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提到補腎,老司機們肯定會想起一種“神奇小藥丸”——六味地黃丸。

“治腎虛,就要用六味地黃丸”的觀念,可以說已經深入人心瞭。

然而事實上,六味地黃丸並不是萬能補腎藥,盲目吃,可能會越補越虛!

1

—The First—

腎虛就吃六味地黃丸?

圖源網絡

凡中國人,不管TA對中醫是否理解或喜歡,不知道六味地黃丸是補腎藥的極少,皆因腎虧的觀念給國人的印象太深刻瞭,老也怕虧,少也腎虧,壯也怕虧。

十幾億中國人中,從心理上覺得自己需要補腎藥的,估計有一半。

其實,在中醫真正的操作裡,如果隻講“補腎”,實在太籠統瞭!

你要明白補腎補的是什麼?是補腎陰,還是補腎陽?

在中醫觀念中,腎陰和腎陽是兩種相反相成的功能物質,腎陰好比水,有滋潤器官的作用;腎陽好比火,有推動生長發育,溫煦、激發器官功能的作用。

腎陰虛時,由於腎陰不能制約陽氣,容易導致虛火作祟,引起五心煩熱、口幹咽燥、頭昏眼花等一系列虛火征象。

腎陽虛時,機體失去溫煦,主要表現為性欲減退、腰膝酸軟、畏寒肢冷、頭暈目眩、精神萎靡等癥狀。

而六味地黃丸補是輕補腎精,更以補腎陰著稱。

圖源:soogif

換言之,現在對腎虛(虧)最關註,也最緊張的一群人,多半是性功能減退者,這部分人,如果是屬於腎虛范疇,也是以腎陽虛更多見。

所以,如果不分清是陰、陽,僅僅把六味地黃丸當作簡單的補腎藥來吃,十有八九會吃錯瞭藥。

如果確需用藥物調理的話,最好去正規中醫院問診後,根據醫生的建議來用補腎藥物。

而如果沒啥大毛病,隻是想日常保健,那推薦大傢試試這3個簡單的方法,男女都適用。

2

—The Second—

床上做這3件事,補腎特給力

1

搓腰

腰為腎之府,乃腎之精氣所溉之域。腎與膀胱相表裡,足太陽經過之。

所以常按揉腰部,可以幫助刺激腰部的穴位經脈,幫助調和氣血,補腎固元。

腰部有一個強腎納氣的關鍵穴位——腎俞穴,位於第二腰椎棘突下,旁開1.5寸處。

雙腿並攏坐於床邊,手掌對搓直到手心發熱,然後輕輕貼在後背腰部,上下按摩腰背的腎俞穴,早晚各一遍,每次按摩200次,直到有熱感為止。

2

掐腿

腳踝部位有個足太陰脾經、足厥陰肝經、足少陰腎經的交匯點——三陰交穴。

圖源網絡

由於三陰交地理位置的特殊性,平時在這個穴位做按摩、艾灸,都能達到脾、肝、腎三臟同調的效果,有調補肝腎、行氣活血之功。

閑來無事,可以躺/坐在床上,食指和大拇指掐住三陰交穴,揉按1分鐘即可,另一側同理。

3

錘腳

足心為腎經起始,搓之導熱下行,能資助腎氣,補益腎陰,交通心腎。

而且腳底還有一個重要穴位——湧泉穴,它是足上腎經中的第一個穴位。

捶按湧泉穴,有益精補腎的作用,可緩解頭痛頭暈、失眠、掉發等癥狀。

每晚可以躺在床上翹二郎腳,握拳敲擊湧泉穴,以稍有疼痛感為宜,敲擊100次左右再換另一隻腳即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