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灣教師施沛琳在網上開設專欄,以圖文形式記錄她行走祖地漳州的足跡。
教師、學者、文化傳播者……施沛琳在福建具有多重身份,用“斜槓”形容一點不為過。從2016年開始,施沛琳就在自媒體上開設“孟孟走天涯”專欄,以圖文形式記錄她行走祖地漳州的足跡,迄今為止已經發表逾百篇。施沛琳表示,她的專欄經常引起臺灣朋友的關註,也喚起瞭不少朋友的鄉愁,對祖地文化滿懷向往和認同,還有朋友因此赴大陸尋根謁祖。2020年12月,施沛琳幫在臺灣的朋友陳先生對接上南靖金山陳氏族譜,從而幫他找到祖籍地,並與宗親取得聯系。
“走在漳州街道,我可以連上大部分店面的WIFI,沿街蹭網一整天都不斷網。友人來漳州,我理所當然地當起瞭向導。”在漳州工作生活12年,施沛琳早已融入瞭當地生活。但凡有臺灣友人造訪,施沛琳接待的第一站必定是漳州城區的老街。施沛琳說,行走漳州老街宛如“行灶腳”(閩南語,字面指走在廚房,意指對某處相當熟悉),“老街的前世來不及參與,卻深入瞭今生。我應該是走過漳州老街次數最多的臺灣人之一”。
從臺灣桃園大溪李騰芳古宅、臺中霧峰林傢老宅,到廈門海滄蓮塘大厝,施沛琳為許多兩岸古宅老厝留下珍貴影像。“我和大陸同好結伴而行”,施沛琳還因此結識瞭一些大陸文史愛好者,經常結伴走村串巷,撰寫兩岸閩南文化文章,其間施沛琳也發現瞭更多閩臺緣的例證。
施沛琳曾在自媒體上記錄下漳州龍海市石碼古鎮的模樣:“石碼鎮建埠500餘年,是福建三大古鎮之一,這裡的騎樓是閩南地區最大的騎樓建築群,保存至今,人潮與電動三輪車馳於小巷古弄裡,閩南人為生活打拼的形象,盡顯於這些基層的市集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