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经记者:涂英豪 元元

香港保险从业考试_香港保险中介人考试_香港保险卷一卷三考试

2019年8月,监管下令,4.025%年金保险成为硬道理。 此后,增量终身寿险凭借“灵活减保”、“保额稳步提升”等多重优势,迅速占据人身险市场C位。

“这类产品的好处比较明显,销售方确实比较容易谈,客户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 一位行业观察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人寿保险大家都很熟悉,那么什么是增量终身寿险呢? 通俗地说,就是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增加的终身寿险产品。 资料显示,早在2013年,永达利保险经纪公司就研发设计了增量型终身寿险产品,并通过信泰人寿等公司在市场试水。

近年来,此类产品如雨后春笋般涌现。 据统计,在2020年即将发布财报的寿险公司中,原保费收入前五名的保险公司中,约有30家增加了终身寿险产品。 数字。 到2021年,增量终身寿险几乎成为所有寿险公司的标配。

然而,就在增量终身寿险大行其道之际,问题产品却被监管层点名通报,新产品的申报也更加严格。 相关产品被限制下架的消息接连传出,一时间产品走向不明朗。 对于消费者来说,增量终身寿险的质量如何,真正的风险在哪里? 为此,记者对市场上的相关产品进行了调查。

为什么增量终身人寿保险受欢迎作为标准?

2019年8月30日,为防范行业利差损失风险,银保监会印发《关于完善人身保险行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并调整人身保险行业责任准备金评估利率形成机制的通知》负债准备金评估利率”。 利率上限随后由之前的4.025%下调至3.5%。

近两年,随着4.025%年金险逐渐淡出市场,增量终身寿险逐渐走向C位。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畅销的增量终身寿险品种有近40种。 仅今年上半年,就有12家公司相继推出各类增量终身寿险产品。 从近期主流保险中介业绩榜单来看,增量终身寿险有望在未来一段时间占据市场主流产品的位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市场上搜集了几款热销增量寿险产品注意到,增量比例区间在3.5%至3.8%之间。 “增量终身寿险的保障会不断增长,最好给客户心理暗示。” 上海宇春精算咨询合伙人徐宇辰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增值型终身寿险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为客户提供一定且持续增值的保障。持有时间越长,可获得的保障越高。同时,保单的现金价值稳步增长终身有效,不受未来利率下行和市场波动的影响,能够满足客户风险保障和财富管理的双重需求。” 太平人寿相关负责人认为,面对未来利率下行预期和市场风险偏好整体偏低,寿险产品可以成为家庭资产配置 资产配置压舱石可以通过合同约定的方式实现安全、稳定、长期的收益。

对于增量终身寿险火爆的原因,会泽人寿保险商品中心副总经理王寅泽认为,首先,在低利率环境下,产品可以提供3.5%左右利率的终身保障。 ,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抵御通货膨胀; 二是产品形态灵活。 通过现金增值功能,可以实现教育金、婚恋金、养老金等不同的理财需求。

灵活减保背后的短期高现金价值增长

增量终身寿险本质上是终身寿险产品的一种。 在保费不变的情况下,增量终身寿险的保额会随着时间的推移不断增加,即年龄越大,相应的保额就会越来越多。

采访中,明亚保险经纪产品研发部负责人魏江山认为,增量产品设计实际上是基于定价利率不断积累财富价值,这对中高净值客户非常有吸引力。 虽然该产品的基本形式是以身故为给付条件的终身寿险,但现在被很多公司解读为资产型保险。 通过返还现金价值,可以收回一部分,存在长保短线投资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选取了目前市场热销的两全寿险A款、传统终身寿险B款、增值型终身寿险C款三种不同类型的寿险产品,对其现金价值进行了比较发现,与其他寿险产品相比,增量型终身寿险C的现金价值在缴费后5-7年的高增长特征尤为明显。

以一位40岁的女性为例,她选择缴纳单期保费10万元,缴费后第一年三款产品的现金价值分别为4.25万元、4.05万元、5.34万元。

缴费后第五年,增值终身寿险C的现金价值已超过已缴保费10万元,而同期养老保险A和传统终身寿险B的现金价值分别为7.1万元和分别为8.3万元。

但缴费后第8年,增量终身寿险C的现金价值与传统终身寿险B基本持平,缴费第10年后,三者的现金价值无显着差异产品。

在徐雨辰看来,与其他寿险产品相比,增量终身寿险的优势在于:一是产品回本时间相对较快,产品的现金价值可能在6至7年内已经超过所缴保费; 二是产品更加灵活,可以通过抵扣的方式进行部分索赔。

“这类产品的好处比较明显,销售方也确实比较好谈,同时客户的接受度也相对较高。” 在业内人士看来,终身寿险以身故为赔付条件。 相比于不断增长的保额和现金价值,客户更加清楚,保险的灵活减免成为该产品的一大卖点。

市场主体不断加码 三大风险点拷问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2019年以来,增量终身寿险市场经营主体逐渐增多。 目前,大部分寿险公司提供增量型终身寿险产品,通过银保、经纪、网络销售等渠道销售。 以大型保险公司太平人寿为例,2017年,其基于香港红利型分红终身寿险产品研发推出“太平好金生终身寿险”,成为国内主要产品。银保渠道。

某保险公司内部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该类产品是目前保险行业比较重要的产品供给,各公司根据行业监管要求推广该类产品,其自己的投资情况、风险评估等。产品定价策略有高有低,货源相对丰富。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市场上热销的增量终身寿险产品有近40种。

随着增量终身寿险的普及,问题产品被监管点名通报,新产品申报更加严格,相关产品被限售下架。 是“炒停销”还是“真退出”,增量终身寿险有哪些风险点?

风险No.01

利差损失3.5%利率的产品也可能停产

“在低利率时代背景下,客户对长期、稳定、安全的资产配置需求更加迫切。” 一位寿险业内人士表示,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寿险产品通常覆盖客户的整个生命周期。 理念更倾向于长期投资和价值投资,从而穿越经济周期,平滑波动,实现安全保值和合理回报。

事实上,低利率环境将对保险公司的投资能力和偿付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部分中小公司受投资能力和资金限制,采取限销增量寿险产品的策略。

徐雨辰对此进一步解释说,对于一款定价率为3.5%的寿险产品,假设运营成本为一个点,保险公司的长期投资回报率至少要达到4.5%。 如果运营效率比较高,长期成本是0.5%,那么盈亏平衡收益率就是4%。 他认为,从利差损失来看,在低利率环境下降低预定利率是一个系统工程,是包括增量终身寿险在内的所有寿险产品共同面临的问题。

4.025%年金险后,3.5%增量终身寿险是否会集体下架? 王寅分析,海外市场普遍处于低利率或零利率甚至负利率市场,产品收益保障性低,分红收益不确定。

在其看来,如果利率继续下行,活期产品的定价利率也需要相应下调。 之前定价为 4.025% 的年金保险被终止。 如果利率继续下降,标价利率为3.5%的产品未来也可能会停产。 因为产品一旦售出,需要保险公司长期保障相应的收益。

风险No.02

长期保险和短期业务鼓励长期理财功能,灵活减保的“优势”不再

除了利差损失风险外,监管对流动性风险的关注也造成了市场波动。 去年底以来,监管多次点名增持终身寿险,指出“产品可灵活减持,且无比例限制,存在长期险与短期险”手术。” 例如,某寿险公司提交的终身寿险产品,表示“该产品前5年退保率过高”。 另一家人寿保险公司提交了一份终身人寿保险,指出其“现金价值计算不合理”。

一位保险业内人士告诉记者,目前监管已不再核准条款声明中的“减保”二字。 对于股票的监管,目前通过准备金、退保率等一系列手段进行监控,以降低产品的流动性风险。 “此前,各家保险公司在开发类似产品时,都在争夺现金价值,竞争非常激烈。” 他说。

王寅表示,监管提示,保险产品金融化存在风险,终身寿险增量存在长短期险风险。 产品初始现金价值很高,个人消费者购买后退保,将其视为理财产品,疏远保险产品。

此外,增量终身寿险的最大亮点是通过现金价值回收灵活减保,但监管对年金保险、养老保险等其他储蓄产品有明确限制: 1. 最早开始支付生存金的时间应为不得早于保单生效之日起5周年; 2.每年领取的年金不得超过全部已缴保费的20%。 在王寅看来,增量终身寿险突破了上述两个限制,存在一定的风险。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市场上一些保险公司已经主动对产品进行改革。 也有公司对在售产品规定补充减保,如“保单年度内累计减保不得超过减保当年年初基本保险金额的20%”。

多位接受采访的业内人士预计,针对流动性问题,监管层将对保兑比例进行一定的限制,鼓励长效理财功能。 下一步,增量型终身寿险将在监管的严格要求和保险公司参考其他储蓄产品的调整下更加规范。

风险No.03

销售端套利促销

理论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设置机制实现可控性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在调研中也发现,增量终身寿险的套利风险也逐渐暴露。 据了解,已有多家保险公司使用该产品,并有内部人串通套利。

保险业内人士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目前增量寿险的退保风险仍在正常可控范围内,但若后续退保压力激增,可能引发监管干预。 在其看来,退保率飙升的风险不在客户端,而在销售端的套利推广。

该人士举例说,比如产品保费每年100万元,缴付10年,第一年佣金70万元,第一年退保现金价值50万元。 然后,现金退保价值和佣金超过支付的保费。 根据精算原理,一般来说,首年退保费加佣金应小于或等于首年保费的100%,否则有套利空间。

针对行业长期存在的自保件套利行为,8月5日,北京银保监局发布《关于规范销售人员自保互保件管理的通知(征求意见稿)》,禁止投保禁止机构以购买保险产品作为销售人员转正或入职的条件,禁止为达到业务考核指标而强制、诱导销售人员购买保险,同时要求保险机构不允许自保和相互保产品参与任何形式的业绩评价和业务竞争。 ,还应建立健全自保和互保管理制度。

上述人士认为,虽然自保单据难查,比如张三是代理人,但保单与李四挂钩。 但理论上,保险公司可以通过设计机制来规避此类风险。

专家推荐终身拥有产品,整体差别不大,可根据自己的需要购买

如何购买额外的终身人寿保险? 该行业还提供有关保险购买的专业建议。 某大型保险公司人士建议:

首先选择投资能力和偿债能力较强的公司。 面对未来利率下行的预期,如何实现对客户的长期承诺,取决于公司的稳健经营和投资实力。 大中型险企在筛选长期优质保险资产方面具有先发优势。

接下来,关注产品的功能。 首先是稳定性。 产品需要为客户提供确定性和持续增长的价值保障和保单利益。 例如,太平人寿在保单推出了新产品“岁月天府”。 缴费期过后,保单现金价值将以每年约3.5%的速度稳定增长至终生。 利率下降和市场波动的影响。 二是流动性,可以帮助客户应对生活中的突发事件,比如保单贷款等功能,满足资金流动性的需求,在个人经济较为脆弱的时候,可以缓解压力,继续持有保障。

某中小保险公司人士建议,在消费者的资产配置中,增加的终身寿险属于长期储蓄型,可以终身持有,可以与短期储蓄产品一起配置。

也有保险专家指出,目前市场上存在多种不同的增量终身寿险产品。 有的前期现金价值高,后期现金价值低,有的前期低,后期高。 总体差别不大。 增量终身寿险的本质是通过购买后现金价值的不断积累,实现资金增值。 需要考虑的是日后领取保险时,因为监管调整因素不像产品推广那么灵活。

专家认为,增量终身寿险是一个特别灵活的品类,可以根据教育基金、养老金等多种场景进行推广和包装,但与真正的养老年金、教育基金在功能上有所区别。 灵活性是增量终身寿险目前的优势,但也有可能成为未来的风险点。 他建议,消费者在选购时要根据自己的需要来选购。 比如,如果目的是养老,买养老年金也未尝不可。 没有必要购买额外的人寿保险。 养老年金的功能和方向更加明确。

记者手记:长期就长期

让长期归于长期,是保险市场健康发展的必然趋势。 2015年,以万能险为代表的投资型保险产品风靡市场。 一批保险公司以高收益的万能险作为吸金武器,将原本的长期理财险异化为中短期产品。 潜在流动性风险和利差损失风险引发广泛讨论。 后来的投连险、长期护理险,以及现在的增量终身寿险,都被指出是“长保短工”的问题。

从监管层面看,防范金融风险,引导保险业回归保护,对行业长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对于消费者而言,在当前不断变化的经济形势下,也应逐步提高保险意识,对长期保险有清晰客观的认识,并运用更多金融工具更好地资产配置。

过去,由于传统观念等原因,以身故为给付条件的人寿保险在国内并不被看好。 近年来,市场对保险的概念越来越成熟,寿险也受到应有的重视。 与消费型定期寿险相比,终身寿险兼具保障和储蓄功能。 尤其是在降息预期下,终身寿险更能成为家庭资产配置的压舱石,实现安全、稳定、长期的回报。

记者:涂英豪 元元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