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斯·納內

  美學討論的是某些特殊類型的體驗,並且我們對此非常關心。“aesthesis”這個希臘語單詞的意思是“知覺”;而且當德國哲學傢亞歷山大·鮑姆嘉通在1750年引入“美學”這一概念時,他的意思正是對感官體驗的研究。

  美學所討論的體驗十分多樣。我們對某些體驗的關註基於其他體驗,不僅僅是對博物館的藝術作品或歌劇表演的體驗,還有我們下班回傢路上對公園裡秋葉的體驗,還有對哪怕隻是落在餐桌上的落日餘暉的體驗。當你選擇今天要穿的襯衫時,或者當你在想是否應該在湯裡放更多的胡椒粉時,你這時的體驗也是美學所要討論的。美學無處不在。它是我們生活中最重要的方面之一。

  非精英美學:

 

  以包容性的方式思考美學

  美學有時被藝術傢、音樂傢甚至哲學傢視為過於精英化。這種觀點建立在對該主題的一種誤解之上,而本書正是要糾正這一誤解。所謂的高雅藝術對美學的要求並不比情景喜劇、紋身或朋克搖滾更高。而美學的范圍遠比藝術的范圍更加廣泛,不管它是高雅藝術還是低俗藝術。美學包含瞭我們生活中所關心的很多東西。

  波蘭先鋒派小說傢維托爾德貢佈羅維奇非常優雅地表達瞭這種觀點:一流餐廳的食物並不總是最好吃的。對我來說,當藝術以一種不完美的、偶然的、支離破碎的方式出現,以某種方式暗示它的存在,讓人們通過笨拙的詮釋去感受它時,它幾乎總是表達得更有力。我更喜歡街上從敞開的窗戶裡傳來肖邦的音樂,而不是音樂會舞臺上演奏得氣派十足的肖邦的音樂。

  美學的工作並不是告訴你哪些藝術品是好的,哪些是壞的。美學的工作也不是告訴你在街上聽肖邦還是在音樂廳聽肖邦的體驗是值得的。如果一種體驗值得你擁有,它就會成為美學的潛在主題。你可以在找到這種體驗的地方獲得你的美學享受。美學並不是一種野外工作指南,告訴你哪些體驗是允許的,哪些是不允許的。這也不是一張能幫你找到它們的地圖。美學是一種分析擁有這些體驗意味著什麼的方法。美學是而且也應該是完全不帶批判性的。

  這裡有一個發人深省的例子。法國畫傢費爾南·萊熱(1881—1955)曾描述他和朋友如何觀察一位裁縫店老板在櫥窗裡擺放十七件背心,並配上相應的袖扣和領帶。裁縫在每件馬甲上花瞭十一分鐘。他把它向左移瞭幾毫米,然後走到商店前面看瞭看。接著回去,又向右移動一點,如此不斷地調整。他太專註瞭,甚至沒有註意到萊熱和他的朋友在看著他。萊熱覺得有些慚愧,他在想,很少有畫傢像這位老裁縫一樣,對自己的作品抱有如此濃厚的審美興趣。那些去博物館的人對作品所抱有的興趣肯定就更少瞭。萊熱的觀點,也是這本書的指導原則,即裁縫的體驗與任何到博物館參觀的人欣賞萊熱繪畫的體驗一樣,都值得被稱為審美體驗。

  以這種包容性的方式思考美學,為理解我們審美參與的社會層面,以及審美價值,開辟瞭新的途徑。它也使我們有可能以一種真正全球性的方式來思考藝術和美學,而不僅僅是以西方的主導地位為前提。

  美學不同於藝術哲學:

  藝術絕非享有特權的審美對象

  美學不同於藝術哲學。藝術哲學是關於藝術的,而美學則包括藝術在內的許多事物。但是它也關乎我們對令人驚嘆的風景或辦公室對面墻上陰影圖案的體驗。

  藝術哲學討論各種各樣的哲學問題,涉及藝術的形而上學、語言學、政治、倫理問題。這些問題中的大多數我都不會觸及。美學研究的正是藝術傢們工作時的體驗以及他們試圖喚起的體驗,它與每一個藝術傢都息息相關。

  藝術品自然可以觸發各種各樣的體驗,但美學實際上無法談論所有這些體驗。我們與藝術品進行審美接觸,但我們也以其它各種方式與藝術品接觸。而且與我們進行審美接觸的還有許多其它事物。在整本書中,我或多或少地將“審美體驗”和“審美參與”混為一談,承認審美參與是我們所做的事情,而審美體驗則是我們在審美參與時的感受。藝術和美學之間的關系是分離的,但這並不意味著我們應該完全忽略這種聯系。我們許多有美學價值的時刻都來自對藝術的接觸。

  換句話說,藝術是一個重要的審美對象,但它絕不是享有特權的審美對象。根據西方美學中一個有影響力的分支,我們與藝術的審美接觸,也即與高雅藝術的審美接觸,和我們與其它事物的審美接觸是完全不同的。這種思想不僅因為其限制瞭審美時刻在我們生活中的重要性和相關性而貶低瞭美學,而且它違背瞭幾乎所有的非西方美學傳統。

  非“西方”美學:

  不同路線的美學都是復雜的思想體系

  本書乃一本美學簡介,而非對某個非常具體的西方美學傳統進行介紹,哪怕它在歷史上很重要。

  世界各地都有工藝品,還有音樂以及故事。盡管如此,當你進入世界上幾乎所有大型藝術博物館,很可能會遇到產於“西方”的物件(即歐洲的,而且如果是在一座現代藝術博物館,也許會有北美的)。如果你要尋找來自世界其它地方的物件,經常要去一個偏遠的翼樓,有時甚至要去一個不同的博物館。但是,無論是藝術還是美學,都不是“西方”的一種專利品。

  世界各地的人都在從理論上闡明我們對藝術的體驗。堅持歐洲的美學路線就像在博物館裡隻展示歐洲藝術品一樣帶有偏見。不同路線的美學都是非常復雜的思想體系,充滿瞭對藝術品和其它事物體驗非常重要的觀察。任何關於美學的書都不應該忽視它們。

  事實上,西方美學在很多方面都是不太入流的局外人,它強調(或者應該說是沉迷於)評判高雅藝術,並將審美參與從社會環境中剝離出來。我不打算自詡在這本書中要涵蓋所有的美學傳統,但我也不會關註那些明顯無法與世界其它地區產生共鳴的西方獨有的觀點——不管提出這些觀點的已故學者的聲望如何。

  (作者為安特衛普大學哲學教授,劍橋大學彼得學院高級研究員)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