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臺灣教師施沛琳探訪古蹟,推廣中華文化。右圖為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漳州佈袋木偶戲。

  “無論是南音、木偶等非遺技藝,還是蚵殼厝、石頭屋等傳統建築,都是兩岸同根同源的生動例證。對我來說,追尋這些記憶的過程就像找尋母親的懷抱,可以透視兩岸的淵源與變遷。”在福建閩南師范大學任教的臺灣教師施沛琳向大公報表示,“中華文化具有無窮的魅力,當好閩南文化的宣傳員,講好中華文化故事,我義不容辭!”施沛琳曾在臺灣從事媒體業25年,退休後選擇跨海求學,投身教育領域。她說,“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夢想舞臺,未來我將繼續做兩岸融合發展的踐行者和推動者。”/大公報記者 蘇榕蓉(文、圖)

  近年來,隨著臺灣教師在大陸高校就業政策的不斷優化完善,相關制度保障更加成熟,吸引瞭越來越多優秀臺胞赴大陸執教發展。曾在臺灣島內從業25年的知名報人施沛琳,退休後選擇跨海求學,在廈門大學攻讀歷史學博士學位,畢業後執教於閩南師范大學,入選福建省首批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迎來事業發展的“第二春”。“三尺講臺就是我的夢想舞臺,在大陸任教12年,我收獲瞭身為師者的韌性和無限的發展機遇,見證瞭大陸在各方面發展的飛躍式進步,未來我將繼續做兩岸融合發展的踐行者和推動者。”施沛琳說。

  祖地情緣激發研究興趣

  施沛琳的祖籍地是福建泉州。在臺灣居住在富有濃厚閩南文化元素的臺南銀同裡,後遷居至空軍眷村,因此她對大陸有瞭更多的瞭解與向往。施沛琳說,臺南老傢所在地的“銀同裡”,正是廈門同安的舊稱,“兩岸淵源,可見一斑”。在報考廈大博士選擇導師時,施沛琳選報在閩南文化研究方面較知名的陳支平教授。加入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後,施沛琳為學生們教授閩臺閩南語民歌、戲曲、電影以及民俗藝術專題制作等課程。

  寶島來的老師,為閩南師范大學的課堂帶來瞭新氣象。施沛琳尤為註重教學實踐。她在教授閩南建築文化時,並沒有采用傳統紙質作業的形式,而是帶領學生走出課堂,深入漳州古村落進行實地調研,通過照片與視頻,記錄下閩南古民居面貌,根據村民的口述,整理村莊發展歷史。“生可以更好地瞭解閩南古村落的發展歷史,認識古建築背後的文化內涵,深切體會閩南建築文化的魅力。”施沛琳表示。

  “閩南師范大學閩南文化研究院是大陸較早成立的閩南文化研究機構,研究實力雄厚,為我開展研究工作提供瞭優質的條件,也給我帶來瞭很大的幹勁。”在大陸,經過12年的研究與教學,施沛琳對閩南文化研究有瞭更深的體悟,“大陸與臺灣的閩南文化,就像母體和子體一樣。現在的自己,就像回到瞭文化的源流”。為此,她覺得自己應該加倍努力,帶著閩南人“愛拚才會贏”的拚勁,在兼顧教學的同時做好科研工作。

  拍紀錄片展現非遺之美

  對族源的探索,是施沛琳科研選題的重點之一。據施沛琳介紹,多年來她深入臺灣阿裡山鄒族文化部落、花蓮阿美族部落、南投賽德克族部落等進行調研,“從族源神話傳說、風俗習慣看,臺灣少數民族大多是從大陸遷移過去的,以閩粵為主,跟大陸有同源關系。”施沛琳的研究跟當前考古界的觀點不謀而合,即臺灣少數民族所屬的南島語族起源於大陸東南沿海,根本不是“臺獨”分子聲稱的與大陸無關的“南來說”。其中,她研究的課題《臺灣少數民族文化遺產保護與傳承研究》呈現島內少數民族為傳統文化復興所做的探索,獲得瞭國傢社科基金立項。 施沛琳認為,臺灣少數民族在文化傳承保護以及商業化探索方面的嘗試,對於福建同樣有借鑒意義。

  雖然已取得瞭不錯的科研成果,但施沛琳並未停下自己的科研腳步。2008年施沛琳入選福建省第一批引進臺灣高層次人才“百人計劃”後,獲得200萬元人民幣的經費資助。據施沛琳介紹,去年她利用經費合作拍攝瞭六集《非遺在閩南》的微紀錄片,介紹瞭漳州木版年畫、臺灣佈袋戲、泉州福船制造技藝等閩南非遺技藝,今年計劃再拍攝八集展現閩南的非遺之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