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門四閣七十二巷六十八坡,構建瞭貴陽老城區的空間脈絡。近年來,在保住歷史風貌、留住百姓煙火、延續鄉愁情懷的基礎上,貴陽陸續對這些老街巷進行瞭小尺度、漸進式的改造更新,因此也吸引瞭更多的“新人”,帶著探索心和好奇心,從聽說開始,用腳步丈量,一同“巷”裡走,向前看。

鄭重聲明:

虎門巷的得名,真的和“虎門銷煙”的那個“虎門”沒什麼關系。

人傢虎門巷,原名叫老虎巷。1939年,日本飛機轟炸貴陽,為瞭便於百姓疏散,在新東門與洪邊門之間增辟瞭虎門,老“虎”巷和虎“門”之間因此形成道路,這樣才叫的“虎門”巷,老貴陽人也叫它“貓貓巷”。

所以如果你從友誼路進到虎門巷,你會首先看到一隻大貓“巴”在墻上(“巴”,貴州話“貼”),而衣服背後印的字應該是他的性格描述,和地名不一定有親戚關系。

徑直往前。

巷口的第一傢店,居然是一間精釀酒吧。

這種看似無意實則有心的巧合,對於虎門巷這個貴陽有名的“美食集散地”來說,不管你從哪邊進到虎門巷,都算是有酒有肉,有始有終

酒吧旁邊的重慶火鍋麼就更不消說。

對於我的吸引力,就是屬於那種無論什麼時候遇見,都會反復喜歡的心動。

要不是時間太早,已經在裡面坐起喊老板:“中辣”(好想在這加一個口水淌的表情)。

從火鍋店的位置走出去十米,就到瞭三岔路口。

路口正對面的位置,印象中以前有住傢,改造成停車場後居然一眼就能看到貴陽北天主教堂。

見證貴陽兩百多年歷史的貴陽北天主教堂,又稱聖若瑟教堂。

知道左邊是主路,但我還是想到右邊去看看。

巷道應該隻有五十米左右。右邊的門進去,有一直一直居在這裡很多年的老居民。

“壩單”可以作證↓。(“壩單”,貴州話“床單”)

向南北,喝東西。

說真的看到今天第一個獨棟的時候我還沒什麼特別的感覺。

直到又重新走回三岔路口,赫然發現還有一個大傢夥。

這第二個獨棟,3D得太D,我都想翻窗戶進去看看裡面有啥,奈何走近瞭才發現,我竟然連最矮的窗沿都頂不滿。

多少有點小尷尬。

然後是第三個,真正的虎門巷獨棟扛把子——正所謂“一虎之大,一鍋燉不下。”大到站在路邊,把相機調到最那啥也拍不全的程度。

逼得他對面的餐廳都“正面硬剛”,隻能走“小清新”路線,試圖“以柔克剛”。

第四個小獨棟是個小賣部,叫“大魔王”。聽說可以買到很多“以前”的小零食,我沒啥自控能力,就沒敢進去。當然,主要還是因為我怕(沒)胖(錢)。

我是比較喜歡這種被葉子全部包裹的房子的,葉片自然垂落,鬱鬱蔥蔥,很有點童話中城堡的感覺。

心懷浪漫,誰都可以是愛麗絲

可就算愛麗“絲”來到虎門巷,也會變成愛麗“條”。

畢竟,虎門巷真的太好吃瞭~~

不信你看嘛~~

該是多哈。

據不完全統計,虎門巷有六十來種美食,從貴陽特色的幹鍋牛肉、辣子雞,高坎坎烤肉串,到鮮甜適口的臺灣豬排飯,再到安順的小裹卷、青巖的糕粑稀飯、遵義的蛋包洋芋,還有糍粑包豆沙、戀愛豆腐果、紅糖甜酒粑……各路美食可以說是“華山論劍”,難分高下。

尤其這傢“欣欣牛肉”,熟客不需要老板遞上菜單就能直接開口點菜,“一半牛筋一半帶皮牛肉”是標配,牛肉香辣入味,牛筋軟糯有嚼勁,一口下去心花怒放。

30多年悉心專研,內功深厚深藏不露。

不好意思,“他”就是我心中名符其實當之無愧的“掃地僧”。

你自己說,

這麼多好吃的,這麼多“嘎嘎”,怎麼破?

小熊也很惆悵啊~~

吃個蛋卷冷靜一下~~

然後,認真聽我說幾句。

咳咳~~

下樓開店,上樓回傢。

老板們很瀟灑很安逸~~

有酒有肉,有始有終。

食客們很歡樂很舒爽~~

這就是“虎門巷”,

美食江湖,刀光劍影,快意恩仇。

英雄——

對。

說的就是你!

何不明知山有虎,偏來虎門巷?

誰怕誰!

虎門巷地址:貴陽市雲巖區友誼路起,至陜西路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