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第一信托銀行因擠兌問題而倒閉,為美國短時間內第三間爆煲銀行。

  從全美銀行數據來看,美國銀行業資產端與負債端均面臨較大壓力,預計持續的存款流失問題會進一步增加銀行的經營壓力。同時,銀行持有的商業房地產貸款存在較大風險敞口。這一趨勢或將推動信貸加快緊縮,進而導致勞動力市場快速走弱,筆者預計美聯儲年內存在降息的概率。

  美國銀行業當前面臨存款流失和金融非中介化問題,與儲貸危機類似,在美聯儲激進加息政策下,預計銀行存款流失趨勢難改,銀行經營壓力與流動性風險將增加。美聯儲大刀闊斧的加息,導致存款利率和貨幣市場基金利率差距不斷走闊。在短期資產高收益率的吸引下,美國銀行業存款自2022年下半年加速流出。雖然矽谷銀行事件發生後頭部大銀行存款端有所受益,但中小銀行面臨存款搬傢的挑戰比較嚴峻,第一信托銀行也因擠兌而快速倒閉。

  負債端:存款流失難止

  儲戶對於存款的擔憂情緒較重,蓋洛普(Gallup)在4月3日至25日期間進行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48%的美國人擔心自己在銀行等金融機構的資金安全性,其中19%的人表示“非常擔心”。此外,由於金融科技的發展及信息傳播速度加快,今輪擠兌速度遠超於此前危機時期,因而若發生風險事件,則銀行會面臨較大的流動性沖擊挑戰。美國金融穩定報告指出,今年以來倒閉的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最高單日提款率超過20%,遠超2008年華盛頓互惠銀行擠兌中2%的最大單日提款率。鮑威爾也在5月議息會議後的新聞發佈會中提及矽谷銀行的擠兌速度與歷史上的擠兌速度不符,擠兌速度超預期。

  雖然銀行可以通過抵押借貸、使用美聯儲貨幣政策工具等方式填補流失的存款,但這將使銀行利潤空間進一步被擠壓。由於美聯儲在短期內較難降息,因此預計美國銀行業的存款流失問題將持續增加美國銀行業流動性壓力。

  矽谷銀行未保險存款占比較高並非個例,同時聯邦存款保險公司(FDIC)對銀行存款的保護或較為有限。從全美銀行2022年四季度數據來看,實際上存在一些資產規模大於500億美元的銀行未受存款保護的存款金額占比高於90%。此外,也有部分更大規模銀行的未保險存款占比在75%以上,例如花旗銀行。不僅這些銀行自身更容易受到擠兌風險,這一情況也會增加美國銀行體系的脆弱性。

  另一方面,實際聯邦存款保險基金可以覆蓋的存款賠償有限。在疫情後存款規模大幅上升,但存款保險基金準備金率反而小幅下降。具體來看,截至2022年12月,FDIC準備金率約為1.27%(即存款保險基金占受保護存款的1.27%),存款保險基金規模約1282億美元,僅占美國國內存款總額的0.7%,甚至不足以覆蓋矽谷銀行的存款總額(1731億美元),FDIC需要依靠美聯儲資金協助才能解決矽谷銀行和簽名銀行的存款賠付。雖然FDIC也可以向財政部借款,但這意味著納稅人的資金將承受銀行損失,因此這一途徑的可用性存疑。因而,目前FDIC對於美國存款的保護能力實質上較為有限,存款保護機制無法消除銀行擠兌風險。

  資產端:商業地產貶值

  銀行抗流動性風險能力持續惡化,需註意美國中小銀行面對流動性沖擊的脆弱性。從全美銀行業數據來看:1)截至2022年四季度美國銀行業主要準備金儲備(Primary Reserve)與存款的比率處於較低水平,中小銀行(總資產低於500億美元)該指標分佈右偏明顯。由於2020年美聯儲將法定存款準備金率從10%下調至0%,因而當前較多銀行的準備金率明顯低於疫情前10%的要求。2)銀行持有的高質量流動資產占總資產比重在2022年快速下降,非全球系統重要性且非大型銀行逐步接近疫情前水平。

  此外,商業房地產價值大幅縮水,商業房地產貸款存在不低的損失風險。商業房地產貸款存在一定違約風險。2022年以來商業房地產價格大幅下跌,空置率持續上升,商業房地產面臨較大下行壓力。業內預計,2023年有1620億美元商業房地產貸款到期,為未來十年最高水平。到期貸款多為五年、十年前低利率環境下投放的貸款,貸款今年到期後將被迫適應更高的利率環境,而當前非金融企業杠桿率在78%以上,高於2008年金融危機和疫情沖擊前水平,因此商業房地產貸款違約風險預計將在今年明顯上升。由於當前銀行業中商業房地產貸款占比較高,尤其是對於小銀行,因此商業房地產下行預計會對銀行業造成一定負面影響。

  高利率環境也將導致銀行證券投資的未實現損失大幅上升,增加瞭美國銀行業的脆弱性。在2020年美聯儲大規模放水後,美國銀行業資產負債表大幅上升,同時持有證券規模也大幅上升。但當前貨幣緊縮的環境下,銀行證券投資的未實現損失大幅上升,銀行證券投資未實現損失大幅侵蝕銀行普通股一級資本的現象具有普遍性。其中,小銀行存貸比更高、擠兌風險也更高,未來面臨較高的流動性壓力。

  金融監管放松埋下隱患

  筆者認為行業監管的放松也為近期銀行危機埋下隱患。2008年金融危機後,美國國會2010年通過瞭《多德─弗蘭克法案》,提高瞭銀行業的監管標準。但該法案頒佈幾年後,隨著經濟從金融危機中恢復,越來越多的人認為它對於中小銀行的監管過於嚴格,於是2018年通過的《促進經濟增長、放松監管要求、保護消費者權益法案》將系統重要性銀行的總資產判定下限閾值從500億美元提升至2500億美元,這為近期的銀行業危機埋下瞭禍根。

  由於監管放松,銀行資本充足率存在被高估的可能性。2015年監管政策放松,允許非第一類與第二類型銀行一次性選擇不將累計其他綜合收益(Accumulated Other Comprehensive Income,AOCI)計入核心一級資本(Common Equity Tier 1 Capital,CET1 Capital),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AFS)的未實現損益是AOCI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中小銀行可以避免可供出售金融資產的未實現損益影響普通股一級資本。

  根據2022年第四季度的數據,美國銀行業中有98.97%的銀行都選擇不將AOCI計入CET1資本,所以這些銀行的資本充足率並沒有反映銀行可供出售金融資產未實現損益的風險。而對於需要將AOCI計入CET1資本的銀行而言,銀行可以通過在賬面上將可供出售金融資產轉換為持有至到期投資,來避免這部分未實現損益影響CET1資本充足率。

  未來美國信貸緊縮幅度令人擔憂。首先,存款流失的背景下,銀行惜貸行為預計將更為嚴重。其次,在目前高利率的背景下,優質資產更為稀缺,貸款風險也更高。再次,由於存款流向貨幣基金、國債,而貨幣基金持有資產的76%為國債與回購協議,因而銀行存款流失會導致存款的派生能力減弱,可用信貸資金縮減。因而預計信貸緊縮將繼續,其對經濟的負面影響將逐步顯現。

  信貸緊縮效應或導致美國就業市場更快降溫,美聯儲不再加息的概率較大,年內存在降息可能性。由於小企業的抗風險性弱於大企業,小企業相對於大企業融資渠道更為有限,銀行供給端貸款收縮及貸款需求端因高利率放緩等因素預計將對小企業造成更大的打擊,未來小企業減緩招聘、裁員的趨勢或將逐漸顯現,而小企業是新增就業職位的重要提供者,這或將引發勞動力市場更快速的降溫。

  筆者預計勞動力市場降溫將推動核心服務項通脹放緩,美國通脹壓力屆時將進一步緩解。考慮到美國銀行業壓力將持續,美聯儲6月及以後不再加息概率較高。信貸緊縮背景下勞動力市場或快速走弱,因而存在美聯儲年內降息的概率,降息時點或於今年四季度或明年一季度。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