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2日,由商務部、廣東省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中國—海合會經貿合作論壇在廣州開幕。當前,中海貿易往來連創新高,雙向投資快速增長,經貿合作呈現范圍廣、程度深、成果實的良好態勢。

作為中國開放程度最高、經濟最發達的地區之一,粵港澳大灣區與海合會國傢正加快形成優勢互補,經貿合作日趨深入。瞄準5G通信、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大數據等多個高科技和新興產業領域,雙方企業正加快探索更廣范圍、更深層次的經貿合作,共同助力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

經貿合作日趨深入

2022年中海貿易同比增35.6%

海合會是海灣地區最主要的政治經濟組織,成員國包括沙特、阿聯酋、卡塔爾、科威特、阿曼、巴林六國,地處聯通亞非歐的樞紐,石油、天然氣儲量分別占全球的30%和20%,是中國在中東地區重要合作夥伴。

“中海合作范圍非常廣泛,互利合作關系迎來瞭全面發展的黃金時期。”海合會秘書處秘書長賈西姆·佈達維在論壇開幕式上表示,海合會看好中國發展前景,願同中方在共建“一帶一路”框架下進一步加強經貿合作,實現互利共贏。

當前,中國保持海合會第一大貿易夥伴和第一大石化產品出口國地位。2022年,中海貿易額達3158億美元,同比增長35.6%。

此外,海合會國傢均與中國簽署瞭共建“一帶一路”合作文件,沙特“2030願景”、阿聯酋“面向未來50年國傢發展戰略”、阿曼“2040願景”等海合會國傢發展戰略同高質量共建“一帶一路”加快對接。

“自2009年成立中國辦公室以來,我們與中國進行瞭廣泛合作。”沙特國際電力和水務公司集團執行副總裁兼中國公司總經理呂雲鶴接受南方日報記者采訪時表示,公司擁有全球最大的綠氫項目以及先進的光熱、海水淡化技術,近日還與中國合作夥伴簽署瞭投融資、工程承包、設備采購等多項協議,持續加大共建“一帶一路”國傢的合作。

這並非個例。近年來,高科技和新興產業正成為中海企業拓寬合作的新領域。粵港澳大灣區擁有雄厚的經濟實力、完備的制造業體系、龐大的市場主體和優越的營商環境,與海合會國傢經貿合作日趨深入。

沙特阿吉蘭兄弟控股集團在中國設立瞭4個辦公室,其中一個就在深圳。“目前我們已與超過10傢中國企業在沙特完成瞭合資公司的投資協議,部分投資項目已經落地。”該集團高級副總裁、大中華區總經理顏旭光告訴記者。

其中兩個項目與廣東密切相關。“一個是與順豐合作的物流項目,現在快遞小哥已經在沙特的大街小巷跑起來瞭,日活單數增長勢頭很好。另一個是與深圳一傢金融科技企業合作的電子支付項目,已經獲得瞭沙特第三方支付和電子錢包的執照,正為沙特的‘無現金社會’作出貢獻。”顏旭光說。

越來越多廣東高新技術企業積極“走出去”,深耕海合會國傢市場。“我們高度重視與海合會國傢的技術合作,積極提供中國技術、中國智慧、中國標準及中國方案。”華大集團執行董事、華大基因首席執行官趙立見表示,自2020年以來,集團已在沙特、阿聯酋、阿曼等多國建設高水平公共衛生實驗室。

為瞭更好地推動本地化發展,華大已在沙特成立1傢全資子公司,並與當地企業合資建設沙特首傢綜合精準醫學檢驗實驗室,探討在沙特境內提供面向基層的臨床和預防保健解決方案及醫療物流服務。

瞄準綠色數字智能

探索更多高新產業領域合作

展望未來,隨著海合會國傢積極推進產業多元化發展,中海經貿合作前景廣闊。

“中國擁有獨具優勢的人力資源,工業和技術發展水平較高,而海合會國傢在保障全球能源供應方面發揮著舉足輕重的作用,雙方有高度互補性和廣闊的合作前景。”卡塔爾商工部次大臣蘇爾坦·拉希德·哈蒂爾說。

在共建“一帶一路”倡議背景下,中國與海合會國傢在雙邊貿易投資往來方面有更大的合作空間。

“海合會國傢希望在更多領域擴大與中國的合作,推進合作形式更多樣化。”阿曼商工業和投資促進大臣蓋斯·本·穆罕默德·尤素福說。

阿聯酋經濟部部長阿卜杜拉·本·圖格·阿爾馬裡也認為,共建“一帶一路”倡議為中阿合作帶來更多機遇。“近年來,阿聯酋持續推動循環經濟發展,和中國一樣致力於實現‘碳中和’目標,期待雙方在綠色發展領域進一步深化合作。”他說。

推動綠色低碳發展,讓更多廣東企業看到瞭機遇。趙立見透露,華大基因將與海合會國傢相關主管機構協作,共同為“綠色中東”倡議賦能,在國傢級創新平臺、沙漠土壤化、沙漠生植物基因庫建設、苗圃合作等領域積極開展合作。

此外,“電子信息”“數字經濟”“金融科技”是本次論壇上的高頻詞匯。“在綠色能源、人工智能、數字科技、數字經濟方面,我們希望吸引更多中國企業加入,與巴林、與海合會國傢開展更多合作。”巴林工商大臣阿卜杜拉·本·阿迪力·法赫魯表示。

當前,廣東有超6.9萬傢高新技術企業,區域創新綜合能力連續6年位居中國的首位,在新一代電子信息、人工智能、數字經濟、綠色化工、新型能源、新能源汽車等產業發展勢頭強勁。

尤其是在5G通信、可再生能源、人工智能、生物醫藥、大數據等多個高新產業領域,廣東與海合會國傢優勢互補,合作空間巨大。

“我們今年6月發佈瞭‘中國戰略2.0’,將不斷加大在華投資,並設立技術研發中心,在綠氫、新能源和海水淡化等領域參與中國產業鏈體系建設和升級,加強與中國的全產業鏈合作。”在呂雲鶴看來,粵港澳大灣區擁有豐富的人才儲備、廣泛的科技創新基礎,公司非常看重大灣區的發展優勢,計劃與更多大灣區企業開展創新合作。

“我們看到瞭粵港澳大灣區在新經濟領域的優勢,這與海合會國傢的需求存在很高的互補性。”顏旭光說,作為沙特國際化、多元化的投資集團,阿吉蘭將進一步挖掘粵港澳大灣區在綠色能源、金融科技、高端制造、數字信息等方面的產業優勢,賦能更多廣東企業走進海合會國傢。

(記者 陳曉 唐亞冰)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