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暑期,博物館成為眾多遊客和市民的“網紅打卡地”,由於人氣火爆,許多熱門博物館排起長隊,甚至一票難求。為盡可能接待更多的市民遊客,近期南京博物院等博物館紛紛延長開放時間;以六朝博物館為代表的一些博物館,更是打破瞭“周一閉館”的慣例。

“知來處,明去處。”博物館是連接過去、現在、未來的橋梁,是傳承文明與弘揚文化的殿堂。隨著文化和旅遊市場的強勁復蘇,博物館已經成為青少年研學旅行的首選之地,也是成年人向往的學堂。

“一個博物院就是一所大學校”,一件件文物承載著千百年的歷史滄桑,抽象、模糊的歷史從而變得具體生動。當前,我們正在見證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復興,越來越多的人希望通過參觀博物館深入瞭解博大精深的中華文明,瞭解中華民族的歷史底蘊及其創新偉力。人們把參觀博物館當成一種習慣、一種生活方式,體現瞭人們對高品質精神文化生活的自覺追求,對傳承發展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由衷認同。

揚州中國大運河博物館吸引遊客 邰子君 攝

逐漸升溫的“博物館熱”,對文博場館的運營和服務提出瞭更高要求。國務院辦公廳轉發國傢發展改革委《關於恢復和擴大消費的措施》、國傢文物局辦公室印發《關於加強博物館暑期等節假日開放服務工作的通知》,都明確提出要“引導博物館延長開放時間”。

按照國際通行的慣例,博物館一般在周一閉館,一方面是為博物館設施、文物展品的休整和保養留出時間;另一方面,一般來說每周首個工作日的客流量較小,選擇在這一天閉館,影響面不大。

而現實是,無論是周一還是周末,抑或是平時或節假日,各地博物館皆可見熙攘人流,特別是外地遊客行程緊,若趕上周一閉館日,錯過博物館之旅,難免抱憾。

由此,建議博物館根據實際情況,調整預約參觀政策,采取分時段預約、動態投放門票、適當延長開放時間、增加預約名額、舉辦網上“雲展覽”等方式,通過優化管理、科技賦能等手段提升客流承載力,讓觀眾有更好的參觀體驗,讓優質公共文化惠及廣大群眾,讓博物館 “持久熱”“長久熱”下去。

廣州花園酒店博物館研學活動現場 廣州花園酒店博物館 供圖

各地應珍視“博物館熱”這一正在蓬勃發展的文化需求,以更加豐富的公共文化服務迎接這份燃起的熱情。各地博物館應加強機制創新,有效盤活博物館資源,充分挖掘其中更容易被觀眾理解和接受的傳統文化元素,拉近公眾和文物的距離。創新文化體驗和傳播手段,推動博物館與教育、科技等領域跨界融合,將其與現代時尚潮流有效結合,讓形式、內容更加有趣,讓傳統文化不再枯燥,不斷拓寬“到博物館去”之路,讓“博物館熱”在人們心中留下持久溫度。

博物館是一個國傢和城市最燦爛的文化名片。各地要發揮好博物館的“大學校”作用,珍視群眾文化需求,因時而動,順勢而為,守正創新,讓傳統文化為現代生活提供更加豐厚的養分,讓博物館成為人們美好生活的重要組成部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