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2012年至2022年,隨著城鎮化率的提高和居民人均收入的增加,中國居民的人均消費增速均超過8%,除瞭2020年由於疫情影響以外,其他所有年份居民消費的增長速度均超過瞭國內生產總值(GDP)的增長速度,消費對於國民經濟增長的拉動作用不斷提高。

  過去十年,隨著居民人均收入水平的提高,中國人均消費支出在不同消費門類均有所增加,除瞭食品、煙酒等生活必需品增長81%之外,住房、交通、通訊及保健方面的消費額增幅分別高達96.2%、96.4%及132.4%。2022年,居民住房支出高達5882元(人民幣,下同),僅次於食品和煙酒支出(7481元),交通和通訊支出高達3195元,這跟房價及房租水平上漲,居住條件改善,手機普及,以及私傢車、摩托車的占有率上升有關。此外,居民在健康娛樂方面的支出也顯著增長,但增幅不及住房和交通、通訊。

  從居民消費支出的變化來看,從2013年到2022年,十年來食品煙酒在消費支出中占比微降2%左右,服裝支出大幅下降近三成,娛樂、教育和文化服務支出的占比也有所下降,占比增幅最大的是醫療保健支出,其次是交通、通訊和住房支出。2022年,住房,食品、煙草、交通和通訊的消費支出占68%左右的比重,如果加上醫療保健,則高達77%,可見大部分居民的消費支出以衣食住行和健康等必需消費為主。

  根據耐用品消費擁有量統計數據,從2013到2022年,居民耐用品消費品擁有量增速最快的為傢用汽車及電動助力車。2022年,機動車保有量為4.17億,其中汽車保有量為3.19億臺,占76%;其次是空調,累計增幅超過80%。

  考慮到購置房產屬於居民的個人資產配置,因此筆者用房租來衡量人們在居住方面的消費支出的。從二手房租賃價格看,不同的城市分化明顯,一線城市的住房租賃價格大幅上漲,從2015年到2023年,二手房租賃指數上漲53.88%,二線城市價格上升比較溫和,租賃指數漲幅僅為15.67%,三線城市基本持平。

  由於收入水平和生活習慣的差異,城鎮與農村消費結構及其變化也存在較大差異。從結構來看,城鎮居民在食品、居住、衣著和教育文化娛樂支出大幅高於農村居民。從變化來看,受到基數效應影響,過去十年農村消費增速大幅高於城鎮消費,城鎮居民消費支出中增幅最高的是醫療保健和居住,農村是醫療保健和交通。城裡人買房,農村人買車。

  一線城市在消費支出的絕對量上顯著高出其他城市,人口流入對當地消費形成增量效應。一流的教育、醫療、文化、娛樂及收入水平的優勢,共同構成一線城市的“高消費”。此外,雲南、安徽、四川和江西的增長速度較快,也和當地人口流入有關。西藏、貴州和甘肅的“高增長”主要源於其基數較低。

  城鎮化率仍有上升空間

  展望未來,影響中國居民消費主要有四方面因素:

  1)人口因素。人口是生產力,也是消費力。最近十年的出生人口和總人口數據顯示;中國人口老齡化趨勢日益嚴重,疊加總人口數量的減少,未來消費增長的動力將有所減弱。

  2)城鎮化率。從2012年至2021年,中國內城鎮化率由52%上升到65%(城鎮戶籍人口隻占47%)。近三年受疫情影響,農村人口向城市轉移的速度有所放緩。但從發達國傢的城鎮化發展規律來看,城鎮化率達到80%以上隻是時間問題,因此國內的城鎮化率依然有較大的上升空間。

  3)收入因素。2022年,中國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接近3萬元,比2013年增長將近一倍,其中工資性收入占68.6%,與2013年相比,幾乎沒有變化,財產性收入從9.3%增加到10.7%,工資收入是居民的主要收入來源。因此,未來的居民消費能力主要取決於工資水平的增長速度。

  4)心理預期。人們的實際消費通常情況下取決於可支配收入和邊際消費傾向即消費意願,而居民的當期消費意願往往與其對未來收入及保障預期有關。2020年疫情期間的實證數據顯示,居民消費支出的同比降幅高於人均可支配收入的降幅。可見,大部分人面對不確定的預期時,消費意願會降低。近三年儲蓄上升、消費減少體現瞭這種保守趨勢。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