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網 劉璐

【學習進行時】非物質文化遺產凝結著中華民族的獨特智慧和文化精髓,延續著我們國傢和民族的精神血脈。非物質文化遺產的保護和發展一直是習近平總書記心中牽掛的大事。實現中華文化的創造性轉化和創新性發展,更是習近平總書記高度重視的大事。今年6月10日“文化和自然遺產日”到來之際,新華社《學習進行時》原創品牌欄目“講習所”推出文章,與您一起重溫總書記在各地考察調研時對“非遺”的關心和重視。

黑龍江,赫哲族伊瑪堪

赫哲族伊瑪堪歌舞劇《拉哈蘇蘇》在京上演。新華社記者 金良快 攝

赫哲族伊瑪堪是赫哲族的曲藝說書形式,流行於黑龍江省的赫哲族聚居區,是赫哲族人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種藝術品類和一種娛樂審美的方式,它同時還具有傳承本民族歷史文化的“教科書”功能,價值獨特,意義重大。2006年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6年5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同江市八岔赫哲族鄉八岔村,他參觀瞭赫哲族民俗展,觀看瞭屬於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赫哲族伊瑪堪說唱教學。習近平總書記贊揚赫哲族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特別是漁獵技能高超、圖案藝術精美、伊瑪堪說唱很有韻味。

廣東,粵劇

廣州粵劇院演員在江南大戲院表演粵劇《十三行》。新華社記者 鄧華 攝

粵劇廣泛吸收廣東音樂、廣繡等地方藝術形式,充分體現瞭廣府民系群落的地域文化傳統,富有濃鬱的地方特色,2006年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18年10月24日,習近平總書記先後考察瞭廣州市荔灣區西關歷史文化街區永慶坊和暨南大學。在永慶坊,他沿街察看舊城改造、歷史文化建築修繕保護情況,走進粵劇藝術博物館,同粵劇票友親切交談,希望他們把粵劇傳承好發揚好。

內蒙古,格薩(斯)爾

在赤峰博物館,《格薩(斯)爾》國傢級非遺傳承人金巴紮木蘇(前排右二)和團隊一起表演節目。新華社記者 劉磊 攝

《格斯爾》是蒙古族史詩,講述格斯爾為民除害、保衛平安、促進草原人民和睦相處建設美好傢園的故事,與藏族的《格薩爾》統稱為《格薩(斯)爾》,它是世界上迄今發現的史詩中演唱篇幅最長的敘事藝術。

2019年7月15日,習近平總書記在赤峰博物館,觀看瞭古典民族史詩《格薩(斯)爾》說唱展示,並同《格薩(斯)爾》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親切交談。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我國是統一的多民族國傢,中華民族是多民族不斷交流交往交融而形成的。中華文明植根於和而不同的多民族文化沃土,歷史悠久,是世界上唯一沒有中斷、發展至今的文明。要重視少數民族文化保護和傳承,支持和扶持《格薩(斯)爾》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培養好傳承人,一代一代接下來、傳下去。

浙江,綠茶制作技藝

在杭州市西湖風景名勝區滿覺隴村的中國茶葉博物館滿覺隴炒茶中心內,茶農在手工炒制西湖龍井茶。新華社記者 徐昱 攝

西湖龍井茶源於唐,成名於宋元明而盛於清。龍井茶的手工炒制要經過抖、帶、擠、甩、挺、拓、扣、抓、壓、磨等“十大手法”才可完成。茶葉制作工藝凝聚瞭當地茶農的智慧,顯現出深厚的文化內涵。2008年綠茶制作技藝(西湖龍井)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0年3月31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杭州西溪國傢濕地公園,沿著綠堤、福堤,察看濕地保護利用情況。途經炒制龍井茶和出售本地特色文創產品攤位,習近平總書記上前觀摩,鼓勵他們把傳統手工藝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好。

廣東,潮繡、潮州彩瓷燒制技藝、潮州木雕、大吳泥塑、潮劇、潮州工夫茶藝、潮州菜烹飪技藝

國傢級非遺項目潮州木雕省級傳承人金子松在雕刻中。新華社記者 盧漢欣 攝

有著“嶺海名邦”美譽的潮州,自古便是海上絲綢之路重要節點,這裡擁有豐富多彩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其中,潮州木雕、潮繡、潮劇、潮州音樂、木偶戲等非遺項目,都在2006年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0年10月12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潮州市考察,察看潮州非遺文化作品,觀看非遺項目傳承人代表的現場制作演示,並同他們親切交流,瞭解潮州傳統技藝傳承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潮州文化具有鮮明的地域特色,是嶺南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中華文化的重要支脈。以潮繡、潮瓷、潮雕、潮塑、潮劇和工夫茶、潮州菜等為代表的潮州非物質文化遺產,是中華文化的瑰寶。要加強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和傳承,積極培養傳承人,讓非物質文化遺產綻放出更加迷人的光彩。

貴州,苗繡

在貴州省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村民在制作苗繡。新華社記者 范暉 攝

畢節市黔西縣新仁苗族鄉化屋村是苗族聚居地,民族特色鮮明,被命名為“中國民間文化藝術之鄉”。苗繡、蠟染等成為這個村重點發展的特色產業。紅色、綠色、藍色……飛針走線五彩繽紛;繡、插、點、挑……制作手法千變萬化的苗繡在2006年首批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年2月3日,在貴州考察調研期間,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畢節市黔西縣(現“黔西市”)新仁苗族鄉化屋村。精美的苗族傳統服飾吸引瞭總書記的目光:“苗繡既是傳統的也是時尚的,你們一針一線繡出來,何其精彩!”習近平總書記勉勵大傢,一定要把苗繡發揚光大,這既是產業也是文化,發展好瞭既能弘揚民族文化、傳統文化,同時也能為產業扶貧、為鄉村振興作出貢獻。

福建,沙縣小吃制作技藝

福建三明市沙縣區一傢小吃店工作人員在為客人準備特色小吃。 新華社記者 林善傳 攝

沙縣小吃是1000多年前客傢移民的面食文化,是與福建三明閩越族的稻作文化相融合的產物。千年之後,在2021年國務院公佈第五批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中,沙縣小吃榜上有名。

2021年3月23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革命老區村——沙縣夏茂鎮俞邦村,在小吃攤邊、特產店裡、村民傢門前,同鄉親們親切交談,詳細瞭解沙縣小吃發展現狀和前景。習近平總書記指出,沙縣人走南闖北,把沙縣小吃打造成瞭富民特色產業。鄉村要振興,因地制宜選擇富民產業是關鍵。要抓住機遇、開闊眼界,適應市場需求,繼續探索創新,在創造美好生活新征程上再領風騷。

廣西,柳州螺螄粉制作技藝

這是廣西柳州市街邊一傢螺螄粉店制作的螺螄粉。新華社記者 曹禕銘 攝

柳州作為西南工業重鎮,不僅有汽車、機械、鋼鐵等龍頭產業,還有2021年第五批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的小吃螺螄粉。小米粉大產業,不僅帶動瞭當地30多萬人就業,還成瞭名揚海內外的城市名片。

2021年4月26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柳州螺螄粉生產集聚區,詳細瞭解螺螄粉特色產業促進就業、帶動農民增收等情況。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發展特色產業是地方做實做強做優實體經濟的一大實招,要結合自身條件和優勢,推動高質量發展。要把住質量安全關,推進標準化、品牌化。要幫助民營企業解決實際困難,鼓勵、支持、引導民營企業發展壯大。

青海,加牙藏族織毯技藝

在西寧市湟中縣上新莊鎮加牙村,楊永良在整理制作好的藏毯。 新華社記者 張龍 攝

青海省西寧市湟中縣是藏、回、漢等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民族交融讓這裡繁衍出許多藝術精品,藏毯便是其中之一。藏毯是青海藏族的傳統手工織造品,經過三千多年的傳承,2006年加牙藏毯被列入國傢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

2021年6月7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位於西寧市城中區的青海聖源地毯集團有限公司考察調研。

“真是琳瑯滿目。”習近平總書記饒有興致走近察看,不時用手觸摸感受藏毯的質地。

看到加牙藏毯非遺傳承人楊永良正手把手給身邊的徒弟教學,總書記停下腳步:“你這個手藝是祖傳的吧?第幾代瞭?”

“到我這是第七代瞭,我8歲起就跟著父親學洗毛、捻線。”

“你這個手藝很珍貴、很有意義,一定要傳承弘揚好。”

習近平總書記語重心長地說:“藏毯產業不僅有扶貧致富、推進鄉村振興的作用,還有促進民族團結的作用。”

陜西,陜北秧歌、綏德石雕、綏德平安書、綏德民間泥塑、綏德剪紙

在首屆中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年會展演活動上拍攝的陜北秧歌劇《米脂婆姨綏德漢》演出現場。新華社記者 鄒競一 攝

“秦漢名邦”歷史悠久,“天下名州”人文薈萃。綏德這塊古老而厚重的土地上,石雕、剪紙,綏德平安書、陜北秧歌等代代相傳下來的民間藝術,就像用老鋤頭夯到陜北黃土裡。

2021年9月14日,習近平總書記來到綏德縣非物質文化遺產陳列館,觀摩石雕、綏德平安書、剪紙、民歌、泥塑等展示,對當地傳統文化保護和傳承工作表示肯定。看到鄉親們扭起妙趣橫生的陜北大秧歌,他稱贊說:“民間藝術是中華民族的寶貴財富,保護好、傳承好、利用好老祖宗留下來的這些寶貝。”

習近平總書記指出,綏德是黃土文化的重要發源地之一,非物質文化遺產資源豐富,孕育發展瞭優秀民間藝術,展現瞭陜北人民的熱情、質樸、豪邁。要堅持以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為引領,堅持創造性轉化、創新性發展,找到傳統文化和現代生活的連接點,不斷滿足人民日益增長的美好生活需要。

山西,平遙推光漆器髹飾技藝、冠雲平遙牛肉傳統加工技藝、老陳醋釀制技藝

參觀者在唐都漆藝博物館參觀展出的漆器。新華社記者 詹彥 攝

山西是中華文明發祥地之一,被譽為“華夏文明搖籃”。山西省晉中市有著唐代就聞名遐邇的推光漆器、中國四大名醋之首的山西老陳醋、以及有上千年歷史積淀的平遙牛肉等非遺品牌。

2022年1月27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晉中市考察調研。他來到平遙古城,沿街巷察看古城風貌,走進平遙牛肉店、推光漆器店、東湖老醋坊,瞭解當地文化遺產保護利用和開展特色經營情況。他指出,要做優秀傳統文化傳承者,保護好推光漆器等文化瑰寶,把富有民族特色的傳統文化產業發揚光大、推向世界。

海南,黎族傳統紡染織繡技藝、黎族藤編技藝

在非物質文化遺產傳統織繡印染技藝項目精品展上,手工藝人正在編織黎錦。新華社記者 楊冠宇 攝

五指山是海南黎族、苗族世居地,千百年來民族文化源遠流長,有著以黎錦等為代表的非遺技藝,不僅生動地反映瞭黎族民眾的人文精神內涵,更逐漸成為鄉村振興的重要抓手。

2022年4月11日,習近平總書記在海南五指山市水滿鄉毛納村同村民們親切交流,察看黎族特色農產品和黎錦、藤編等非物質文化遺產展示。

習近平總書記親切地對大傢說,鄉村振興要在產業生態化和生態產業化上下功夫,繼續做強做大有機農產品生產、鄉村旅遊、休閑農業等產業,搞好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推動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全面振興有效銜接。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