一個科研小組正在對新開發的編織軟件進行調試。而這個科研小組的8名成員全部是今年的應屆畢業生。

浙江省慈溪市某智能針織機械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 李立軍:這些學生大三、大四的時候,我們專門給他(們)開一個班,去講講我們機械、針織的工藝。

掌握瞭基本工藝,這個8人小組在實習期間就開發出一款編織軟件,打破瞭國外對部分技術的壟斷。

應屆畢業生 江婷:(在企業)跟一些專傢交流,公司也會跟瑞士那邊的企業有合作,這些成長(經驗)都是我在學校裡面接觸不到的。

除瞭變革培養模式,不少大學也緊跟產業變化開設新專業。今年,教育部引導高校開設國傢戰略和區域發展急需的相關專業,還新增瞭地球系統科學、未來機器人等21種新專業。北京語言大學信息科學學院就在今年獲批開設“數據科學與大數據技術”專業。

北京語言大學信息科學學院黨委書記 李超:隨著各行業數字化的深入轉型,我們希望培養的是具備這樣數據技術處理的人才,從數據采集、分析、加工一直到應用、服務。

今年,教育部首次在工學門類下增設交叉工程專業類。到2025年,教育部還將優化調整高校20%左右學科專業佈點,新設一批適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的學科專業,淘汰不適應經濟社會發展的學科專業。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