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當局愈是“去中國化”,恐怕愈會是認同錯亂、精神錯亂。
臺灣《聯合報》12月8日刊登文章,題為《春節入列非遺 為何遭消音》。文章指出,中國的春節日前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收錄至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項決定對中華傳統文化是個肯定,但在當前的臺灣地區卻出現春節可以歡度,但春節成功申遺卻不宜宣傳的怪象。
春節是中華文化最古老、最重要的傳統節日之一,“合傢團圓”“回傢過年”為中國人提供瞭一種認同感和延續性,是一整套中國民俗文化的集合體,寄托著中華民族獨特的精神情感。
外交部進一步說明,指春節蘊含著中華民族和中華文明和平、和睦、和諧的價值追求,既是中國的,也是世界的。並指世界上有近20個國傢將農歷新年定為法定節假日,全球約五分之一人口以不同形式慶祝。
春節已深入華人世界甚至泛及鄰國,除瞭寫春聯、包餃子、吃團圓飯、發紅包、放鞭炮、舞龍舞獅外,春節前公傢機關與各工商企業發放年終獎金、年終聚餐等,無一不與迎接春節有關,春節的影響力與文化意涵更是傳統節日之首。
文章指出,有趣的是,當全球各主要媒體(尤其華人世界的媒體)都在播報春節申遺成功的消息時,在臺灣的多傢綠營媒體隻字不提有這件事,這樣操作的原因不外乎:這條消息不具新聞性,沒有刊載價值;這條新聞是在配合中國大陸的大外宣,政治不正確,不符當前去中國化政策,因此不宜刊登。
▲在巴拉圭亞松森召開的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保護非物質文化遺產政府間委員會第19屆常會4日通過評審,決定將“春節——中國人慶祝傳統新年的社會實踐”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
說到底,對許多“仇中”的人來說,“中國春節”如同“中國臺北”一樣,隻要有個“中”字,包括中華文化、中國人以及對岸的一切,都戳中“反中”人士的敏感神經,他們恐懼中華文化的龐大傳播力、影響力,乃至盡可能與“中”切割,或者與“中”有關的新聞必須是負面的才能播報。
文章稱,在臺灣,端午、中秋、春節早已明定為假日,大傢享受假期吃粽子、月餅、水餃;在民間,農夫的農作、民眾的養生多依二十四節氣順天應時等,可說臺灣處處充滿“中國元素”。
臺灣的語言文字、宗教信仰、飲食習慣、風俗民情等幾乎都源自對岸,大陸有春節黃金周,臺灣也放一個星期的春節連假,臺灣所有生活樣態早融入其間。
文章指出,如果臺當局把“春節成功申遺”視為“統戰”,而不願或不敢直面,將呈現“我過我的節,而不探究此節從何來”的難以自圓其說境地。就此來看,臺當局愈是“去中國化”,恐怕愈會是認同錯亂、精神錯亂。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