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就困擾多年的“假難民”問題,立法會議員李浩然與研究團隊昨日發佈的相關研究顯示,截至去年年底仍有近14900名免遣返聲請人滯留在港,團隊建議政府以半開放式營區模式集中管理免遣返聲請人,並定期檢視申請免遣返聲請人的來源地,及時於源頭堵截;甚至考慮與不同地區合作,達成接受聲請人協議,轉移處理審核申請的地點。

  《近年由免遣返聲請者引發的社會問題研究》昨日發佈,報告提到,自2014年起,大量非華裔人士通過逾期居留和非法入境等方式湧入,免遣返聲請數目大增。李浩然說,雖然政府已加快遣送免遣返聲請被拒者離港,但免遣返聲請不獲確立的聲請人,有權繼續向獨立運作的法定上訴委員會提出上訴。

  數字顯示,2021年,聲請人向原訟法庭提出1675宗司法覆核許可申請,數字為2014年的60倍。近10年間,絕大多數免遣返聲請被裁定為不獲確立,平均確立率僅約1.3%,聲請人的個案中絕大部分都是理據不足,相信有濫用司法程序以達至延長留港目的。

  李浩然強調,大部分的聲請人並非來自活躍戰區、災區或鄰近地區,而是來自比較貧窮的地方,包括越南及印度等。他相信由於香港是發達地區,部分人借免遣返聲請來港工作。他建議政府設限,容許聲請者有條件工作換取生活物資,例如隻發放物資而非現金,以免鼓勵更多人為瞭經濟原因濫用機制留港。但解釋允許聲請人工作並非將黑工合法化,而是要將黑工“浮上水面”,外國亦有類似做法。

  他又表示,社會有聲音要求拒絕聲請,無奈香港沒有任何法律基礎不允許他們提交。因此,報告提出五大建議,包括與不同地區達成接收協議轉移申請地點、將聲請人移至半開放式營區管理、容許有條件工作換取生活物資、按免遣返聲請者來源地收緊要求及加快審批與遣返。

  李浩然認同,營區管理確實有點像以前的“越南難民營”,但總好過縱容,散佈到各區,以致管理上有困難,如參與犯罪團夥、打黑工、社福機構沒有契合點等,這些都付上金錢代價和社會成本。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