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

要在2035年達到中等發達國傢水平 中國還要做什麼?

2021年我國GDP增長領先全球,占全球18%以上,人均GDP達到12551美元,位居193個國際貨幣基金組織成員的第62位,超過世界人均GDP水平,經濟總量和人均水平實現新突破。“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指出,到2035年人均國內生產總值達到中等發達國傢水平。中國將如何實現遠景目標?

在互聯網技術上中國逐步擁有話語權

3月30日上午,博鰲亞洲論壇2023年年會舉行開幕式。在3月30日年會的“下一代互聯網”分論壇上,與會嘉賓就下一代互聯網發展趨勢以及如何發展未來互聯網技術進行瞭熱烈討論。

美國駐日本大使污蔑中國“經濟脅迫”,專傢:言論反映美日政府對華態度

據《日本經濟新聞》27日報道,美國駐日本大使伊曼紐爾當天在該報撰文稱,為應對中國的“經濟脅迫”,日本和歐洲等友好國傢應團結起來進行對抗。對此,有專傢27日告訴《環球時報》記者,該大使的言論反映瞭美日兩國政府的對華態度,完全不是基於事實,而是出於政治需要。

中國和平外交贏得世界普遍贊譽(國際論道)

中國國傢主席習近平對俄羅斯進行國事訪問、中國外交部正式發佈《全球安全倡議概念文件》、中國政府發佈《關於政治解決烏克蘭危機的中國立場》文件、沙特和伊朗這對“宿敵”在北京握手言和、中國提出全球文明倡議……今年以來,中國在國際舞臺上表現亮眼,贏得國際社會點贊。正如中國外交部長秦剛所說:新征程上的中國外交,是充滿光榮夢想的遠征,是穿越驚濤駭浪的遠航。惟其艱巨,更顯榮光。

中國永遠是發展中國傢大傢庭的一員

隨著中國完成脫貧攻堅、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史任務,實現第一個百年奮鬥目標,質疑中國發展中國傢地位的聲音再次沉渣泛起,中國“畢業論”“牟利論”“逃避責任論”等論調粉墨登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