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鐘南山院士那樣身體力行、有擔當、不計回報地付出,這是我所理解的南山風格,也是廣醫一院人所踐行的‘奉獻’精神。”古迪教授是這麼說的,也是這麼做的。一路走來,他始終心懷初心,聯合社區醫院共同開展前列腺癌早篩公益模式,深入研究達芬奇機器人手術術式。截至目前,古迪和他的團隊已經為約62000名廣州市民做瞭免費前列腺癌篩查。

心懷專註 追光而行

古迪認為,無論是在醫學鉆研上,還是在前列腺癌早篩公益體系建設上,都要心懷專註,追光而行,才能踏踏實實的做好每一件事情。

在2014年,古迪前往倫敦國王醫院(King''s College Hospital, KCH, 當時英國泌尿外科協會主席所在單位)參加泌尿外科的培訓項目,到2017年,成為英國倫敦大學學院醫院的機器人專職手術醫生,也是第一位未在英國接受系統醫學教育而獲得英國行醫執照的中國內地醫生。在2018年底,古迪在3傢英國的私立醫院註冊行醫,並且在NHS(英國國民保健服務體系)公立醫院一年完成2000例門診的服務和150例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手術的培訓。

本著為祖國醫療事業貢獻一份力量的初心,2019年,古迪回國加入廣醫一院。這裡有鐘南山院士帶領的多個國傢級平臺,也有曾國華教授所創立的國際尿石癥聯盟所依托的廣州泌尿醫學中心。回國以來,古迪借鑒英國社區傢庭醫生-醫院專科醫生上下聯動的轉診模式,嘗試創立有廣州特色的社區-醫院聯合前列腺癌篩查模式。從一開始團隊隻有3個人,到如今10來個人,並和多達45傢社區聯動起來,將原來患者主動求醫的模式,變成瞭社區和醫院主動管理的模式,既節約瞭醫保費用的同時,也可為廣州地區前列腺癌5年生存率的提高提供一個主動作為的更佳路徑。

古迪表示,廣州有非常好的社區醫療基礎,通過基層醫療和大醫院的聯動,幫助老百姓在早期就發現疾病,早做治療,既節約瞭大量的醫療資源,又符合國傢大健康戰略的需求。隻有改變心態,以提供醫療服務的想法去對待患者,用強大的專業能力去解決患者面臨的問題,才能真正的幫助患者更快康復。

教學相長 醫路熠爍

早在2006年,古迪在301醫院實習的時候,就已經對達芬奇手術機器人有所瞭解,這也是他為什麼在2017年積極應聘機器人專職手術醫生的原由所在。古迪在實踐中發現,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為醫生帶來瞭更好的視野,更靈活更穩定的操作,更安全的效果,極大程度的延長瞭外科醫生的手術生涯。

單病種、MDT和機器人手術是未來的發展趨勢,醫生將會更關註一個領域,從而讓自己的醫術更精湛,術後效果也會更出色。正因為如此,古迪在2019年選擇達芬奇機器人單孔手術作為自己的深耕方向。他表示,單孔手術對患者的創傷更小,費用更低,他在今年有望完成700例關於前列腺腫瘤的手術,其中80%都是單孔手術。

作為一名博士生導師,古迪對教學和科普有著非常深刻的認知,他表示做100臺手術,不如教會別人做1臺會讓自己對手術操作認知更深入。年輕外科醫生想要更快學會達芬奇手術機器人的操作,應該把手術過程分解開來,分步驟練習。古迪透露說,他自己在教學過程中就是將手術分成一個個步驟,學生隻需要完成其中一個,其餘由自己操作完成,既保證瞭病人的利益與安全,又讓學生得到瞭實踐。

在教學之餘,古迪也積極投身醫學科普,不僅與同事一起撰寫各類醫學文章,還把國外的機器人手術技術和前列腺癌診療路徑與國內專傢們交流,聯合國內學者共同翻譯瞭英國泌尿外科基礎著作《泌尿系統疾病ABC》,與國內外泌尿外科專傢一起主編瞭英文出版物《機器人前列腺癌根治術技術進展》等。古迪透露說,他在去年還主編瞭英文醫學專著《Robot-Assisted Radical Prostatectomy: Advanced Surgical Techniques》,全球48個國傢的醫生都有參與,這是一本中國人做主編的科普著作,反映瞭中國人在達芬奇機器人手術方面所取得的成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