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灣區

樓市強心針/辣招松綁激活樓市 有助促消費\利嘉閣地產總裁 廖偉強

圖:當樓價回穩,市民毋須擔心財富被蒸發,消費意欲自然提高。  樓市疲弱,銀主盤數目亦比一年前多約五成,部分財務公司急於出貨,目標是“要錢唔要貨”。他們如此心急,除瞭因為息口上升帶來壓力;物業成交低迷,亦令他們擔心出貨愈慢,損失愈多。小業主被這種氣氛所感染,加上媒體的廣泛報道,令樓市的下行壓力更大。樓市不穩,其連鎖效應亦殃及各行各業,甚至整體經濟。  樓市表現差勁又豈止香港?內地同樣遇上這困局。內地

中金點睛/從供給側發力 促進綠色轉型\中金公司首席經濟學傢 彭文生

圖:中國需要加大清潔能源土地使用的統籌力度,通過全國一盤棋充分發揮空間大國優勢。  業內經常提到的“綠色溢價”,衡量的是清潔能源成本與化石能源成本之差,推動綠色轉型就是要采取措施降低清潔能源成本或提升化石能源成本,最終讓綠色溢價轉負。因此,綠色溢價的概念蘊含著實現綠色轉型的兩個基本路徑:一是通過碳市場、碳稅等碳定價機制提升化石能源成本,在需求側抑制高碳活動,歐盟采取的是這種方式;二是通過科技進步與

明辨篤行/日本“經濟病”的啟示\前中歐國際工商學院經濟學教授 許小年

圖:日本特有的“主銀行制”加速瞭資產負債表的惡化。圖為日本中央銀行。  “資產負債表衰退”一詞近期大熱,略帶學術氣又不那麼學術,很容易被市場人士和公眾當作專傢意見接受,媒體傳播效果頗佳。仔細分析則不難看出,野村綜合研究所首席經濟學傢辜朝明的思路和結論均出自上世紀凱恩斯對30年代大蕭條的研究,隻是用“負債最小化”替代瞭凱恩斯的“流動性陷阱”。但負債最小化的核心假設既無理論基礎,也缺乏實證支持。  1

貿發焦點/穗服務業擴大開放 港商迎機遇

粵港澳大灣區市場是打造區域經濟的火車頭。近期焦點包括商務部公佈關於印發《廣州市服務業擴大開放綜合試點總體方案》,訂明130條試點任務,目標是廣州將經過3年試點,通過放寬市場準入、改革監管模式、優化市場環境,努力形成市場更加開放、制度更加規范的服務業開放新格局,為國傢和服務業的開放創新發揮示范帶動作用。  廣州市於今年5月召開“廣州有服同享”服務業擴大開放暨世界灣區服務業合作圓桌會,齊集粵港澳/內地

保險宏圖/投保儲蓄保險產品 留意分紅實現率\李旭明

市場上不少保險產品含有儲蓄成分,對保單持有人而言,這些產品既能提供保障,也有助於長遠累積財富。根據保險業監管局的指引,保險公司每年須披露分紅保險產品的分紅實現率。  當你投保分紅保單,保險公司必須在銷售時於利益說明文件(即建議書)內清楚列明保單預期將來派發的利益,包括保證利益及非保證利益。保證利益不會受市況影響,保單持有人可獲得保證現金價值,而非保證利益則主要取決於保險公司的投資回報、理賠及續保率

第一城頂層賣407萬 平過標準戶

【大公報訊】樓價跌勢加快,上車天堂沙田第一城有兩房連天臺單位隻賣406.8萬元,比標準兩房戶還要便宜,重返2015年樓價水平;老牌屋苑荔枝角美孚新邨有兩房戶市傳蝕近200萬元賣出,3年跌價近24%。  中原地產區域營業董事黎宗文表示,二手交投放緩,沙田大圍區本月暫錄約37宗二手成交,較上月同期跌約18%,其中沙田第一城占約10宗,該屋苑49座頂層連天臺戶,實用面積284方呎,兩房間隔,累減13%,

葵湧凍倉動工 投資高達百億

圖:沈晉初(右二)與蔡宏興(左一)向運輸及物流局局長林世雄(左二),介紹葵湧凍倉儲存及物流中心建成後的外觀及設備。  【大公報訊】華懋夥物流資產管理公司ESR集團(01821)合作發展的葵湧凍倉儲存及物流中心,昨日進行動工儀式,為過去20年本地首個最大的高標準凍倉興建項目,預計2027年落成,總投資額100億元,ESR集團持有七成股權。  葵湧凍倉儲存及物流中心總面積逾148萬方呎,為一座7層高連

傲璇銀主盤售4.2億 遠航創辦人買入

【大公報訊】內地祥祺集團陳紅天相關人士持有的多個本港物業,早前淪為銀主盤被接管,其中東半山司徒拔道傲璇OPUS HONG KONG的5樓單位連兩個車位,終以4.18億元售出,買傢與遠航集團創辦人桂四海英文名字相同,料為同一人。  原為陳紅天持有 年初被接管  祥祺集團陳紅天相關人士名下多個物業,較早前被接管推出放售,其中傲璇5樓單位,實用面積5154方呎,五房四套間隔,早前連兩個車位以4.18億元

人行貨幣政策例會要求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 專傢:四季度降準降息仍可期

人行貨幣政策委員會三季度例會(下稱,會議)指出,中國經濟持續恢復、回升向好、動力增強,但仍面臨需求不足等挑戰。要持續用力、乘勢而上,加大宏觀政策調控力度,精準有力實施穩健的貨幣政策,搞好逆周期和跨周期調節,更好發揮貨幣政策工具的總量和結構雙重功能,著力擴大內需、提振信心,加快經濟良性循環,為實體經濟提供更有力支持。分析稱,是次例會釋放瞭人行對中國經濟復蘇前景偏樂觀的預期,並向市場傳遞瞭穩增長、穩匯

中國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加快恢復 8月同比增17.2%

中國國傢統計局27日公佈,8月份中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增長17.2%,自去年下半年以來,工業企業當月利潤首次實現正增長。1—8月份,規上工業企業利潤同比下降11.7%,降幅較1—7月份收窄3.8個百分點,回升明顯加快。  國傢統計局工業司統計師於衛寧表示,隨著工業生產穩步回升,產銷銜接狀況好轉,中國工業企業營收逐步改善。1—8月份,全國規模以上工業企業營業收入同比下降0.3%,降幅較1—7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