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上睡不著,白天起不來”,渾渾噩噩過完工作日,大傢都寄希望於周末能夠好好補個覺,把之前缺的覺全部補回來。

但說實話,偶爾一兩次熬夜,睡個午覺或許就能緩緩,但天天熬夜通宵,周末補再多覺也沒有用,反而還會打亂睡眠規律,帶來不少的問題。

我們常說的熬夜,實質上有2層含義,一是睡不夠,即睡眠時長低於6、7小時,二是睡不規律,起床時間和入睡時間紊亂不固定。

許多研究表明,睡眠規律的變化對於健康的影響,不亞於睡眠時長

期刊《Sleep Health》發表瞭一項論文,該研究對6052名平均年齡為50歲的成年參與者進行瞭睡眠調查,結果發現,睡眠節奏差異大的人更容易早衰

這是因為,長期不規律的睡眠會造成生物鐘紊亂,從而加速機體的衰老進程,同時還影響新陳代謝,讓人變得容易生病。

Npj Digital Medicine雜志也刊文警告稱,不規律的睡眠和睡不夠、經常熬夜一樣,會增加長期抑鬱的風險。

歐洲營養雜志還發現,即便隻有一周內的睡眠規律破壞,也可能增加腸道的有害菌群,這會進一步削弱免疫系統的防禦能力,引發各種疾病。

《歐洲心臟病學會》指出,從降低疾病風險角度來看,在10:00-10:59入睡,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較低,而半夜或更晚入發病率相對較高。

而根據中醫氣血運行的規律,在晚上11點-凌晨5點時進入睡眠狀態,最有利於健康的。

需要註意的是,上面提及的“入睡”並不是說躺在床上就好瞭,而是指“已經進入深度睡眠”,按照最遲11點來算,大傢最好提前半小時做好睡覺準備,方便更快入睡。

人有1/3時間都在睡覺,保持良好的睡眠是身體健康的基礎,睡不好的朋友們,日常多註意以下5點。

1、睡前半小時,給自己營造一個睡覺的氛圍,保持環境安靜,昏暗的環境有利於刺激褪黑素分泌,幫助入睡。遠離電腦、手機等電子設備,因為它們會刺激大腦,增加入睡難度。

2、盡量每天同一時間起床與入睡,養成良好的習慣,不要報復性熬夜和睡懶覺,破壞已有的睡眠節奏。

3、睡前避免大吃大喝,肚子餓可以適量吃點易消化的餅幹和水果,但辛辣食物、咖啡因和酒精最好別碰,一是容易讓人過度興奮難以入睡,二是增加腸胃負擔。

4、壓力大睡不著時,可以試試“478”呼吸法。後背挺直坐立床上,閉上嘴巴用舌尖頂住上顎,先用鼻子吸氣(數4下),保持氣息(數7下),然後用嘴呼氣(數8下),重復4次,可以達到減壓和助眠的效果。

5、如果熬夜瞭想要補覺,最好是白天小睡一會,例如睡個午覺,但不要超過30分鐘。周末補覺也不能時間過長,比平時早一點睡,但保持固定的起床時間為宜。

總的來說,睡得規律也是衡量睡眠質量的重要條件之一,一會熬夜一會補覺對身體傷害很大。如果長期睡不好,嚴重影響瞭生活質量,建議及時找醫生看看。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