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港早在1986年,成功孕育第一名試管嬰兒,公私營醫院多年來繼續引入先進技術協助夫婦處理不育問題。傢庭計劃指導會高級醫生羅善清表示,本港的體外授孕科技水平不斷提高,人工授孕成功率已由20年前的30%至40%,增至近年的40%至50%。
羅善清表示,現時人工授孕已加入人工智能選擇優質精子,胚胎的營養液改良配方,推出新療程刺激排卵,從而增加每一次在母體拿出的卵子數量,同時減低副作用。
根據傢計會數字,不育咨詢服務的求診人數,由2018年的1705人,下跌至2022年的937人,同期轉介數目亦由794宗下跌至417宗。羅善清認為,求診數字是與出生率有關連,但數字下降不代表真正有需要的人數減少。夫婦行房次數減少,最新數據跌至月均3.1次,加上生活空間擠迫等不同原因,也影響生育成功率。對於政府將人工授孕資助名額增至1800名,羅善清認為,從醫學角度而言,“有仔趁嫩生”始終是成功生育的最重要因素,可以自然受孕,總好過透過科學的手段,人工授孕始終存在風險,年紀較大的媽媽,懷孕會增加血壓高、糖尿病,產前出血等不同情況。 大公報記者鐘佩欣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