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2月,習近平總書記給第19批援助中非共和國的中國醫療隊隊員回信指出,“大力弘揚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以仁心仁術造福當地人民,以實際行動講好中國故事,為推動構建人類衛生健康共同體作出更大貢獻”。


2023年,是我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一批又一批隊員,用精湛醫術生動詮釋“不畏艱苦、甘於奉獻、救死扶傷、大愛無疆”的中國醫療隊精神,在異國譜寫大愛之歌。在中國援外醫療隊派遣60周年之際,中央宣傳部向全社會宣傳發佈中國援外醫療隊群體代表的先進事跡,授予他們“時代楷模”稱號。


救死扶傷,累計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

從1964年至今,中國一共派出瞭33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他們克服種種困難,為當地百姓提供優質的醫療服務。據統計,我國援外醫療隊累計診治患者近3億人次


1975年畢業於白求恩醫科大學的徐長珍,內心特別想做一位像白求恩一樣的大夫。正因如此,1993年、2000年、2007年、2010年,她先後4次受組織派遣到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工作,4次被評為全國援外醫療工作先進個人。7年多來,她和隊友們共治療婦產科門診病人3萬餘人次,住院病人及產婦近7萬人次,開展手術1.5萬餘臺次,搶救危重病人780多人次。


從事兒科臨床醫療教學及科研工作31年的郎志存,有過兩次援外經歷。他代表銀川市第一人民醫院參加第16、17批和第23批援貝寧醫療隊,4年診治門急診患兒9380人次,住院患者8413人次,搶救危重患兒2017人次,同時開展新生兒高膽紅素血癥的藍光治療、新生兒窒息復蘇術和兒童心肺復蘇術等業務,還借助針灸這一中國傳統醫療技術令當地百姓受益。


內蒙古自治區第四醫院外科主任李俊升,2007年8月開始支援盧旺達,十載時光,6次奔赴,為馬薩卡醫院建立外科病房和手術制度,開展後腹膜巨大纖維瘤切除等手術,填補瞭當地技術空白。10年間,他累計診治患者1.2萬人次,完成手術共2000多人次,救治危重病患200人次。


醫術精湛,為當地患者的健康保駕護航
佟玲是天津市人民醫院眼科副主任醫師,曾4次參加援外醫療隊。1995年9月,佟玲首次來到剛果(佈)首都佈拉柴維爾市的達郎蓋伊醫院工作。很快,她為當地一名70多歲的老太太做瞭白內障手術,整個過程不到20分鐘。術後第二天,當老太太掀開紗佈,興奮不已,出院後便讓兒子帶著水果感謝中國醫療隊。
2001年8月的一天,急促的電話鈴聲打破瞭午夜的寧靜。來自湖北省的援阿爾及利亞醫療隊婦產科醫生徐長珍接到急救電話:當地一位孕婦胎死宮內,失血性休克,隨時都有生命危險。 阿方人員認為患者已無力回天,可徐長珍不放棄:緊急剖腹探查,見子宮重度破裂,迅速結紮止血輸血,切除子宮……經過“生死時速”的搶救,患者醒過來瞭!“
白化病孤兒院、國際SOS兒童村、“嘎瓦尼斯”慈善小學……兩年時間裡,中國第17批援剛果(金)醫療隊隊長王俊輝帶領團隊開展兒童義診。2017年4月的一天,金沙薩東南郊區白化病孤兒院的孩子們穿上新衣裳,早早地在院子裡等著中國醫療隊的到來。一個身患瘧疾的小女孩被老師攙扶到王俊輝面前。經過救治,她很快康復起來。
2021年5月,一名73歲患者心率低至22次/分,情況萬分危急。中國援多米尼克醫療隊隊員吳德熙初步診斷其為急性心肌梗死,但醫院沒有異丙腎上腺素,植入起搏器是唯一能挽救患者生命的治療方法。在極其簡陋的醫療條件下,吳德熙成功進行瞭當地首例臨時起搏器植入手術。

2022年9月下旬的一天,在盧旺達東方省基本戈醫院手術室,李俊升正在為一名中年男子施行雙側腹股溝疝修補手術,一個多小時後,手術順利完成。與此同時,在另外兩間手術室,婦產科醫生陳鴻友與盧旺達同行合作,為一名婦女進行緊急剖宮產手術;骨科醫生馬曉峰在為一名少年進行切除手部腫塊的外科手術。這是中國第二十二批援盧旺達醫療隊隊員工作的情景。


授人以漁,留下“帶不走的醫療隊”

2014年8月,中國第24批援幾內亞醫療隊隊長王振常率隊踏上征程。當時非洲暴發瞭嚴重的埃博拉疫情。為提升當地防控能力,醫療隊與北京公共衛生專傢組共同組成培訓團隊,幫助幾內亞進行公共衛生培訓。“我們培訓瞭1600多人,超額完成瞭幾內亞公共衛生培訓項目,為防控埃博拉疫情起到瞭重要作用,更為以後的公共衛生體系建設更新瞭理念、儲備瞭人才。”王振常說。


第24期援桑給巴爾醫療隊隊長、南京大學醫學院附屬蘇州醫院泌尿外科主任醫師盧建林剛到坦桑尼亞桑給巴爾時發現,這裡缺醫少藥,手術室設備陳舊,甚至沒有消毒設施,開展手術的條件非常有限。盧建林帶領醫療隊迎難而上,在完成大量艱辛的前期工作後,2012年9月成立中國醫療隊微創外科中心,引進先進的微創外科設備和技術,大幅改善手術室條件,提高手術治療水平。


國傢衛生健康委的最新數據顯示,中國已與41個國傢和地區的46傢醫院建立對口合作,共建25個臨床重點專科中心……從“輸血式”援助轉向可持續“造血式”援助,從“中國醫生”到“中國醫院”,中國援外醫療正為受援國傢留下一支支“帶不走的醫療隊”。 來源:人民日報、光明日報、新華網、央視新聞 編輯:吳風港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