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一個“網紅”風口,不好蹭。
01
幾乎是一瞬間,年輕人喜歡上瞭Citywalk。
Citywalk,又叫城市漫遊,是今年社交網絡上最流行的城市運動。
有多火呢?
此前,小紅書發佈的《2022年十大生活趨勢》中,Citywalk就已位列第五,與之一起上榜的還有“隨手環保”“山系生活”等全新的生活風尚。
Citywalk首先在北上廣等一線城市興起,目前正逐漸向二、三線城市擴展。
相比於日行三萬步的“特種兵式”旅遊的快節奏,以及“蹭老年旅行團的黃昏遊”的悠哉松弛,Citywalk顯得更為多元,這種集合瞭社交、文博和旅遊三合一特性的旅行方式,學名叫做“城市漫遊”。
按照小紅書博主們的“官方釋義”,City walk大概意思講的就是在一個城市裡面漫無目的行走,是和朋友在分岔路口猜拳決定,決定是往左還是往右,趕上綠燈就直走,遇上紅燈就轉彎,不去想最終的目的是什麼。
對於這個旅遊新名詞,另一種更簡單粗暴的叫法則自古有之——街溜子。
社交媒體上一則高亮評論將其總結為,“gai溜子會上網瞭就叫City walk,還要問你亮馬河chill不chill?”
聚集瞭各路旅遊愛好者的City walk,是當下年輕人的縮影——草根、分享、無拘無束。
從目前對此類旅遊方式著迷的客群來看,目前主要有三種類型:期待新的旅行方式的外地遊客;對城市人文歷史感興趣的本地居民;一些小眾的城市傳統文化及街頭文化愛好者。
例如,有資深“gai溜子”總結出北京人強推的5條City Walk路線,非商業化、潮流、人少是核心關鍵詞。
北京女孩王大可稱雍和宮-五道營-國子監五道營是她在北京最喜歡City walk的胡同,理由是“沒有南鑼鼓巷那麼商業化,很多原創的很有調性的小店,人也相對沒那麼多。國子監附近的觀夏、梵幾也會給人很多生活美學的感受。”
這些街角巷陌的普通生活也許是都市打工人平時習以為常的,但在年輕人看來隻有自己漫無目的去走瞭,去經歷瞭,才會領略不同的風景。
02
對於一些OTA來講,City walk其實並非新鮮事物。
從2015年開始,窮遊開啟瞭線下佈局的計劃,試圖打造比常規打卡更具差異化的當地旅行體驗。
城市漫步深度體驗產品City Walk,由窮遊當地員工團隊自主采線、設計講稿和遊玩內容所形成。
彼時,City Walk的領隊主要來自於窮遊平臺上的資深旅行達人、對所愛好的某方面知識有紮實的積累。在經過培訓上崗之後,這些領隊會在輸出窮遊制定的標準化線路外自由發揮,領隊自身也成為個性化線路體驗的一個重要因素。
再比如Airbnb在2016年開始拓展的Trips板塊,令民宿主人不再單純租房,為客人提供當地的個性化體驗 , 深入探索和體驗當地特有的活動和文化。
如今,時隔多年,隨著年輕一代成為消費主力軍,旅遊消費熱情空前高漲,City walk真的火遍瞭一二線城市。
艾瑞咨詢發佈的數據顯示,90後已逐漸成為當下旅遊消費市場的主力,95後用戶規模增速最快,00後活躍度日漸增高。
同時,與大學生時間緊、任務重的“特種兵旅行”背道而馳,“反打卡”、“反內卷”旅行在一些已經開始工作的年輕社畜群體中尋找到共鳴。
來自上海的時尚旅行博主“酷卡麼”認為,Citywalk應該是像散步一樣,不用刻意去打卡網紅景點,而是追隨自己的內心感受,放慢腳步去體驗一座城市。
但從目前各平臺的內容風格來看,體驗式營銷的網紅占據相當的比重,其內容更加偏重個人感受而非目的地歷史文化特色或其他目的地專業知識的附加,內容的深度相對不足,進而導致用戶對目的地期望值的偏差。
“城市發展過程中,一些景點趨同化越發明顯。Citywalk能讓大傢看到這座城市更核心、更具特色的東西。”“酷卡麼”表示。
年輕人出行偏好的改變,遠不止於對City Walk的熱衷。一場音樂節、一個藝術展、一座博物館,都可以成為他們出門玩的理由。他們的出行方式和住宿選擇也正變得空前多元。
此類玩法和興趣驅動下的“城市微度假”,正是一批厭倦瞭“反打卡”浪潮的年輕人發現的新機。
在各大社交平臺上,不僅有大量City walk的路線分享,還有專門的組織者發佈相關活動。
再從旅遊市場的現狀來看,City walk仍屬於相對小眾的活動,通常是一些小團體自主發起,盈利性不強,組織度較弱,並沒有形成一定的規模和體系。
隨心又隨欲的City walk看上去很難成為一門正經生意。
03
並非沒有人嘗試從City walk中盈利,“星標我們不迷路”成為一些收費組織者的開場白,但結果往往不僅如人意。
產業的不成熟,從一團亂的價格中就可見一斑。
多位參與過達人收費組織的City Walk小白表示,走過幾條線路後,依然“很懵”。同樣是線下組織,有的按人頭收費,有的按領隊收費。
陌生人組隊後的社交體驗也不盡相同。
山東女孩趙小雨體驗過全國各地很多城市的Ctiy walk,見識過陌生人成為志同道合的好朋友,也有因為觀念不合,幾分鐘就分道揚鑣的尷尬往事。
她對旅界分析,因為當下的City walk大多是網友自發行為,少數盈利的官方組織者也沒有統一的定價標準,而領隊的資源、成本和運營方式不一樣,是遵循各自的打法定價,所以收費標準和名目比較混亂。
“畢竟市面上有大量的免費、公益City walk體驗活動,如果有專業組織者,哪怕多收一點費用,體驗想必也會好很多。”
即使如此,City walk的走紅,也給城市旅遊產業鏈餐飲、購物、住宿等相關行業帶來的新的機遇。
以往,城市各個區域旅遊產品發展不平衡,受限於資源和地理條件,旅遊經濟繁榮的地方往往局限於部分知名的以及網紅景點,而City walk的走紅可以促進城市現有休閑資源的升級活化。
有業內人士指出,城市可以規劃打造相關的旅遊路線,例如咖啡體驗、地道美食品嘗的City walk線路,也可以聯動餐廳、博物館或藝術館等進行異業合作,推出城市沉浸式體驗產品。
此外,想要促進旅遊經濟的增長,還需要利用“城市更新”重新盤活閑置的資源,在路線中打造更多的業態、場景。
得益於這批愛玩的年輕人,City Walk正通過種種改變為旅遊目的地營銷提供一種新路徑,而這一新路徑或許可以為當下同質、沉悶的旅遊業帶來新的生機。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