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月濤,畫傢,清華大學美術學院中國畫高研班導師。先後任文化和旅遊部《文化月刊》編輯、中國報告文學學會文藝部主任、中國詩書畫研究院研究員等。代表作有《秋熟自然紅》《蓮花頌》等。
《陽光普照》 作者:杜月濤
1994年6月23日,《中國青年報》刊發采訪杜月濤的文章。
這篇報道的“主角”,在1994年6月23日,走上《中國青年報》“人物彩照”專版,編輯為其填詞一首《訴衷情》——飄飄長發似徐霞,孤膽遊天涯。夢圓告慰鄉土,豪志勝畢加,神落筆,墨噴發,自成傢。藝高德望,情染丹青,心系中華。“人物彩照”專版是《中國青年報》30年前的著名版面之一,編輯為每位“人物”精心填詞,在新聞界,至今也不多見。
杜月濤一直步履不停,在路上寫生,在路上體驗生活,在路上悟自己的“道”。1988年秋,已在山東、江蘇、安徽、北京、河北、河南和東北多地騎行周遊的杜月濤,認識瞭兩位書畫界的前輩——李可染老師和黃胄老師,他們指點杜月濤“寫生的時候直接用毛筆”。之後幾十年,杜月濤一直謹記兩位老師講的“就拿著毛筆去寫生,這樣的收獲會更大”,堅持不懈用毛筆冬去西雙版納寫生熱帶花卉,春到菏澤和洛陽觀察牡丹,春秋又赴太行山、黃山、桂林、黃土高原等地寫生山水。2016年到2018年,他又帶領學生走遍中國寫生,從中華內陸到海南島再到寶島臺灣。
在談及兩次“行萬裡路”的經歷時,杜月濤說:“1985年的出走,實際上是對繪畫、對社會一種懵懂,而且我是一個人在行動。如果說前面是‘狀物’,那麼後面就經歷瞭‘格物’,而2016年到2018年年底的這1000多天是一個‘格心’的階段,通過這幾年的融合,又經歷瞭從‘格心’到‘借物寫心’、再到‘得意忘形’這麼一個過程。”
不斷地行路寫生開闊瞭杜月濤的視野。“到位,味道,品味,無位”是杜月濤在多年創作經歷中總結出的八字箴言,“任何東西,不管是生活還是藝術都要‘到位’,‘到位’之後,就有瞭‘味道’,有‘味道’的東西才經得起‘品味’,經得起‘品味’你就不用擔心‘無位’”。這麼多年,杜月濤一直遵循他“繼承我傳承”與“學厚格古”的藝術信條,懷著對祖國大地的深情和民族傳統的熱愛,心無旁騖地在艱苦的采風活動中錘煉自己作品的“味道”。
正如杜月濤對自己的評價“我為畫生”,他這一生都在探索如何畫好中國畫,如何傳承好中華文化。薛永年教授也為杜月濤題寫“寫生入神”四個大字,稱他是癡迷寫生畫畫達到瞭精妙的境地。
“寫生是一種主客觀的激活,‘格物’是為瞭‘格心’,‘格心’是為瞭‘借物寫心’,‘借物寫心’是為瞭‘得意忘形’,與物合一。”杜月濤說,隻有“用心感悟”,“外師造化”,才能“中得心源”;隻有“以形寫神”,才能達到“寫生入神”。
向大地學習,做人民的學生。新時代的藝術創作者,如何去理解和踐行這一命題,是杜月濤和他的學生經常交流的一個話題。“我認為讀好傳統這本書很重要,讀好生活這本書也很重要,這兩者缺一不可。”杜月濤認為,一個年輕人具備勤奮、深入生活和讀書這3條,就是成功瞭大半。當然要成為真正有創造性的藝術傢,還必須要有悟性和靈性。餘下的就是繼續努力,不斷思考人生、思考藝術,探索新路。
在日常的教學中,杜月濤讓學生做的第一件事不是看“畫譜”,而是看“菜譜”。“先把生活的東西弄明白,我再去教他繪畫的時候,教他用筆的時候,他的悟性就大瞭一些。”杜月濤帶著學生深入太行山寫生,常常需要自己做飯。他自己也是身體力行,有時候野外寫生常常是就地支個桌子就吃起瞭飯,或是三兩好友圍桌暢談,下地摘瓜,粗茶淡飯亦可怡然自樂,對他來說,生活就是寫生,寫生亦是生活。
在讀好生活這本書後,杜月濤便會叫自己的學生去讀各種繪畫史。 一次,杜月濤帶著學生在西雙版納寫生,學生問他“這畫怎麼畫”,杜月濤回答說“隻要別學我就行”。他解釋:“我們學古人的,學經典!古人說‘見過於師,僅堪傳授;見與師齊,減師半德也。’所以學生的見識必須要超過老師,才能在老師的指導下有所成就,甚至超越老師。”
杜月濤對中國畫的前途充滿瞭信心。在他看來,不失掉其根基和根本,事物才能長久,所以要守住傳統,向優秀的經典學習,並在有能力的基礎上為優秀的經典添磚加瓦,作出自己的貢獻。“中國畫,不管是用黑的墨,還是用五顏六色的墨,不管是畫到宣紙上,畫到佈上,還是畫到墻上都不重要,重要的是你是一個中國人,你要有中國人的精神在,有你的思想存在。”杜月濤說。
這或許也是中國畫流傳千古,始終煥發生機的原因,它是中國歷史的見證,也是中國人民族精神的寫照。如今的杜月濤依舊初心不改,秉持“作名畫不做名人”的追求,在祖國大好河山間持續錘煉自己的筆墨。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宋寶穎 實習生 甘柳 來源:中國青年報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