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劉英系中國人民大學重陽金融研究院研究員、合作研究部主任,本文刊於2023年10月19日《中國貿易報》。

“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在促進區域合作的同時,“一帶一路”也助推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大市場,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與中國的聯通正是與世界的聯通。

本文字數約1998字,閱讀需要2分鐘。

共建“一帶一路”十年來,“一帶一路”被寫入聯合國決議,促進瞭中國與聯合國多個機構的合作。十年來,中國與東盟、非盟、阿盟、拉美等多地深入合作共建“一帶一路”,中國與五大洲的150多個國傢、30多個國際組織簽署瞭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共建“一帶一路”為區域合作註入正能量、穩定性和確定性。

從中國周邊區域來看,共建“一帶一路”抬升瞭東南亞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水平。一方面,通過中老鐵路、中泰鐵路加強中國—中南半島經濟走廊的建設,強化中國與東盟的互聯互通,落實《東盟互聯互通總體規劃2025》,深化東南亞的務實合作。另一方面,正是在這十年間,以東盟10國和中日韓澳新為主,經過八年談判,建立起全球最大的自貿區,有力促進瞭區域經濟一體化發展進程。在東盟成為中國第一大貿易夥伴的同時,中日韓加強合作也指日可待,加強東亞、東南亞、東北亞區域經濟合作潛力空間巨大。

從連接歐亞大市場來看,共建“一帶一路”加強瞭中國與歐洲之間的互聯互通。在此過程中,中歐班列對促進地區務實合作發揮瞭重要作用。相比大宗的海運與小宗的空運,中歐班列貨運量適中,運輸價格是航空的1/5,運行時間是海運的1/4,鐵路運輸受自然環境影響小、穩定性高,對運量規模、時效性要求較高的產品的運輸具有吸引力。十年來,中歐班列開行達7.4萬列,86條時速120公裡的運行線路穿越亞歐腹地主要區域,連接25個國傢的200多個城市,將中國與歐洲緊密相連,不僅加強瞭中國與歐洲的互聯互通,而且在疫情期間海運缺箱缺櫃的關鍵時刻,中歐班列起到生命通道的重要作用,架起中歐合作與歐亞聯通的重要通道,成為歐亞經濟合作大動脈,促進歐亞大市場的形成。

從促進全球區域協調發展來看,共建“一帶一路”改變瞭世界區域格局。十年來,“六廊六路多國多港”的基礎設施骨幹網絡逐步建成。共建“一帶一路”與非盟2063年議程對接合作,提升瞭非洲的工業化、城鎮化、數字化水平,促進瞭非洲的現代化。而中巴經濟走廊也正在建設公路、鐵路、網絡等六路,卡洛特水電站等增強瞭巴基斯坦的電站建設、電網建設和電力供應能力。瓜達爾港成為巴基斯坦重要的建設平臺,幫助當地的產品、產業直接進入國際市場,提高當地經濟發展水平。同時,瓜達爾港還為中國新疆與中亞五國快速聯通歐洲市場乃至全球市場提供瞭便捷的出海口和重要通道。而新亞歐大陸橋經濟走廊、中蒙俄經濟走廊、中國-中亞-西亞經濟走廊、孟中印緬經濟走廊的建設也正在發揮更強的輻射帶動作用,不僅促進我國高水平開放和經濟高質量發展,更拉動區域經濟發展,為世界經濟增長註入新引擎、新動力。

“一帶一路”已經成為加強國際經濟合作的重要平臺。在促進區域合作的同時,“一帶一路”也助推中國與世界的互聯互通,中國已發展成為世界大市場,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制造業第一大國、貨物貿易第一大國,與中國的聯通正是與世界的聯通。從國內區域協調發展來看,“一帶一路”不僅將新疆建設為絲綢之路經濟帶,加速向西開放步伐,而且為西部陸海新通道建設帶來新機遇,激活廣西、重慶等西部地區的對外開放活力,加速其融入國際大市場的進程,全面促進西部地區對外開放,特別是延邊地區的開放,“一帶一路”推動我國整體形成南北貫通、東西互濟的全面對外開放新格局。

面對世界貿易碎片化問題日趨嚴重、貿易保護主義日益加劇的現狀,共建“一帶一路”下一個黃金十周年,加強共建“一帶一路”的硬聯通、軟聯通、心聯通,加強“一帶一路”貿易投資合作,促進區域經濟合作,不僅需要共建國傢秉持共商共建共享原則,緊緊圍繞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強互聯互通和區域經濟貿易合作,也需要我國所有省份利用自身區位優勢、產業優勢,加強與共建國傢的優勢互補,推進區域經濟一體化進程,進而推動構建開放、包容、平衡、普惠、共贏的經濟全球化,助力世界經濟強勁、可持續復蘇和高質量增長。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