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個數據,臺積電今年準備開啟的2024年校招,在臺灣地區要招6000人左右,我查瞭去年的校招也是在臺灣招收6000人左右。

臺灣2000年的出生人口為30.5萬人,也就是說光是臺積電校招就能招聘臺灣一個年齡段人口的差不多2%瞭。

這個是什麼概念呢,中國大陸2023年高考,39所985高校總共錄取瞭21萬人,占到2005年出生人口1617萬人的大約1.3%,這要是放在大陸,相當於一所企業就把所有985高校畢業生錄取完瞭還不夠。

根據臺灣證券交易所2023年7月3日披露的數字,2022年臺積電臺灣地區非主管員工平均薪資為316.7萬新臺幣(按照當前4.4匯率為72萬人民幣),中位數薪資為243.5萬新臺幣(55.3萬人民幣)。

不僅是臺積電,臺灣還有聯電,力積電,世界先進這些世界前十半導體代工制造企業。

以聯電為例,還是臺灣證券交易所的數字,2022年臺聯電員工為12238名,平均薪資為208萬新臺幣(按照4.4的匯率則為47.3萬人民幣),中位數薪資為165.6萬新臺幣(37.6萬人民幣)這個薪資水平也不算低瞭。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臺灣是美國最大的存儲器公司美光的全球最大制造基地之一,2022年底美光在全球有4萬多名員工,其中臺灣工廠員工就有高達1.1萬名。

這些制造工廠每年都在招聘應屆生。

而臺灣還有以聯發科,瑞昱,聯詠為首的一大批芯片設計公司,這個行業薪資很高,以聯發科為例,其在臺灣招聘瞭大約2000名2022屆畢業生,碩士薪資200萬新臺幣起(按照4.4的匯率,大約45.5萬人民幣),博士薪資250萬新臺幣起(大約56.8萬人民幣),而這2000人也相當於臺灣2000年出生人口的0.6%瞭。

還有以日月光為首的一些世界頭部半導體封測企業,盡管半導體封測廠總體來說是半導體行業中薪資最低的,但其工程師以上職位的薪資也不會太低。

而此外臺灣還有以鴻海集團為首的一批世界級電子代工企業招聘臺幹到大陸,越南,印度等地工作;

另外是以臺達,大立光等為首的一批世界知名電子零部件企業;

當然瞭,臺灣學生還有金融業,公務員的職業可以選擇。

而在以上之外,尚有例如康師傅,捷安特,臺化集團,華碩,宏碁等企業。

由於臺灣的半導體賣到全球市場,因此作為臺灣的學生,其實隻要學習稍微努力一點,相對大陸學生來說更容易拿到高薪的工作。

當然,從另一個維度來講,半導體也是臺灣薪資最高的行業,全臺灣上市公司非主管薪資水平最高的企業大部分來自半導體行業,

臺灣證交所2023年7月3日披露2022年臺灣地區上市公司非主管員工年薪中位數(註意不是平均數)前十名,除瞭長榮和陽明是航運類(這兩傢公司因為海運景氣賺瞭一把),有八傢是半導體行業公司。

https://mops.twse.com.tw/mops/web/t100sb15

如果我們把范圍擴大到前二十位,則有十六傢是半導體行業公司,其餘四傢有三傢是航運公司(長榮,陽明,萬海),還有一傢是鴻海。

不過航運公司受全球海運景氣的影響很大,並不是一個穩定高薪的行業。

如果我們把范圍擴大到前三十位,仍然有22傢來自半導體行業,其餘除瞭上述四傢航運公司和鴻海之外,還有一傢來自橡膠工業(南帝),一傢來自汽車行業(和泰車),兩傢來自電子零部件行業(群光,鴻準)。

而且總體規模較小,像和泰車員工為528人,南帝員工為303人,群光為773人,鴻準為431人。

於是我找瞭下臺灣除瞭半導體行業以外,中位數薪資最高的大公司(指員工人數超過3000人)大廠,發現最高的是鴻海,中華電信和中鋼公司。

鴻海排在中位數薪資的第20位(在臺灣地區員工人數3522人),平均值253.8萬新臺幣(57.7萬人民幣),中位數年薪176.8萬(40.2萬人民幣),鴻海的平均年薪和中位數薪資差別較大。

第41位的中華電信(員工人數19886人),平均年薪154.8萬新臺幣(35.2萬人民幣),中位數薪資151萬新臺幣(34.3萬人民幣),

以及和第44位來自鋼鐵行業的中鋼公司(員工人數9681人),平均年薪159.5萬新臺幣(36.3萬人民幣),中位數薪資149.5萬新臺幣(34萬人民幣)。

老實說我有點奇怪為什麼金融行業沒有進前50位的,於是單獨查詢瞭下,發現分類是金融保險業,臺灣該行業中位數薪資最高的是合庫金(合作金庫銀行),是臺灣的大型商業銀行之一,平均數142.2萬新臺幣(32.3萬人民幣),中位數132.4萬新臺幣(30.1萬人民幣),員工有8427人。

其他還有多傢銀行員工在幾千人到上萬人。

半導體行業的中位數薪資比金融業還高,也占據瞭臺灣高薪公司排行榜的大部分,說明半導體行業對於臺灣的重要性。

因此如果臺灣的半導體行業沒有瞭,包括芯片設計,制造,封測,設備等產業衰退瞭,這意味著臺灣頭部高薪公司大部分都會消失,剩下的制造業企業中全員薪資水平較高的就不太多瞭。像臺灣的顯示面板行業,在韓國大陸企業競爭下持續虧損,就提供較高薪資的能力就逐漸喪失瞭。

而如果作為臺灣經濟核心的制造業衰退,那麼臺灣的金融業等也會隨之受到嚴重打擊,畢竟這是個缺乏自然資源,糧食,能源,礦產都不能自給的島嶼。

這也是為什麼我一直很關註華為高端手機的銷量,

去年8月底華為發佈Mate 60系列後,根據3月14日機構Canalys發佈的2024年Q4智能手機芯片(SoC)數據,

以下都是按智能手機出貨量統計SoC出貨量:

聯發科在2023年Q4成為全球最大的智能手機SoC廠商,同比增長21%,在2023年Q4出貨1.17億部,其最大的三個客戶是三星、小米和vivo,聯發科該季度56%的智能手機SoC是出貨給這三個品牌的。

蘋果是全球第二大手機SoC出貨廠傢,Q4出貨7800萬部,同比增長7%,當然都是出貨給自傢手機;

高通是全球第三,Q4出貨6500萬部,同比增長1%。不夠值得註意的是按照營收計算,搭載高通SoC的智能手機中,三星的營收占瞭40%,這顯示三星是高通的最大客戶,體現瞭韓國和美國產業界的合作;

全球第四是紫光展銳,在2023年Q4出貨2700萬部,同比實現24%的出貨同比增長,而得益於傳音手機的擴張,傳音占紫光展銳智能手機SoC出貨量的48%。

全球第五是三星,2023年出貨1300萬部,同比下降48%,三星的手機處理器用在自傢手機身上,當然更多是大量采購高通的處理器。

全球第六是海思,出現瞭出貨激增,在2023年Q4出貨量達680萬部,同比增長5,121%,沒錯增長瞭50多倍。

全球第七是谷歌,沒錯谷歌也做手機處理器,Q4出貨量300萬部,小幅下滑4%。

非常明顯,前七名裡面有海思和紫光展銳兩傢中國大陸手機處理器廠傢,而紫光展銳低端處理器居多,海思不僅是高端,而且還是純100%中國大陸制造。

而進入2024年之後,顯然海思的出貨還在繼續增長,根據“華爾街見聞”從供應鏈處獲悉,截至 3 月 1 日,華為 Mate 60 系列和 Mate X5(折疊屏)兩款機型銷量合計已突破 1000 萬臺。

不管是Mate 60系列還是X5折疊屏手機,都是搭載的華為麒麟旗艦芯片,這就意味著賣的越多,則對國產半導體產業拉動越大,無論是設計,制造,封測,還是設備,材料都是如此。

相信隨著華為P70新機型的發佈,還將繼續拉動國產半導體產業的成長。

目前國內各個半導體制造大廠都在努力提高生產設備的國產化水平,

而且這幾年出現瞭越來越多的芯片制造廠,舉個例子,2024年3月11日,某12英寸先進智能傳感器及特色工藝晶圓制造量產線項目在廣州增城舉行光刻機搬入活動。

該項目一期計劃投資370億元,自2022年底動工,預計今年6月份將完成首批設備安裝,今年12月底完成第一個有良率的產品下線,

根據總經理介紹,目前國產裝備在一期項目裡的使用占比超過瞭35%

希望在二期投產的時候能達到一半以上。

可見國產化速度總體是較為迅速的,僅僅在四五年以前,國產設備能占到10%就不錯瞭,再後來能到20%就不錯瞭,現在竟然已經能在有的制造廠超過35%瞭。

我一直說半導體和汽車就是國運,

是因為汽車產業是人類最大工業消費品產業,

全球工業強國和汽車強國是高度重合的,汽車是所有工業強國的標志性工業品,不管是美中日德四大工業強國,還是英法韓意俄這些次一級工業強國,汽車工業都在這些國傢占據極為重要的地位,而且都有自己代表性的汽車品牌。

可以說,沒有強大的汽車工業,就不能稱之為工業強國。

而半導體不僅是未來人工智能世界的底座,

是各行各業走向智能化的必須工業品,是美國卡脖子的關鍵領域,

同時也是關系到國傢統一的核心產業,畢竟海峽對岸就是全球半導體最強者之一,每年能從半導體行業攫取上千億美元的收入。

根據臺灣媒體報道,臺灣“行政院”2023年8月24日通過2024年的施政總預算,其中整體軍事預算達到6068億臺幣,創下歷年新高,這按照今天的匯率差不多是193億美元瞭。

縱觀中國歷史,一個政權最後崩潰往往是財政出瞭問題,打擊臺獨的財政收入,不要說搞武器裝備和軍事建設瞭,整個臺灣社會內部自己都會出問題。

但至少到現在為止,我們在這方面的努力是不夠的,倒是臺灣在疫情這幾年半導體產業因為全球需求上升而出現迅猛增長,

例如作為臺灣半導體產業標志的臺積電,

其營收從2019年的346.13億美元上升到瞭2023年的693.5億美元;

其凈利潤從2019年的111.69億美元上升到瞭2023年的269億美元,竟然是四年前的兩倍多。

在半導體產業帶動下,臺灣地區人均GDP從2019年的2.59萬美元漲到瞭2023年的3.23萬美元。

想辦法在統一前把臺獨勢力的錢袋子打掉,這對中國大陸以後開展任何工作都是大大有利的。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