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入2022年,雖然很多國傢都已步入經濟復蘇的正軌,但與此同時,通脹的風險也隨之出現。全球多國開始加息,這會對中國產生哪些影響?在《論道》節目中,中國人民大學原副校長、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作出瞭解讀。

中國資本市場研究院院長吳曉求:和通脹相比,我更關心經濟的停滯,也就是經濟增長乏力。在現代,嚴重的通貨膨脹在正常的國傢是很難出現的。因為它有強大的供應能力。隻要制度政策能夠讓供應能力有效發揮,它就可以平抑通脹。至於價格由於種種因素,包括疫情,也包括地緣政治,短期波動,這是臨時性的,這不代表經濟出瞭問題。因為地緣政治因素會讓大宗商品價格出現大幅度上漲,從而帶動價格水平的普遍上漲,

現在對我們來說,雖然從政策層面上,我們要關註它,要對沖一些通脹、價格上漲給人民生活帶來的壓力,但是我們更關註供給側的生產能力,要有充分的積極預期,也要保障社會供應鏈的完整。

無論在什麼時候,供應鏈是不能斷的,供給一停擺當然價格就上漲,所以我們還是要采取一些措施,在任何時候都要保障民生,要保證供應鏈的完整不斷裂,要保證生產鏈的完整,這是我們思考問題的重點。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