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英博物館沖上瞭熱搜,還是第一的位置。

熱搜的話題詞是 #請大英博物館無償歸還中國文物#

故事的起因要追溯到8月26日,大英博物館董事會確認館藏的2000件藏品失蹤,隻有部分被找回。

《環球時報》據此正式向大英博物館提出要求,希望其無償歸還中國文物。

據悉在大英博物館的社交媒體下,有多國網友都紛紛聲討,表達瞭讓英國歸還所掠奪各國文物的訴求。

一時之間,群情激奮,大英博物館,就這樣站在瞭風口浪尖。

作為一駐紮過英國的作者,熱愛歷史的筆者,對此十分感慨。

兩年多前,我曾親臨大英博物館,一邊贊嘆著走過歲月滄桑的文物,一邊又為與中國相關的那些歷史感到遺憾。

今天,我們就翻出兩年前的這篇文章,以期讓大傢看看站在輿論漩渦裡的大英博物館,到底什麼樣。

悟已往之不諫,知來者之可追。歷史已經無法重新書寫,民族的脊梁還需在實幹興邦的進程中挺起。

01

800萬件館藏,從史前到現在

泰晤士河畔的倫敦有著藝術之都的美譽,更稱得上是一座博物館之城。

這裡有藏著莫奈和梵高作品的 國傢美術博物館 ,有掛著巨大藍鯨骨架的 自然歷史博物館 ,有為瞭紀念女王夫婦的 維多利亞和阿爾伯特博物館 ,有講述交通發展史的 倫敦交通博物館 ……

△ 國傢美術館,一睹梵高風采。圖/ @南看臺

博物館類別五花八門,隻有你不敢想,沒有你想不到。在這所有博物館中,大英博物館算得上真正的翹楚。

至於原因,當然不止是這座人類瑰寶的名氣,還因為它就像一本講述人類文明歷程的百科全書。

居住倫敦的一年,我曾多次前往大英博物館,收獲的不止是關於歷史的知識,還有對文明的思考。

無論是按照“世界三大博物館”還是“世界四大博物館”排位,大英博物館都榜上有名,能與它相提並論的,或許隻有盧浮宮和紐約大都會博物館。

但在藏品數量上,後兩者隻是大英博物館的“弟弟”——

盧浮宮的藏品有40餘萬件,大都會博物館的數目是330萬件,大英博物館呢?答案是800萬件。

數量龐大的文物背後,當然有其他民族與國傢的血淚史。中國人不會忘記鴉片戰爭的屈辱和火燒圓明園的憤懣,希臘則不止一次地希望要回帕特農神廟的雕刻。

△ 大英博物館的很多館藏來源於掠奪。圖/ @南看臺

其實細觀大英博物館的發展和沉淀史,也有著不為人知的一面。

1753年,內科醫生、博物學傢和收藏傢漢斯-斯隆爵士留下遺願,將一生中共收藏的71000多件物品(包括書籍、手稿、自然標本)以捐獻國傢的名義遺贈予當時的國王喬治二世,作為回報,他的繼承人可以獲得瞭兩萬英鎊。

斯隆爵士的遺囑中寫道:"該博物館或收藏將保存並維持下去,不僅供學者和好奇的人們來視察和娛樂,而且要讓公眾使用並獲益"。

換言之, 公眾理應免費參觀這些藏品。

△ 漢斯-斯隆爵士。圖/ @維基百科

18世紀的英國,資本主義制度已經十分成熟,國王的權利是有限的,自然沒有足夠經濟能力維持大量藏品的保存和運營,於是召開會議商討對策。

辦法總比問題多,國王與議會商量後通過瞭《大英博物館法》,法案決定采用發行彩票的辦法籌募購買收藏的資金。

結果,彩票總共募集到瞭95000餘萬英鎊的資金,扣除給斯隆爵士繼承人的款項,還有足夠的金額維持運營。

△ 1790年的大英博物館門票,明確備註無需付費。圖/ @維基百科

於是,大英博物館在1759年成立瞭,地點是倫敦佈魯姆斯伯裡區一座建於17世紀的大宅。

如今這裡依然是博物館的所在地,也仍然像建館之初一樣,向所有"好學求知者"免費開放。

而後的兩百餘年中,大英博物館不斷擴張,但“初衷”始終未變,那就是面向公眾免費開放。隨著藏品增加,後來分出瞭自然歷史博物館和大英圖書館。

不可否認,大英博物館讓從史前至現代的各類藏品匯聚一堂,但這些藏品也是英國鼎盛時期建立世界性殖民帝國掠奪史的證明。

△ 大英博物館一角。圖/ @《紐約時報》

大英博物館的中國藏品,有不少是直接掠奪所得,其餘的很多則是從文物販子、紈絝子弟的手中廉價購得。

筆者初次聞及於此,一方面深刻體會瞭“落後就要挨打”的歷史遺憾,更對這些“敗傢子”們“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渾身汗毛直豎,顫栗無比。

但,歷史已經無法改變,或許隻有親自走近感受人類共同的文明遺產,才對得起祖先的饋贈罷。

△ 中國瓷器館的宋時期瓷器。圖/ @南看臺

02

走馬觀花後,我決定停下腳步

大英博物館,稱得上是倫敦的網紅打卡經典。

在各類軟件上隨意一搜,總能蹦出各種“必看展品攻略”、“兩小時觀光路線”,其內容大同小異,無非是貫穿埃及館、中東館、希臘館、中國館串一個遍。

筆者第一次前往大英博物館時,正值英國兩次封鎖的間歇期,不少場館都未開放。不過,主要的展廳仍然可以到達,“鎮館之寶”也是能夠一睹芳容的。

比如在埃及雕塑館,一入大門就是著名的 “羅塞塔石碑” ——這塊完成於公元前196年的石碑,由於雕刻有希臘文、古希臘象形文和當時的通俗文,而成為瞭破譯古埃及文字的鑰匙。

△ 大英博物館鎮館之寶——羅塞塔石碑,也是從法國人那裡......搶的。圖/ @南看臺

而後是巨大的 拉美西斯二世頭像、阿蒙霍特普頭像、埃及法老列 表雲雲,每一個都足以讓人感受到古埃及文明的神秘壯觀。

埃及館連通的是中東館,可以看到頗具藝術感的亞述浮雕,國王獵殺獅子的畫面,被稱作 “二維創作的天花板”

△ 亞述國王捕獅圖,刻畫得栩栩如生。圖/ @南看臺

在希臘和羅馬館,蹲下的維納斯展現著西方對於人體美學的審視,帕特農神廟雕塑講述歲月沉浮的滄桑,摩索拉斯陵墓馬雕像讓人一睹“世界七大奇跡”的一角風采。

上樓梯處,可以一睹中國隋朝佛像的雄偉莊重

然後,是各種歷史教科書上的陳列——

Mummy(木乃伊) 足以勾起所有人的好奇心。

大維德花瓶(十大鎮館之寶之一) 散發元青花的光彩。

復活節島石像 透露著神秘。

阿茲特克雙頭蛇 詮釋美洲文明的信仰。

劉易斯島西洋棋 ,反映著古代歐洲的另一種文化……

兩三個小時的快速瀏覽,足以將大英博物館的鎮館之寶全部打卡,然後在歐洲最大的室內廣場穹頂下漫步拍照,到此一遊,社交媒體一發,旅程圓滿。

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旅行習慣,這也確實是感受大英博物館的一種方式,但抱著對文明的崇敬之心和朋友遊覽三次之後,筆者總感覺有一些異樣。

似乎每次都在竭力尋找些什麼,離開時又仿佛什麼都沒收獲。就像一個行走的打卡器,忘記瞭尋找博物館的意義。

直到有一天,我讀到大英博物館免費的初衷——給“好學求知者”一個瞭解文明的平臺,我才恍然大悟。

有時候,我們前行的步伐太快,以至於忘記回首看看。

△ 刻在泥板上的知識,2000多年前的“圖書館”。圖/ @南看臺

我決定讓自己慢下來,從另一個角度,重新去看看大英博物館。

03

指引就在入口處

決定沉下心探索大英博物館,才發現之前錯過瞭太多啟示。

比如最初經過博物館正門時,總會感嘆藍天白雲與希臘式建築多麼迷人,卻不曾思考它因何而存在。

西方世界,始終視希臘為文明的啟蒙之地,大英博物館的主體建築,就是完全仿照雅典衛城的帕特農神廟建造的。

正門由8根愛奧尼式立柱支撐著山墻,多數遊客或許都會在這裡拍照,但幾乎95%的人,都會忽略門楣上的那一排雕像。

它們所講述的,是人類 “From Ignorant To Educated”(從無知到文明) 的過程——

最左邊是鱷魚和豬,代表著原始無知的世界,然後人類出現,被拿著燈的天使引導走向智慧之光。

接著畜牧狩獵之神,教會人們獵養傢畜。

手拿卡尺和錘子的女神,代表著建築與雕刻藝術。

旁邊手持調色板的女神,代表著繪畫藝術。

其寓意是人類從解決最初的食宿溫飽,到逐漸表達對美的向往。

中間高處的旗桿之下,科學女神手持金色權杖和金球,腳邊靠著金色的地球儀降臨,意味著人類終於開始向外探索,瞭解天文地理,走向大航海時代。

科學女神旁邊是靠著個三角板的數學之神,接著戲劇之神拿著人頭面具出現,與他並肩、拿著七弦琴並倚著豎琴的,是音樂和詩歌女神。

人類被賜予靈感,在現實生活和宗教信仰之外,開始表達對美好的情感與精神世界的追求。

雕塑的最右邊,是和左邊形成對稱之美的人類,在經過各類神明啟迪之後,他穿著華麗,神態安然,斜倚著大象,連獅子也溫順伏在腳邊。

此時的人類,早已走出鴻蒙和愚昧的遠古,經歷過藝術、科學、美學的教育,成為瞭這個世界最強大的存在。

或許,建築師也希望通過這組雕塑告訴世人,大英博物館想要展示給參觀者的,是人類從洪荒到啟蒙再到積淀文明的過程。

△ 新巴比倫釉磚獅子面板。圖/ @南看臺

指引,原來就在路口處,隻是很多人步伐匆匆,總是遺忘那些本該註意的地方。

04

每一個展覽,都是一本書

大英博物館總共有800萬件藏品,向公眾陳列的就有5萬件,當你越感受世界之大,就會越體會到身為個體的渺小。

△ 大英博物館官網的展覽列表

決定細細品味大英博物館後,我開始放慢自己的節奏。看展,就是一個極佳的選擇。

英國人熱衷於舉辦展覽,用以拋磚引玉,串聯起故事。

大英博物館同期會舉辦1-2個展覽,它就像是一本厚重的書,講述關於文明的故事和思考。

對於習慣中國傳統思維的筆者來說,這無異於開啟一扇新世界的大門。

△ 尼祿展宣傳圖 圖/@大英博物館

印象最為深刻的是 “Nero:the man behind the myth”(尼祿,傳說中的暴君) 這個展覽。

在我接受的傳統教育中,尼祿是古羅馬的一個暴君,書中描述他殺妻弒母,火燒羅馬,隻為聽到民眾的哀嚎。

但在展覽中,策劃者用一系列的展品作為證據,描述瞭一個活生生的人——他會與母親產生爭執,會有征服的野心,會為公民謀福祉,也會有決策失誤的時候。

△ 尼祿展上的古羅馬頭盔 圖/@南看臺

在感受文物串聯的時間線時,展覽還會時不時拋出幾個問題,諸如“你願意生活在尼祿的統治環境中嗎”、“你覺得尼祿是個好皇帝嗎”、“這項政策該實施嗎”……

好吧,被“辯證性思考”支配的恐懼又來瞭。

在大英博物館的展覽中,很少提出“對與錯”的概念,更鼓勵去按自己的方式探尋問題。

△ 尼祿展的古羅馬雕刻 圖/@南看臺

因為不同的立場會有不同的看法,而 歷史是由人書寫的,聯想到尼祿曾迫害過基督教,就能解釋為何他被後世描繪為暴君——

現在的西方文明,信仰的主體不就是基督教嗎?

△ 叛亂中死去的尼祿,功過也隻能由後人評說 圖/@南看臺

當然,一些展覽也如同故事和鏡子,去講述一個特定的主題。

比如 “Thomas Becket: Murder and the Making of a Saint”(托馬斯-貝克特:刺殺與封聖) 講的就是中世紀坎特伯雷大教主因為與國王不和遭遇騎士刺殺的故事。

能夠反映皇權與教權的微妙關系,並展示西方宗教的一些藝術成果。歷史記錄著文明,歷史從來都為政治服務。

△ “刺殺與封聖”展覽的宗教物品 圖/@南看臺

比如 “Hokusai:The Great Picture Book of Everything”(葛飾北齋:《萬物繪本大全圖》) ,原本是為瞭一睹《神奈川風浪裡》而去,卻感受到瞭日本19世紀初的文化積淀。

△ 《神奈川沖浪裡》,原作已遺失,現存都是早期復刻版本 圖/@南看臺

你未必要去讀懂所有,但隻要能從某一個展覽、某一件作品中揣摩感悟,那這一切就是值得。人生,不就是沉淀和學習的過程嗎?

05

“給歲月以文明,而不是給文明以歲月。”

“這個展覽中的各個文化共有的一個現象是,它們創造物件,這些物件中的大部分就如同古代的難民,它們在我們博物館中找到避難所。”據說這是某一任大英博物館館長所說的話。

△ 蹲下的維納斯,極盡女性健康之美。 圖/@南看臺

世間道理每每相同,身處凡間的我們,某些時刻也像繁華世界的難民,需要尋找精神的避難所。

對筆者而言,這就是博物館闡述的文明所賦予個體的意義。當你站在數千年沉淀的文物面前,會油然而生出一種敬畏感。

這種敬畏,讓你意識到“天地者萬物之逆旅,光陰者百代之過客”——我們都是時間長河中的一粒沙,在這裡偶然和幾千年來的長河沙相遇。

△ 拉美西斯二世雕像,法老威嚴盡顯。 圖/@南看臺

每一件展品,都是那個時代的沙礫所鑄就而成的,是那時的人們對文明,對科技,對藝術,對生活的,最美好的追求與展示。

其實在國內外,大部分的博物館都是免費的,在這些空間裡,知識是平等的,知識和藝術是民主化的,每個人都有相同的機會去獲取,去質疑,去體驗。

回國之後,我也時常逛博物館,看著大英博物館裡穿梭的學生,以及和傢長一起來感受歷史的傢長,確實會感慨萬千。

△ 埃及雕塑館,偶遇參觀的一群小學生。 圖/@南看臺

有時候,我回想起大英博物館,也會有一種矛盾的情緒。

尤其是那些中國藏品,總是讓我想起雨果筆下的“兩個強盜”。但另一方面,它又確實給我提供瞭看待歷史和世界的另一個視角。

就基建而言,大英博物館是陳設破舊,甚至很多文物都暴露在觸手可及的地方,但這種夾帶滄桑感的古樸,總是讓過客沉湎其中。

以埃及雕塑館為例,它大致以時間線的形勢,串聯起古埃及前往國時期、第一間隔期、中王國時期、第二間隔期和新王國時期的故事,一個文明古國的信仰、文化和發展清晰可見。

△ 大英博物館的脈絡指引。 圖/@南看臺

瞭解文明的價值,不止是以史為鑒,更在於讓人學會敬畏,然後不卑不亢,明白“格致正誠,修齊治平”的含義,然後更好地生活。

這些歲月沉淀的點滴,告訴人們文明如何發展至今,讓我們懷抱著更前輩與平和的心態,去走向未來。

△ 以史為鑒,吾輩自強。 圖/@南看臺

“一個國傢或城市怎麼對待博物館,體現它的現代文明程度。” 有學者如此說道。

Museum,詞根是“muse”,是阿波羅身邊的靈感之神。無中生有的才華隻有神才能做到。對於我們這樣的凡人,隻能常去靈感的神殿,繆斯庵裡朝拜。

文章落筆之時,手機又彈出瞭與大英博物館有關的熱搜,恰逢在英國的朋友和我聊起剛剛看完的“晚清展”,一種強烈的反差帶來震撼。

畢竟,包括大維德花瓶在內, 大英博物館的10大鎮館之寶有其三都來自中國, 這是就是我們不能忘卻歷史的理由。

歷史或好或壞,都已停留在昨天,而昨天是為瞭指引我們更好地走向明天。歷史不該被忘記,但不妨擺脫那冷氣,隻是向上走去。相信這些文物,終有一天,會歸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