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②
□ 本報記者 章寧旦 鄧君
□ 本報通訊員 冼穎
他身材偏瘦,卻總是健步如飛;平日幽默風趣愛開玩笑,一投身工作就仿佛變瞭一個人,全神貫註、不茍言笑。他是當事人眼中“行走的法條”,同事口中的“程序員法官”。他就是廣東省肇慶市端州區人民法院立案庭副庭長陳曉文。
奮鬥在審判、執行一線12年的陳曉文,堅持用心用情實踐“司法為民,公正司法”的辦案理念,曾獲得“全國法院辦案標兵”“全國優秀法官”“廣東青年五四獎章”“廣東好人”等榮譽。
大腦裡總是冒出“金點子”
“曉文哥的大腦就像一個小小的‘法律庫’。”每每說起陳曉文,書記員杜愛怡總是流露出敬佩的神情。同事們都說,陳曉文辦案效率很高,他的大腦裡總是冒出許多“金點子”。
“點子都快比發量還多瞭。”陳曉文常常這樣打趣自己。遇到復雜的案件或是繁瑣的工作,他總是先思考最高效的處理方式。他善於利用法院綜合業務系統和辦公軟件中的各項功能,並把這些功能應用到撰寫裁判文書等實際工作中,減少簡單重復工作;利用網絡技術提高對疑難、復雜案件的研判、探索,有效縮短辦案周期、提高審判效率。
陳曉文還根據辦案實際,整理法律法規等文件資料,制作瞭《勞動爭議焦點簡圖》和《勞動爭議案件辦案手冊》,涵蓋實體和程序,並且根據工作實際不斷完善和更新,這些材料成瞭同事們的“快速通關秘籍”,幫助法官、法官助理、書記員和送達小組的人員提高工作準確率、減輕工作負擔。
大傢都親切地叫他“程序員法官”。
2022年,端州法院開始推行“電子送達+集約送達”改革,陳曉文被委以重任。“我每天都在思考,如何創新辦案方式,提高效率。”接到任務的陳曉文滿心歡喜,但同時也做好瞭迎難而上的準備。
經過半年的醞釀和探索,端州法院給當事人在地址確認書中增加瞭電子送達選項。在技術上,引入郵政電子送達系統,會同郵政部門提升、改進、優化電子送達系統。還向銀行發出司法建議,引導金融機構在合同中加入電子送達條款。
陳曉文帶頭起草《審判執行送達指引》,協調郵政公司開展送達系統業務培訓,讓大傢熟悉操作,提高運行速率。
“電子送達太方便瞭,手機上點一點我和對方就收到文書瞭。”剛剛參加完在線庭審的當事人李某拿著手機,一會兒就收到瞭案件的調解書。
如今,端州法院已基本實現一鍵發起,集約送達,可視化知悉送達進度等功能,電子送達總體成功率已達70%。同時,原來的16名專職送達人員,也充實到各辦案團隊輔助審判,緩解“案多人少”難題。
“科技能夠助力審判質效提升,我們要時刻保持革新的精神,時刻要有求知的渴望,培養發散性思維,努力提高審判質效。”陳曉文說。
遇上群眾事就成“急性子”
“當事人肯定比我們更急,他們的合法權益當然一刻也不能拖。”辦案又快又穩的陳曉文,一遇上群眾的事,就會變成“急性子”。
“酒店做不下去瞭,我們的血汗錢可咋辦呀?”2021年,肇慶某酒店因受疫情影響,資金鏈斷裂而停止營業。被拖欠瞭工資的67名工人急匆匆地走進端州法院訴服中心。
“不用急,也不要怕,法院有各種措施幫你們解決問題,追回工資。”陳曉文安撫工人情緒。
陳曉文遇事鎮靜、不慌不忙的樣子,讓工人們吃下瞭“定心丸”,他們激動地握住陳曉文的手:“陳法官,我們相信你!”
當事人的信任,一下就開啟瞭他的“急性子”模式。緩交訴訟費、開設綠色通道……陳曉文的大腦快速運轉,把能想到的、能做到的解決方案都在腦子裡過瞭一遍。他仔細地查看每一張用工資料,等他整理完面前如小山堆一般的資料,窗外夜色也已經降臨,但他並沒有就此休息。
“當天晚上,他就把我們喊回來瞭,說是工人的工資明細已經全都整理好瞭,要第一時間敲定‘討薪’方案。”連法官助理杜惠君都驚訝他的辦事效率,後來適應瞭他的工作節奏,還忍不住“吐槽”道,“跟著他,連我也開始變得急性子瞭。”
陳曉文的“急性子”,對於工人來說,就是天大的好消息——這宗勞動糾紛系列案不到15天,就通過調解全部圓滿解決瞭。
“陳法官能說能幹,雷厲風行,責任心強。”工人向陳曉文豎起大拇指。
“其實曉文哥本不是個急性子,是因為他總把群眾的事情放在心上,急群眾之所急,所以才總是風風火火的。”杜惠君說。
“當事人那激動欣慰的眼神,我一刻都不會忘記,一直激勵著我,無論案件多難我都要快點‘啃’下來,因為當事人在等著公正的結果。”陳曉文堅定地說。
從執行局到勞動爭議團隊,他一直在民生案件中奔走,2022年,轉戰速裁團隊的陳曉文忙中有序地開展工作,辦理案件超過瞭1600宗,無一錯案,無一被信訪投訴。
辦案力求“三個效果”統一
如何發揮司法審判職能服務當地發展,不僅是擺在端州法院面前的重要課題,也是對陳曉文提出的新考驗。
去年,陳曉文任端州法院立案庭副庭長不久,便接待瞭一位前來起訴的物業公司經理。經理向他訴苦:“30多位業主常年不交物業費,別說小區維護瞭,我們經營都困難。”
小物業關乎大民生,陳曉文知道,物業糾紛一來來一批,案件判下來,業主也不一定服,把糾紛化解在訴前才是正道。陳曉文將這批糾紛移送本院的多元解紛中心,一方面指導專業調解員做物業公司和業主的思想工作,記錄實際需求,引導雙方調解;另一方面,自己反復向雙方釋明法律法規,采取以案說法的方式把法律規定講得明明白白。
“法官,連法條案例你都能背呀?”聽完陳曉文的釋法說理,業主們忍不住驚嘆道。
物業公司的張經理說:“陳法官把裁判標準說得很清晰明白瞭,我們也心甘情願減免違約金,解決爭議。”
業主和物業終於握手言和。
“我們在睦崗、黃崗等社區街道開設瞭3個訴訟服務站,以後有什麼大事小情、鄰裡糾紛直接到傢門口的訴訟服務站都可以解決。”解決完糾紛,陳曉文還不忘給業主們介紹法院的新舉措。
“看,他又開始推廣法院新業務瞭。”調解員笑著說。在場的業主也被逗得哈哈大笑。
在陳曉文和調解員的努力下,這批涉物業糾紛順利化解在訴前,有效維護瞭社會穩定,實現瞭政治效果、法律效果和社會效果的有機統一。
“作為一名法官,我們既要明白發展的需求,也要懂得群眾的需要,多做一點、多想一步,在辦案的過程中實現三個效果相統一,是我們應盡的職責。”陳曉文說。
圖① 陳曉文正在撰寫法律文書。
圖② 陳曉文與助理到案涉工廠實地勘查。
肇慶市端州區人民法院供圖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