習近平總書記在2023年6月2日“文化傳承發展座談會”上強調,新時代的文化工作者必須以守正創新的正氣和銳氣,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對於閩南文化工作者來說,賡續歷史文脈、譜寫當代華章,就是在發揮閩南文化主陣地的作用,推動閩南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現代化傳播,促進兩岸心靈契合,服務祖國統一大業。

當下,兩岸的交流存在諸多障礙和困難,嚴重阻礙祖國統一大業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進程。臺灣民進黨執政當局大搞“文化臺獨”“法理臺獨”,別有用心企圖建構所謂的“臺灣民族主義”主體意識,妄圖割斷與祖國大陸的文化臍帶。一是用所謂“臺語”代替“閩南語”,臺灣文化教育機構打著“本土化”的幌子,在中小學開設所謂的“鄉土語言”課程,推廣“臺語”(閩南話)教學,以示與沿襲已久的“國語”(普通話)的區別;二是刻意推行“臺獨”課綱,修改教科書,把中國歷史、中國文學作為“外國”歷史、“外國”文學,在9年義務教育中推行;推翻原來采用國際通行的漢語拼音方案的決定,強制推行所謂“本土研發”的“通用拼音”;三是搶占臺灣宮廟管理機構,推動所謂的“在地化”“臺灣化”,割裂臺灣宮廟與大陸祖地的關系。這些“毒”“獨”做法,千方百計為“臺獨”勢力培養新的社會基礎,造就瞭大批“天然獨”,對今天臺灣的政治格局和政治生態造成瞭重大影響。更值得擔憂的是,臺灣新當選的地區領導人賴清德在其參選政見中,聲稱要落實“臺灣文化基本法”,升級“文化臺獨”。果真如此,未來大陸反對和遏制“文化臺獨”任務或將更加艱巨迫切。

海峽兩岸共有閩南文化,閩南文化源於中華文化。要壓制對岸的“文化臺獨”,就必須在閩南文化主陣地廈漳泉地區對閩南文化進行傳承創新,推動年輕一代對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文化認同、文化歸宿,促進兩岸同胞心靈契合。

一是閩南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組成部分。閩南文化是一代代閩南先民在社會實踐中,在傳承中華傳統文化的基礎上,不斷挖掘、弘揚、創造,吸收采納瞭土著百越文化、阿拉伯文化、西方文化等外來文化的特質並融入海洋文化、華僑文化,而孕育、發展起來的,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獨特的文化性格和豐富的精神內涵,是中華文化的一朵奇葩。目前的閩南文化,影響不僅僅局限於福建和臺灣,已經形成瞭具有世界性影響的“閩南”。中華文化中“大一統”和“傢國情懷”的優秀傳統思想,以及“感恩和敬畏”“寬容和悲憫”等文化內涵,在閩南人族群中有著更深的文化基因。

二是閩南文化是閩臺兩地共同擁有的文化血脈。閩南人族群是臺灣主體族群,占總人口70%以上,僅祖籍廈門的臺胞就有300萬。閩南語是除普通話之外,臺灣民眾日常的主要交流語言。絕大多數的臺灣人都有較為虔誠的民間信仰,閩南民間信仰在臺灣乃至海外都有廣泛傳播,臺灣各寺廟所奉祀之神明,除出自江西的張天師、浙江普陀山的觀音菩薩以及廣東的嶽帝、祖師公、三山國王以外,其他民間信仰皆傳自福建尤其是閩南,如媽祖女神、保生大帝、清水祖師、開漳聖王、廣澤尊王、關帝、國姓爺信仰等。至於兩岸共同的世界非遺項目“送王船信俗”以及流行於海峽兩岸的歌仔戲,則是兩岸文化融合共生的典型例子。

因此,傳承保護好閩南文化,講好閩南文化故事,戳穿民進黨當局刻意建構的“臺灣民族主義”意識,粉碎其“文化臺獨”圖謀,攻破“臺灣主體性”的謊言,在當前兩岸困難復雜的背景下,既有其特殊的功能作用,又具有現實的緊迫性和必要性。

但是,當前閩南文化的傳承保護,即使在閩南文化的主陣地廈漳泉三角地區也不容樂觀。盡管當時的文化部2007年就設立瞭第一個國傢級文化生態保護區——閩南文化生態保護試驗區,文旅部則於2019年12月批準設立瞭閩南文化生態保護區,但作為閩南文化重要載體和傳播工具的閩南方言卻正面臨傳承的危機。2017年網絡熱傳的《6-20歲能夠熟練使用方言人群比例》揭示,閩南語區域的青少年對閩南方言的掌握情況遠遠不如其他地方,其中廈門僅有19.3%的青少年能熟練使用閩南語,占廈門人口近五分之四、最近40年遷入的新廈門人對閩南文化大多缺乏認識。“閩南語沒落”的情形如果繼續下去,閩南文化賴以傳承和傳播的基礎將受到極大的削弱。

中辦、國辦印發的《關於實施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工程的意見》提出,中華優秀傳統文化傳承發展要“貫穿國民教育始終”。針對上述存在的問題,建議重視發揮閩南地區對臺文化區位優勢,從閩南語教育、音樂藝術、民間信仰、族譜宗親、文化糾偏等五個維度,推動閩南文化的傳承保護和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現代化傳播,促進兩岸心靈契合。

一、以推廣閩南語為抓手,厚植閩南文化生態環境。

建議根據中小學生的認知特點、結合當地特色,開發閩南文化校本教材,編撰閩南文化課外讀本,培養閩南文化師資隊伍以及閩南文化的傳播者和宣講員,通過課堂講授、研學參觀等多樣形式,積極推廣閩南方言,向中小學生傳遞閩南鄉土歷史、英雄楷模、傳統曲藝、民間信俗等常識。在廈漳泉地區的公共交通工具如地鐵、公交、輪渡、航班、動車(高鐵)經停站增加閩南語播音,鼓勵閩南各地電視臺、電臺等傳統媒體和新媒體開設閩南話新聞播報、制作閩南話專題節目,邀請本地名人前來“話仙”“講古”、文化“鬥陣”。組織閩南童謠大賽、閩南語演講會等活動,鼓勵下一代熟練使用閩南方言表情達意、傳承閩南傳統口頭文學。打造閩南語新媒體矩陣,制作一系列閩南話的短視頻,運用海峽兩岸年輕人都喜愛的抖音、小紅書等新媒體形式以及“臉書”(Facebook)和YouTube國際性社交媒體,推動“文化入島”,讓對岸同胞瞭解感受“閩南鄉音”。比照面向華僑子弟的華文教育做法,設立專項教育基金,吸引臺灣青少年來閩南地區參加閩南文化研學、中華傳統文化研習等活動。

二、以音樂藝術為媒介,推動兩岸年輕人互動交流。

建議將廈門已經成功舉辦七屆國臺辦重點對臺文化交流項目“世界閩南語金曲大獎賽”提檔升級,爭取上升為中宣部指導的國際賽事,打造閩南語版的“格萊美”。支持廈門打造“世界閩南語音樂中心”,匯聚兩岸閩南語音樂文化人才,整合海峽兩岸乃至全球的閩南語音樂資源,大力發展閩南語音樂創作、制作、表演、休閑、教育等。提升“海峽兩岸民間藝術節”“海峽兩岸曲藝歡樂匯”等涉臺文化交流活動的規模和影響,恢復舉辦兩岸青少年民樂比賽,倡導舉辦“歌仔戲文化節”,錄制“閩南走透透”等綜藝節目,邀請臺灣歌手、藝人來閩交流,組織兩岸年輕人一起用閩南語“話仙”,品嘗對比兩岸小吃,共同欣賞南音、歌仔戲、高甲戲、答嘴鼓等閩南傳統曲藝,共同傳承弘揚閩南非遺文化。

三、以民間信仰為紐帶,促進兩岸情感認同。

針對宮廟管理者老化的現象,統籌閩南宮廟管理與指導,優化民間信仰的組織服務結構,吸引青年人加入,培育“青年對臺交流能手”,善用活用新媒體和文創新思維開展民間信仰交流。建立閩臺民間信仰交流基礎文獻資料庫,引導並整合資金對涉臺民間信仰場所進行修繕提升,提升交流功能,形成交流品牌。改變“臺灣來得多,大陸去得少”的局面,鼓勵、支持媽祖、保生大帝等源於福建的宗廟祖宮“金身”到臺灣“巡遊”交流,持續舉辦鄭成功文化節、福德文化節、閩王文化節、保生慈濟文化節、城隍文化節、關公文化節等相關節慶活動和特色廟會,千方百計維系兩岸同胞“同進一座廟、共尊一座神”的情感紐帶。

四、以族譜研究為基礎,支持姓氏宗親開展對臺雙向交流。

深入開展兩岸姓氏源流研究和交流,在廈門高規格選址建設閩臺族譜博物館,挖掘出版兩岸姓氏文化作品,點校出版姓氏文化古籍,整理“遷臺史料”,打造“數字宗祠”,建設族譜宗親大數據平臺,建立尋根綜合服務窗口,鼓勵支持以宗親會名義組織開展臺胞“尋根之旅”,鼓勵開展兩岸民間姓氏文化交流活動,展現兩岸姓氏的一脈相承。

五、支持在廈門籌建“中國臺灣博物館”,全面糾偏“文化臺獨”。

建議積極爭取有關部門支持,與國傢博物館、故宮博物院共建合作,建設國傢級的“中國臺灣博物館”,全面展出涉臺文物、檔案、影像、圖片、藝術品等歷史實物和考古研究資料,全方位梳理展示寶島臺灣的人文歷史,展望祖國統一後臺灣的美好前景。以建設“中國臺灣博物館”為契機,結合實施中華文明尋源工程,建設閩南文化基礎文獻資料庫,啟動“臺灣歷史文化”研究與出版工程,組織再編寫新版《臺灣通史》,更加註重涉臺人物、歷史的學術性研究(區別於過去側重情感式的講述),搶占閩南文化研究高地,針對“臺獨”教綱開展系統性的文化和歷史糾偏等。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