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總編輯 蔣豐

在日本石川縣金澤市,有一座名為“百華美術館”的藝術殿堂,自2023年7月盛大開館以來,它不僅成為當地文化藝術的新地標,更猶如一座橋梁,橫跨在中日文化之間,促進著兩國之間的交流與理解。值此百華美術館開館一周年之際,我們前往現場參加慶賀活動,滿懷敬意向創辦者——旅日華僑魏賢任致以最誠摯的祝賀,並願意深入探討這座美術館所承載的深遠文化意義與廣泛影響。

一、藝術夢想,綻放現實之花

魏賢任身為日本石川縣華僑華人聯誼會會長及日中美術交流協會會長,其人生經歷本身就是一部勵志傳奇。早年赴日求學,憑借不懈的努力在餐飲業等領域取得瞭顯著的成就。然而,他並未止步於此,而是將目光投向瞭更為深遠的文化藝術領域。百華美術館的創辦,正是魏賢任藝術情懷與傢國情懷的璀璨綻放。

這座美術館的誕生,源自於魏賢任多年來的藝術收藏夢想。他深知,藝術不僅是美的享受,更是文化傳承與交流的重要載體。因此,他傾盡心血,將大量珍貴的中日及西方藝術珍品匯聚一堂,為金澤乃至全世界的藝術愛好者提供瞭一個觀賞、學習與交流的高端平臺。

二、藝術盛宴,五感共鳴之旅

自開館以來,百華美術館便以其豐富的館藏、高雅的展陳和獨特的文化氛圍,吸引瞭眾多藝術愛好者的目光。館內展品涵蓋瞭中國宋、元、明、清及近代的名傢畫作,日本室町、江戶時代以來的繪畫大師之作,以及歐洲文藝復興後直至現當代的油畫、雕塑等經典作品。這些跨越時空的藝術珍品,在百華美術館內交相輝映,為觀眾帶來瞭一場視覺、聽覺乃至心靈的盛宴。

其中還值得一提的是,百華美術館註重專業性,其建館自始至終離不開來自中國藝術研究院的美術創作研究員、研究生院導師韓學中教授的學術支持與專業策劃,他耗費瞭自己大量的時間和精力,事無巨細的營造,全身心地投入到美術館建設當中,為百華美術館今天的好評及成績,付出瞭辛勤的勞動和汗水。這從另一個側面顯示出魏賢任知人善任、從起步之端就對百華美術館品格的一種追求。

更為值得一提的是,百華美術館不僅是一個靜態的藝術展示空間,更是一個充滿活力的文化交流平臺。去年的開館慶典上,中日兩國的政要、藝術傢、學者及各界友好人士齊聚一堂,共同見證瞭這一文化盛事。而今年的周年慶典上,中國駐名古屋總領事楊嫻發來賀電,嘉賓們再次匯聚,共同回望走過的藝術道路。據瞭解,百華美術館還定期舉辦藝術講座、工作坊、展覽交流等活動,讓藝術之光照亮更多人的心靈。

三、文化使者,海納百川之懷

百華美術館的創辦,不僅是魏賢任個人藝術夢想的實現,更是促進中日文化交流與理解的重要舉措。在這個全球化的時代,文化的交流與互鑒顯得尤為重要。百華美術館通過展示中日及西方藝術珍品,搭建起瞭一座跨越國界的文化橋梁,讓不同文化背景的人們得以在此相遇、相知、相融。正因為這樣,一年來不僅有在日本的華僑華人以及日本人前來參觀,還有從美國、澳大利亞以及香港、澳門專程趕來的參觀者,參觀者人次達到18000之多。

前來參加百華美術館開館一周年紀念活動的中國歌唱傢程琳表示,“愛好藝術的人,一定是文化使者。我們有理由期待從百華美術館走出更多的文化使者。”

魏賢任深知,藝術無國界,文化需交流。因此,他積極推動百華美術館與日本各地及其他國傢美術館的合作與交流,為中日兩國乃至世界的藝術愛好者提供瞭更多元化的藝術體驗。這種開放包容的態度,不僅展現瞭魏賢任的國際視野,更體現瞭中華民族兼容並蓄、海納百川的文化精神。

四、災難面前,堅守與擔當之姿

回顧過去一年,百華美術館也經歷瞭不少挑戰與考驗。特別是今年年初,石川縣能登半島發生7.6級強烈地震,不僅給當地民眾帶來瞭巨大災難,也給距離震源不到100公裡的百華美術館帶來影響。在這場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魏賢任沒有退縮,而是選擇挺身而出,積極組織華僑華人參與抗震救災工作。他不僅個人捐贈物資支援災區重建,2024年2月還利用百華美術館的平臺舉辦“加油!能登”公益拍賣及藝術表演活動,籌集善款200多萬日元支援受災民眾。這次,在紀念百華美術館開館一周年紀念活動上,魏賢任再次發起為能登地震災區義演義捐。這種在災難面前展現出的擔當與奉獻精神,令人深感敬佩。

五、藝術之光,永續傳承之願

值此百華美術館開館一周年之際,人們有理由相信,這座藝術殿堂將在魏賢任的帶領下繼續煥發光彩。未來,百華美術館將繼續秉持開放包容的理念,加強與國際藝術界的交流與合作,為中日兩國乃至世界的藝術愛好者提供更多優質的藝術資源和服務。同時,美術館還將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通過舉辦各類公益活動回饋社會、傳遞愛心。

人們期待百華美術館能夠成為中日文化交流的一張亮麗名片,為增進兩國人民之間的友誼與理解做出更大貢獻。願百華美術館的藝術之光永續傳承,照亮中日友好的未來之路!(攝影:《人民日報海外版》日本月刊社中部分社攝影記者楊明)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