視覺中國供圖

  又是一年高考時。今年參加高考的學生,在高中三年完整地經歷瞭新冠肺炎疫情的起起伏伏,網課成為這一屆學生的集體記憶。

  “麗珊幸福心理”創始人、天津市耀華中學心理教師張麗珊在做咨詢的過程中發現,疫情對學生明顯的一個影響是,“讓想學習的孩子更加想學,不學的孩子更加不學”。

  張麗珊接待過大量因為線上、線下“橫跳”而出現心理困擾的考生。有一類考生,傢長上班不在傢,他就開著網課,偷偷打遊戲;另一類考生正好相反,每天早上6點就起床上早自習,專註上網課,但越努力越焦慮,擔心和其他線下上課的孩子比,網課效率低,自己會落後。

  張麗珊特別想告訴這些焦慮的孩子,高考比的是一個省(市、區)內的排名,所以你上網課,大概率和你競爭的其他孩子也在上網課,大傢所處的外部環境是一樣的。在這種情況下,誰的心態更平穩,誰就有更多可能贏。

  考前一兩天,知識的掌握突飛猛進不可能瞭,能調節的就是心態

  在張麗珊看來,居傢上課其實和居傢辦公一樣,考驗一個人的自我管理能力。“缺乏自我管理的孩子,以前在學校有老師盯著,回到傢有傢長盯著,老師和傢長還經常交流,共同幫助孩子規范自己。當失去瞭外界監督,老師逮不著瞭,傢長去上班瞭,孩子就可能處在失控的狀態。”

  考前一兩天,在知識掌握層面的突飛猛進恐怕不可能瞭,孩子能調節的就是心態。“高考成功經驗之一是贏在心態,心態好,正常發揮,甚至超常發揮,都是有可能的。”張麗珊說。

  中國科學院心理研究所教授陳祉妍介紹,已經有心理學研究證明,高考前五天內做“正念訓練”(中國心理學會臨床與咨詢心理學專業委員會正念學組、中國心理衛生協會認知行為治療專業委員會正念學組,已在微信公眾號“正念專委會 籌”,免費向公眾開放專業的正念音頻材料——記者註),會明顯緩解情緒,即便是單次訓練,也會有一定效果。

  進考場的何止是學生,傢長其實也在經歷著一場大考,同樣需要用平和的心態來面對。

  在考試前幾天,傢長一定要管住自己的嘴,不要暴露出自己的焦慮或抱怨,否則隻會影響孩子的心態。考完後,傢長也不要問孩子當天的考試情況、考得怎麼樣、題都會嗎……“問這些有什麼用呢,考都考完瞭,你是在滿足自己的好奇心嗎?”張麗珊說,“傢長首先要自己做到,才能幫助孩子做到考一科扔一科。”

  張麗珊還特別提醒,考試期間,生活也要和心態一樣平和,傢長千萬不要給孩子在夥食上“出花樣”,“聽說什麼補腦趕緊給孩子做,這是最不可取的,就給他吃日常最熟悉、最習慣、最喜歡吃的東西。萬一吃完新的食物,孩子身體不適應,反而會弄巧成拙”。

  遇到突發事件怎麼辦?親人離世要不要告訴孩子?

  高考前和高考期間,也可能發生一些突發狀況,比如受疫情影響,遇到封控、管控等特殊情況。這是孩子周圍其他同學沒有的困難,孩子的焦慮如何緩解?

  張麗珊說:“保持積極健康的心理狀態,是將疫情對自己的影響和傷害降到最低的一個最重要途徑。怨天尤人隻能加大負面情緒,調節建議是接納現實,每天給自己積極的心理暗示,比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

  張麗珊輔導過一些大考前生病的考生,這些孩子反而考得更好,“第一,生病不能到校,感受不到緊張氛圍,更容易心態平和;第二,傢長和周圍人對他這次考試的期待降低瞭,本人也不焦慮瞭,考試時更加專註,不會患得患失”。

  “考生應該相信自己的學習狀態、知識儲備、應考技能,經過多年訓練,處在一個比較平穩的水平。相信這些能力不會因為一個突發事件都歸零。”陳祉妍說。突發情況會對情緒和精力產生幹擾和影響,考生要做的,就是不為這些事坐臥難安、心緒不寧,保持身體和心理健康。

  陳祉妍建議,不要讓考生在高考前除瞭復習其他什麼都不做,而是應該有正常的運動、社交,過一種均衡的生活。尤其在眼睛、大腦比較疲勞後,需要一些轉換性的活動,比如跑步、種花、遛狗等。

  媒體上有這樣的報道,為瞭讓孩子安心考試,傢長故意隱瞞瞭傢人去世的消息。如果在高考前,傢庭發生重大變故,要不要讓孩子知道?

  陳祉妍認為,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有的父母忍到孩子高考完之後離婚,其實這一方面傢長把孩子想象得太脆弱,另一方面也把孩子想象得太遲鈍,其實孩子對父母之間的關系是有預感的,隻是互相不說破。但對於這些短時間內不處理沒有太大影響的事情,陳祉妍建議,可以暫時不做。

  還有一些事情,比如親人離世,尤其是和孩子關系密切的親人,不第一時間告訴孩子會給他留下巨大的、不可逆轉的遺憾,那麼,“說不說是一回事,怎麼說又是另一回事,這會是非常具體的選擇”。

  “有的孩子自身調節能力強,這個親人又與他十分密切,死亡原因沒有極度創傷,隱瞞也比較困難,那就可以考慮說;如果是車禍一類具有創傷性的,還是需要慎重。”陳祉妍建議,遇到這類情況,傢人首先應該撥打心理熱線,請求專業人士的支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

  對於一些和考生本身關系不大的大事,比如社會新聞,陳祉妍的建議是——少刷。

  考試中,適度的緊張是普遍且需要的

  當孩子走進考場,在考試中,適度的緊張是需要的,但也要防止過度焦慮。

  “焦慮普遍存在,希望考生能適度接納自己的焦慮。不要把眼光放得太窄,不要把眼前的一點小困難,看成是針對自己的困難。一道題難住瞭你,你不是一個人在戰鬥,對很多人來說這都是道難題。而高考,也不是看這一道題,而是總分的對比。”陳祉妍說。無論考前、考中、考後,“考生都不要自己嚇唬自己”。

  “還沒考試,覺得一定會考得很差;打開試卷第一道題不會做,就覺得這科完瞭;考完之後,覺得大學沒戲瞭。”陳祉妍說,“考後嚇唬自己雖然不影響考試發揮,但也損害身心健康。”

  陳祉妍特別提醒,在考試過程中,如果一道題不會,需要在這道題上“適度”努力,如果還是不會,就做一個標記,做完其他題後有時間就再回來看。“適度努力之後,還有一個好處,就是會對這道題有一個印象,也許後面一些題目能觸發對這道題的解題靈感,回過頭來再做就可能迎刃而解。而最糟糕的安排是,不會做就絕望瞭。現在做錯又不會倒扣分,解題步驟也得分,蒙也要蒙一個啊。”

  張麗珊提供瞭一些考場上可以操作的緩解情緒方式:如果太緊張瞭,那就深呼吸,吸氣的時候要吸滿,呼氣的時候要呼盡,這樣可以清空大腦,基本做三組之後心情就會平靜很多;有的孩子在極端緊張下會引發腸道蠕動加快,這是正常現象,隻是體質敏感的人會需要上廁所,這時候千萬不要忍著,要立刻和監考老師溝通,抓緊時間去,回來後就能神清氣爽地答題瞭。

  “高考當然很重要,但這並不是人生中的一錘子買賣,後續還要填志願,將來還可以考研,還要找工作……千萬別覺得自己一生在社會上的定位就由高考來決定。”張麗珊說,“其實每一個職場人都知道,隻要我們抱著終身學習的態度,人生永遠都有可能綻放,達到甚至超越自己的理想。”

  中青報·中青網記者 蔣肖斌 來源:中國青年報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