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本申請成功與否,因素很多,有人說看標化,有人說看活動競賽,也有人說看GPA。但當我們一點點完成瞭申請的各個方面,做到我們能夠做的一切,卻發現結果依舊會可能出乎意料,不盡人意。


也許,美本申請原本就是玄學。今天這篇稿子,來自於佈魯克林同學投稿,講述她申請季失意、想開最後釋然的故事。希望對於申請季失意的你,或是正在準備進入申請季的你,能夠有所安慰與啟發!

申請季重點:看命

我錄取瞭一所排名不上不下的Top 30。雖然結果並不盡人意,但我的微信還是多瞭許多陌生的學弟學妹,來問我各種申請問題。


上周學校裡的學妹約我見面分享申請季相關經驗,問我她100多分的托福還能怎樣提高,是否需要再刷。我想想說,這些其實沒多麼重要,差幾分對於招生官來說區別不大,你應該花這些時間把其他的申請材料做好。

她問:那學姐,申請季最重要的是什麼?我腦海裡閃回一個畫面,在我們對話的同一間教室裡,不到一年前的我激情地帶領社團成員拍集體照,祝大傢申請季加油。


可,後來。。。我抱著電腦,看著空空的黑板,微微有點失神。然後我敲瞭敲桌子,像算命先生捋瞭捋胡子(並沒有),朝她一笑,我說:“看命吧。”




學妹看著我略有驚訝:嗯?看命?這是我們優秀的學姐說出來的?看命!?


Well...也不完全。

怎樣都不盡如人意的申請季

我的申請季從頭到尾都在“差一口氣”的痛苦中徘徊。


起先,ED失利的我對那封拒信百思不得其解。我不斷地懷疑自己,一遍遍在腦內復盤。為什麼呢?為什麼偏偏是我被拒,又為什麼被拒呢?

我想起,最開始身邊的人都在往死裡鼓勵我,每個人都跟我說我的氣質和這所學校相符,這所學校絕對是為我量身定制的,甚至有老師也告訴我,ED申請這所學校對我來說是完全match甚至還有點綽綽有餘的。但是為什麼她就是沒有看上我呢?

我想,是不是我做的不夠好,是不是我對自己的呈現有問題。或者,是不是我不夠瞭解自己也不夠瞭解這所學校呢?又或者是我太過自信,太自以為是,被環境捧得不知天高地厚,高看瞭我自己?翻來覆去的日夜思考,我得不出答案。

本也就沒有答案。

然後,不幸持續降臨,我陽瞭。但申請季就像一個巨大的命運車輪,沒有誰會因為你的個人原因停下。那時,我隻能撐著疼痛,與Covid battle,思考該怎麼寫RD文書。我調整瞭策略,將ED裡自己盤點出來的錯誤進行瞭優化,比如寫文書時也許情緒過多,無數遍重復自己對專業的一腔熱血和對社會的大愛,而事實較少,或是學校的特點與我自身事例match程度不高。


但大方向仍然保持瞭我所堅持的。否則,如果文書為瞭所謂的一個結果而將自己改得面目全非,那樣又有什麼意義呢?


完成所有RD的文書後,之前壓抑著對ED的憤怒忽然湧上心頭,我多麼不甘,多麼想在RD一定要創造佳績。

可能是因為我從小性格要強,高中又被同學老師公認學校裡的“卷王”,在這樣的環境裡,周圍人對我期待很高,我對自己的要求也很高,自然對學校的期待也跟著變高。可惜,最後錄取結果遠遠超出我曾經的預期,雖然它的排名不錯但我卻對自己很失望。


我很難很難接受這個不上不下的結果。


我一遍遍地看她官網和社交媒體上的照片,在YouTube、B站上刷遍瞭這個學校的所有vlog,想要找到一個愛上她的原因。

可是好困難。

我甚至試圖申訴一些學校的申請結果,接二連三地給waitlist學校發Love Letter,發各種材料信息,即使她說明瞭不需要additional documents。


於是,到瞭五月,定金已交,我心裡有一處還在默默等待郵箱上的一個新的紅點,期待一個白月光女神校回心轉意把我從waitlist上抱下來。


在外人眼裡,我的申請結果已經足夠優秀,而我卻過不去自己那關,我總覺得我能做的更好,總覺得如果當時再努力再努力一些就好瞭。


但是,申得好壞與否,其實真的是玄學。看著跟我標化活動都差不多的被錄取瞭,甚至有標化比我低的被錄取瞭,還有標化比我高的也沒錄。我隻感覺,這些是非我們所能掌控的所謂“命運”。


在刷過瞭幾十條“申請季我學到瞭什麼”的小紅書,我看遍瞭“人生很長,放寬眼界”的文字,還會是覺得不甘心。所有帖子、故事,都告訴我申請季的結果隻是人生很小很小的一件事,他們說,其實沒有那麼多意難平,也沒有那麼多放不下。人生有無限可能,而申請季時幾個大洋彼岸的老頭老太在桌前的淺顯討論,又怎能定義我們是誰呢。


可是被多年的夢校拒絕的心情,還是很難過,還是很痛苦。喜歡瞭三年的夢校,就像一個紮根在我們心中的信念,而被拒後,這樣的信念一下瓦解,那些付出過的努力,為瞭夢校熬過的夜,思來想去的文書創意,全都付之東流。

或許是某場招生講座裡的學姐真的很熱情,或許是看瞭太多美國電影,或許課堂上高深的概念真的讓我找到瞭熱愛和向往,或許我太相信那些大學宣傳的個性和理念,我曾經真的真的很期待過,申請季我也能像那些宣傳的American Dream一樣,創造一個屬於我的奇跡。


現在,2023年5月的中旬,大部分美本申請者的申請季已經進入尾聲,完美(或者不)收官。在5月1日National Decision Day交瞭一所學校的定金之後,同學們大多塵埃落定。在失意者的嘆息、得意者的彩帶之後,準大學生們在準備大考和畢業旅行策劃中磨著最後的高中生活。




雖然,我的申請結果在我的高中屬於不錯,可這最後選擇,竟是一所我在拿到offer之前從未想過就讀的學校。心裡五味雜陳,但也解開心結看向瞭未來。

給未來申請者的一封信

作為今年美本申請的survivor,我的微信最近收到瞭很多來自學弟學妹們的消息。有祝賀的,有請教經驗的,有分享焦慮的。


我一條一條地回復,試圖幫助他們在零碎的思緒中理出一條思路。我有很多想和大傢分享,不知道從哪裡說起。


如果你是2023fall美本申請選手,我這位“平凡”的學姐有話想對你說:


你或許目睹瞭你的學長學姐們在申請季跌宕起伏的心情,你或許通過官網發佈的數據感受到瞭高度的競爭壓力,你或許在各大留學公眾號上讀瞭各式各樣的申請故事。無論如何,在幾個月裡,這一切都到瞭你的眼前,要上“戰場”的是你瞭。


美本留學在中國發展多年,申請被量化和商業化。人們也形成瞭沒有錄到好學校就是成績不夠、活動不夠出色、文書方向有問題的思路。然而,真正疊瞭一身buff走過這申請季之後,我才發現其實它的隨機性大於和自身能力的正相關性。


美本對學生所保持的“holistic review”,旨在以平等的標準衡量學生的能力,根據綜合能力評判是否錄取。


其實美本不一定是對於個人能力中肯的最終評價。其實他們會評價你的標化、活動、獎項、競賽,同樣評價你的傢庭、地區、高中、性別以及對他們是否有利。其實和學校的匹配程度,重要性大於你能力的重要性。其實招生官隻是打一份工的普通人,其實他們是否喜歡你是一個十分個人的評價,而不要讓這樣的評價變成你否定自我的標簽。




但無數的不確定因素在一個人身上堆疊,能否最終被錄取也隻好看“命”。


其實美本申請中大部分的學生都是普通的中產小孩。我們沒有特殊的身份,沒有雄厚的傢庭背景,沒有超人的天賦。在申請這個過程中,對於無法控制的因素,隻好隨波逐流,然後慢慢接受自己其實很普通的事實。


但其實普通人的故事不一定是無趣的。


首先,給到每一個2023fall申請者最最cliche的申請建議:Be Yourself。每一個憑借自己從頭到尾走下申請季的人,都值得被肯定。在這樣的世界裡,保持做獨特的自己越發寶貴。


在琳瑯滿目的標化,公式化的活動競賽優秀生堆裡,讓普通人不普通的是他們的個性,是屬於他們自己的、沒有人可以帶走的東西。不把大學捧上神壇,不把申請季當成命運的逆轉點,把真實的自己呈現給招生官,堂堂正正,通通透透,無怨無悔。

不去想你能否征服大學招生官,而去想你是不是認真對待申請,是不是真誠地表達自己,是不是問心無愧。這種真實的態度能脫穎而出。其餘的時間,去追尋那人生的無限可能,去擁抱青春的機遇,去創造自己的那片天。




這些話在申請季說瞭又說,卻永遠不夠。


我相信你,無論去哪裡,在你的道路上都會獲得成功,我希望你,無論如何都不要放棄做自己。


那麼,最後,祝你在申請季,和往後的人生裡,都能繪出精彩紛呈的篇章。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