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麼是「性緣腦」?

用戶@李普普 來信說:

我第一份工作離職前夕,跟 leader 說準備去北京。

結果他一臉不相信我能找到更好工作的樣子,猶豫再三問我說:是不是找瞭個北京男朋友?(不然你怎麼能去北京)

類似的揣測,對年輕時的我傷害很大,感覺自己的能力被否定。但知道「性緣腦」這個東西後,其實幫我轉移瞭視角——不是「別人認為我不行」,而是很多女性都會遇到這種破事。作為育齡女性,她們總是會被假設:「所做決策皆以婚戀嫁娶為軸心」。這是一種文化綁架,跟我個人沒關系。

這麼理解之後,雖然還是覺得對方很差勁,但確確實實讓我卸掉瞭很大的心理負擔。

比起「性緣腦」這樣偏向「個人特質」的定義,我們更喜歡用「異性戀至上主義(Heterosexism)」來描述這樣一種社會文化:

它形容以異性戀觀念為標準,看待整個主流社會的現象。人們假定非異性戀者(同性戀、雙性戀、無性戀等)不存在,對其持以忽視或貶低的態度。即:異性戀(婚育)傢庭是優越的,是所有人要達成的目標。

心理學傢 Karen Franklin 認為,「異性戀至上主義,不僅是一種個人價值體系,而且是維護性別二元論的工具」。希望你知道,性緣文化壓迫的靶標並不是你,而是「一切違背瞭異性戀范式的行為」,千萬不要因此降低自我價值感。

下面是從用戶投稿中搜集的 26 種「性緣綁架」。它可能是一種玩笑,一類隨意的假設,一種貶低,一種強迫或是一種忽視。

01

看不見的「婆婆」

@小一

傢庭聚餐的時候,我媽在餐桌上批評我吃飯的習慣不好。我小姨也跟著批評我,她說:「你這樣的習慣不好,以後婆婆會不喜歡的,會說你的」。可是我甚至沒有戀愛,怎麼會憑空冒出來一個莫須有的「婆婆」來指責我啊?

@橘子

當舅舅問我「你會不會做飯?」的時候,我還沒來得及回復我會,他就脫口而出:「不會做飯以後要被婆傢嫌棄哦」,當時我 18 歲,還在讀大學。

@咬小橙子的小蟲子

以男為貴的地區,老一輩人經常對女孩子說:多幹活,多做傢務,要勤勞,才會有男人要。甚至有女兒被女婿傢暴,跟娘傢人哭訴,也隻會得到一句,多幹活勤勞點,才少被打。

▷ 《老友記》

02

被異性喜歡,難道是我這輩子最重要的事?

@匿名

鄰居傢的爺爺對小學的我說,女孩子腳這麼大嫁不出去的;

從小到大遇到過很多次,男的看著我然後突然開始大談特談他還是喜歡瘦的,隻有瘦的女生才會有男人喜歡;

老師在我發的美食朋友圈下面評論說,吃這麼多,悠著點,還沒結婚呢;

同學聚會,男同學看我心情不好,說我肯定是被男人傷害瞭;

爸爸知道我身體不好、不容易懷孕後的反應,是讓我早點備孕。

@偏子

從小就被媽媽灌輸:你房間亂成這樣以後怎麼嫁得出去?整天這麼懶以後嫁出去人傢都嫌棄你!聽瞭幾十年根本沒聽出「嫁出去」這事兒有什麼好,但是就是一定要嫁出去。

@Seesaw

本人壯實,被評價「屁股大好生養」「屁股翹男生喜歡」「走路會扭屁股」。

是帶我考上大學的屁股,是陪我坐圖書館的屁股,是站過手術室的好屁股,是遊泳幫踢腿的好屁股。唯獨不是該被男性視角審視的屁股,上一個敢摸我屁股的已經蹲局子瞭。

@九莉

買瞭一件很性感的裙子,在宿舍裡換完對著鏡子自戀的時候,隔壁宿舍的同學過來看見後說:「真好看,男人看到你都得硬」。我知道她是好心想誇我,但是那種贊揚是建立在男性的性凝視上的,讓我十分不舒服,誰說女性的美是由男性來決定的?

@不慫

高中的時候在班上大口吃著雙夾,有個同學問我,「你是訂瞭娃娃親麼」?我問她為啥這麼說,她說「大傢(其他女生)都怕長胖嫁不出去不敢吃東西,啥時候看你都吃這麼香,以為你訂瞭娃娃親」。

03

對「性緣關系以外人際關系」的忽視或貶低

Hasta

提前一個月開始給朋友準備禮物(很重要的朋友,陪我度過最灰暗時期的那種)然後被人問是不是給對象,我說不是,然後對方說「那你急什麼」

@匿名

和新認識的朋友一起上課,一般來講下課後我們都會約著一起吃飯。但是正好遇到一個時間段是下瞭課我需要做心理咨詢的。我拿不準他們對心理咨詢的看法,所以我打算保密,卻又一時半會兒編不出什麼理由拒絕他們。隻好說之後有瞭安排。他們就一直猜我去和異性約會瞭,盤問我和誰約會。啊真的很尷尬。我不想說出實情,也不想面對他們的盤問。我真的很需要自己一個人待著。

@匿名

上班被路過的女性朋友投喂瞭奶茶和零食,正興沖沖地拿回辦公室時,碰到同事說:「笑得這麼開心,男朋友送什麼好東西瞭」。一瞬間覺得很不舒服,我的人際關系中為什麼隻有異性才能使我感到愉悅呢?

04

對職場女性的矮化和騷擾

@匿名不去酒局很多年

酒局上說自己體寒怕冷,長輩說:趕緊找個男朋友給你補陽氣。我說:那可能陽氣有瞭,陽壽沒瞭。

@匿名

不是我,是我一個前同事。她有段時間工作上總是出錯、心不在焉,我聽到幾個比較老資格的女同事張口就來:xxx 最近是不是談戀愛瞭,不然怎麼心思不在工作上?作為新人小白的我當時聽完心裡一整個好傢夥。

@匿名紫悅

讓我想起來我高中的一段經歷!因為我是班裡的班幹部,平時管的事情比較多,平時處理公事兒還是挺嚴肅的。再加上我自身的性格本來就有點要強,也不怎麼喜歡示弱。當時經常會有男同學明裡暗裡的評價我,說我太強勢瞭,以後找不到對象。甚至還會誇張,說我會找一個好拿捏的,或者直接表示自己不會找這種女生談戀愛,真的有被冒犯到!

強勢某種層面也是對我的高要求,把我工作中的狀態和戀愛、友誼中狀態直接劃等號,隻能說他們根本看不到人的多面性。

▷ 《我,到點下班》

05

有意義的事那麼多,不是隻有……

@。

從高考到考研一直在被親戚打擊「考得好不如嫁得好」。

@一隻張倍子

因為比較願意照顧別人、願意把自己的小窩打理得井井有條,被說賢妻良母、不談戀愛可惜、不結婚可惜。

優點和特質總是要與婚戀、莫須有的母職掛上鉤。就不能簡單地誇贊我這個活生生的、沒有在戀愛、不想結婚、也不想生小孩的女性嗎?

@lulu

2015 年我有幸在北美常春藤春晚壓軸表演唱歌,於是花大價錢去做瞭妝造,頭發,衣服,等等。結果在發廊所有人都說:「哎呀是不是要結婚啦?恭喜!」 我直翻白眼,一個女性隆重梳妝打扮就隻有結婚這一個理由嗎?不能是我要成名成星瞭?那時候意識到這種假設是多麼有毒。

@木木

工作之後因為自己對飲食比較挑剔,所以不得已好好學著做飯,做得還可以,然後有一次被一個朋友評價說「很賢惠」。其實我很不喜歡「賢惠」這個形容,有種我做一些事最終都是為瞭「相夫教子」的感覺。之後如果再有人說我「賢惠」,我一定會直接指出來:我更喜歡你誇我「能幹」。

06

怎麼什麼都能跟兩性關系扯到一起?

@大湖

太多瞭,這個問題突然喚起我很多回憶:比如剪瞭短發去公司,被女上司問是不是失戀瞭;在理發店被 Tony 推銷辦卡,我說明年要換城市所以不辦瞭,Tony 問我是不是打算結婚;傢裡房子裝修,鄰居過來問我是不是準備結婚。每次都感覺摸不著頭腦,而且會有莫名生氣的感覺,怎麼什麼都能跟兩性關系扯到一起,原來這叫性緣腦。

@我都不敢想畢業的我將會多麼開朗

我的導師,非常喜歡用兩性關系形容師生關系,認為學生應該像男友對女友一樣:「事事有回應,件件有著落」,平時經常把「你和你男朋友也這樣說話嗎?」掛在嘴邊,會在批評學生實驗做的不好的時候突然說,「所以找男朋友要找有責任心的」,像這樣對比真的很好笑,用男女關系來 PUA 學生,算是新時代性緣腦吧哈哈。

@匿名

跟領導請假會被問是不是要去相親;

對著手機笑出聲會被以為是談戀愛;

體型稍微發胖,會被其他同事背地裡懷疑是不是懷孕瞭。

▷ 《凪的新生活》

07

因為被懷疑早戀,我跟異性好朋友絕交瞭

@匿名

初中時有一個很好的異性朋友,一堆人起哄,在課堂上大聲嘲諷我們上床,老師傢長也都在懷疑我們兩個在早戀。在他們的觀念裡男女生走得近永遠隻有一種關系。那時候在他們的校園暴力下我無力反抗,當然那個男性朋友在整個過程中一直保持沉默,也讓我覺得我孤立無援,最後就和那個朋友絕交瞭,抑鬱瞭好幾年。

@匿名

每回看到「異性之間有沒有純友誼」下的回答都不爽。絕大部分回答都是「絕對不可能有,要麼兩個都醜,要麼性向不同,要麼有一個其實暗戀對方」,這種觀念真的再狹隘且性緣腦不過,而且說白瞭是自己沒經歷就認為不存在。

我有超過三個彼此信賴的異性好友。在我看來一段健康美好的關系和性別根本無關,隻取決於你們雙方的精神成熟度和契合度。何況即便異性關系會受到性別和荷爾蒙影響,也不表示它就一定不「純」瞭啊,關系是動態的。

我愛人也是我最好的朋友,我從來沒有覺得,關系的變化使我們友誼的那部分消退瞭。「愛」字之中就自帶「友」字,任何健康的感情形式,在我看來都不能脫離友誼。所以這種視異性戀愛為一切,將愛情與友情看得涇渭分明的價值觀我屬實不能認同。

08

對非異性戀者的不尊重

@偏子

當女性朋友知道我是泛性戀,對女性也會有性傾向時:啊?你不會喜歡我吧?!

拜托,我們也不是什麼都吃的好吧!

@雌鷹

因為脫美役剪瞭超短發,結果被問「是不是要當 T」。

@小豚

我是泛性戀者(女生),我的好朋友是男同性戀。

我們常常一起出去吃飯,在沒有任何肢體接觸的情況下永遠會被老板認為是男女朋友關系,已經不下二十次。但是由於否認可能會需要解釋性取向這種隱私話題,我們都是隻能默認,等到去好幾次才會直言我們隻是朋友。更尷尬的是,我現在是有男性伴侶的。有些時候我跟 gay 朋友去吃飯,過幾天我和男朋友手牽著手也去同一傢餐廳,我就會有很大的壓力。我很害怕被誤解。

真的很恨異性戀/性緣腦霸權的世界!

▷ 《無法成為野獸的我們》

✏️

寫在最後

異性戀至上主義與父權制存在高度重合。例如,對職場女性的性化,也是父權制用來矮化女性的一種常見手段。當你強調一個工作中的女性「私底下玩得很花」,她的權威性和工作能力就會得到隱秘的削弱。

甚至有@匿名讀者說:把性緣腦這篇文章分享到朋友圈,表哥在下面評論:趕緊找一個,這些(關於性緣的)冒犯就消失瞭。

這真是一種絕妙的註腳,展現瞭「將一切人際關系強制包裹成以性緣為中心的文化語境,是如何讓人們本身的感受變得不被看見」的。

那麼,如何回擊這個「被性緣綁架」的社會?

以下是來自堪薩斯州大學的《15 條行動指南》(略作改動),推薦踐行:

1. 不要「先入為主」地評價別人。

2. 不要以為每個人都是異性戀。

3. 不要以為你知道某人的性取向和/或一個人的浪漫/性興趣的性別。

4. 不要戲弄或騷擾他人。不要因為別人表現出傳統上與 ta 們的性別(或你認為 ta 們的性別)無關的行為而取笑或騷擾 ta 們。

5. 使用包容的性別語言。即使你知道某人是異性戀,也要使用包容性的語言,並幫助教育和鼓勵他人使用包容性語言。

6. 不要僅僅從婚育嫁娶的角度來看待別人。

7. 不要以性取向來定義任何人。正如異性戀者的生活遠不止包括 ta 們對異性的吸引力一樣,非異性戀者也有與 ta 們的性取向無關的朋友、技能和興趣。

8. 不要「排擠」別人。不要強迫任何人透露自己的性取向。

9. 不要參與恐同笑話、評論、誹謗或其他行為。當你發現這種行為時,大聲反對。如果你不這樣做,你的沉默會寬恕和鼓勵這種行為。

10. 自我教育。瞭解這個世界上多種多樣的性取向和婚戀觀。

11. 談論性多樣性。通過公開和尊重地談論,制造一個包容性的團隊、課堂、生活或工作空間。

12. 請記住,一個人的性取向不僅僅涉及性行為。它包括吸引力、陪伴、親密感、情感依戀以及性活動。

13. 不要強迫人們隱瞞自己的性取向或性別認同。不要認為 LGBTQ+ 人群正在遭受痛苦或對自己的性取向感到後悔,並希望成為異性戀者。

14. 認識到歧視和偏見的相似之處。異性戀中心主義歧視和其他形式的壓迫和歧視有相似之處,也有重疊之處。

15. 參與包容性實踐。將性別和性多樣性納入工作、學習和生活環境,並加以重視。

祝你我自由。

編輯:江湖邊

責編:kuma

封面:《老友記》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