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是脆皮。
山西最近,攤上“事”兒瞭。
咋回事呢?
起因是,不久前,博主“晴朗”分享瞭自己去山西旅遊的經歷。
這一路上的故事,無數次刷新他對山西的認知。
山西,簡直太太太寶藏瞭!
他第一站,打卡的是著名景區,喬傢大院。
和很多遊客一樣,來到景區,他就想買點有特色的伴手禮。
但景區的物價,大傢都清楚。
不被宰的幾率,跟中彩票似的。
然而,反轉來瞭!
他拿起瞭一包特色茶,心裡甚至已經做好瞭被宰的準備。
一結賬,竟然隻要28塊錢!
要知道,這麼一大包茶葉,平時在普通超市買,也不止這個價啊。
不僅如此,老板還生怕他吃瞭虧似的。
一個勁地要他多嘗嘗,細品品,再決定買哪種。
熱情程度,把他都驚到瞭。
而這種體貼和火熱,在這兩天的旅途中,幾乎貫穿始終。
他參觀平遙古城,吃飯時想嘗嘗當地特色美食。
別的景區裡的飯店,都巴不得你多買一點。
這裡的老板卻直擺手:“點倆菜就夠,多瞭你吃不瞭。”
一扭頭,直接免費送瞭兩大塊黃米涼糕過來。
實在大氣豪爽。
吃完飯,他想去看看當地真正還沒被開發過的古建築。
導遊大姐和司機大哥頂著高溫,硬是陪他在裡面找瞭兩個多小時。
不僅沒有絲毫抱怨,還耐心地不斷為他講解這其中的歷史。
看得出來,這是真的善良,也是真的有對這片土地的熱愛。
短短兩天時間,山西人的形象,不斷在博主心中打碎、重塑。
每一個人,都無比熱情。
沒有店大宰客,沒有無良商傢,沒有地域歧視。
所有人都把你當自傢人一般“寵著”,生怕你吃瞭虧。
這熟悉的親切感,這踏實的人情味。
“晴朗”最後說:山西,一定會成為下一個淄博。
會不會成為第二個淄博,還未可知。
不過,我能確定的是:
山西一直以來,確實被低估太久瞭。
就像評論區裡有網友說的:“第一次看到有人誇山西。”
並不是它不夠好,而是它的好,實在低調。
這次,該輪到山西在全國出名瞭!
2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山西,好像一直沒什麼存在感。
比起蘇杭的煙雨濛濛,湖南的潑辣似火,東北的不拘一格……
你似乎很難用一個詞,來將山西的底色精準概括。
它真的太低調瞭。
低調到,人們對它的印象,隻剩下瞭煤。
“山西人?煤老板吧!
這幾乎是每個山西人,在外自我介紹時都會遇到的尷尬場面。
山西的確是產煤大省。
全省80%的縣都是產煤區,產煤量占全國總量的1/4以上。
導致每次一提到山西,大傢似乎隻能想到兩個詞:
污染、落後。
沒錯,為瞭產煤,山西付出瞭一定的代價。
但有的人,隻看到瞭他遍佈瘡痍的土地。
而不會去問,山西產煤,是為瞭誰。
有人說,山西照亮瞭全國一半的燈,燒熱瞭華北一半的炕。
一點不假。
這個土地面積都排不進前15的小省份,卻供應瞭全國24個省份的煤。
都說山西沒有存在感。
關瞭暖氣才知道,自己的命,都是山西人給的。
這還真不是我誇張。
還記得2021年全國煤電告急時的窘迫嗎?
當時,由於供需失衡,有20個省份不得不被迫限電。
城市的景觀燈滅瞭。
工廠的電也停瞭。
自來水廠的水壓也上不去瞭。
好多城市,晚上8、9點,就已經一片漆黑。
是山西人先站瞭出來。
它二話不說,以一己之力,一口氣支援瞭14個省。
這才保障瞭我們的生活不受影響。
有人說,它煤多,應該的。
可哪有什麼應不應該。
歸根結底,還是樸實二字。
畢竟,電供給全國,傷疤可是留給它們自己啊。
十四省的火爐,燒的是山西人的故土。
很多當地人說,為瞭保護環境,他們已經禁止用煤,也關瞭不少煤礦。
其實,山西完全可以每年減少一點產能。
但它不能。
能源,是經濟發展的命脈。
沒有煤炭有蒸汽嗎?沒有煤炭有火車嗎?沒有蒸汽能帶動齒輪嗎?
很多地方是騰飛瞭,富起來瞭,那是因為有山西默默為我們輸瞭幾十年的“血”。
所以啊,別說它土,別笑它跑得慢。
吃水不忘挖井人。
我們大步向前,是因為它在為你兜底。
那土地上的傷痕累累,都是為哺育你我,而留下的深刻印記。
3
別看別人有事的時候,山西人總是急哇哇地往前沖。
真到自己受難,它又沉默起來瞭。
山西,有時候真的老實得讓人著急。
就說之前的山西暴雨吧。
那都嚴重成啥樣瞭。
大橋被生生沖斷。
無數村莊被洪水淹沒。
歷經幾代風雨屹立不倒的平遙古城,城墻也被沖塌瞭。
受災程度,和之前的河南暴雨,不相上下。
但你去看熱搜,和山西有關的話題寥寥。
熱度甚至還沒有日本地震高。
山西人不著急嗎?
急啊!
但他們習慣瞭扛起重擔,習慣瞭保護者的角色,就是不會喊疼。
他們老實慣瞭,哪怕有委屈,有困難,也不敢要求別人太多。
而是用自己的勤懇和踏實,對這片土地修修補補。
飯店老板自己受災瞭,還搶著要管救援人員的三餐。
有酒店打開大門,承包瞭幾百個受災群眾的生活供給。
從住宿,到餐食,全部自掏腰包。
青壯年有一個算一個,都自發地跑進瞭救援的隊伍裡。
救完災之後呢?
他們第一時間,想的還是影響全國人民用電,怎麼辦?
洪災還沒完全結束,被中斷作業的60座煤礦,就已經有50多個恢復瞭生產。
就像網友說的,“山西真的太乖瞭,每次都是自己爬起來。
低頭看看傷疤,說一句加油,然後推起自己的小煤車。”
什麼是山西的底色?這就是瞭。
他們勤奮,但不矯情。
他們厚道,但不標榜。
他們有擔當,但不求回報。
他們有大義,但隻約束自身。
他們扛起瞭民族的脊梁,卻將自己放低到泥土裡。
山西的好,有太多。
但有人,卻隻有在用煤的時候,才能看到。
4
其實,山西不僅不是有些人想得那麼破敗。
還是一個真正意義上的風水寶地。
相信不少人一定聽說過“五千年文化看山西”的俗語。
很少有人知道,山西,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最多的省份。
我們知道三皇五帝。
但不知道“三皇”的封地都在山西。
我們知道唐宋盛世。
但不知道,元代以前中國古建築的數量,全加在一起沒有山西一個省多。
從雲岡石窟,到應縣木塔。
從五臺山,到佛光寺。
山西的一磚一瓦,都凝結著千年的時光與智慧。
都說一方水土養一方人。
這裡,是最早被叫做“中國”的地方。
因而山西人身上,有這個民族最本真、最原始的精神。
它忠。
楊傢將的故事代代相傳。
抗日總根據地時期的壯烈歷歷在目。
它實在。
為瞭國傢大局,為瞭支援兄弟省份。
它拼盡全力,卻將傷口留給自己。
它敢闖蕩。
走西口的執拗與堅韌,至今激勵著無數山西人繼續奮進。
晉商流傳下來的踏實精神,也孕育出數不盡的國之棟梁。
山西人不是沒有特點,而是他們太包容。
他們低調又智慧,他們敦厚又勤奮。
既能腳踏實地,又能仰望星空。
就像有人說的,他們特別閃耀,卻也特別沉默。
所以,有人誇山西,我一點也不奇怪。
山西蟄伏太久,厚積薄發隻是時間早晚的問題。
相信屬於山西的那個高光時刻,總會來臨。
山西,該火瞭。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