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香港必須擺脫原有發展路徑,在大變局中重新自我定位。

  特區政府上周五公佈第二季度本地生產總值(GDP)數據,按年增長1.5%低於外界預期。對於如何重振經濟,社會各界爭相建言獻策。但須指出的是,香港現時所面對的外部環境已發生巨變。表面上看,中美經濟周期出現錯位:中國降息抑通縮、美國加息抗通脹。這對於經濟層面依賴於內地支撐,而在金融層面又實施聯系匯率制的香港來說,的確造成瞭很大困擾。長遠來講,從全球化向區域化的轉變過程中,香港必須擺脫原有發展路徑,在大變局中重新自我定位。

  內地與香港通關伊始,香港零售業對於內地遊客南下報復性消費抱有很高期望,但實際情況令人頗感意外。僅以7月份統計數據對比,港人北上人次達到495萬,同期南下來港的內地訪客隻有297萬人次,二者之差有198萬人次。若忽略兩地消費偏好的差異,香港對內地的“服務貿易”大概率已從順差轉為逆差。

  筆者此前撰文《港人北上消費不止買“鮑”》指出,在過去一年中,港元相對人民幣升值瞭6%。這亦構成瞭港人北上消費的驅動因素之一。要知道,目前內地市場總需求乏力,生產商動輒大打價格戰,服務業內捲情況尤為嚴重。港人北上通過購買更低價格的商品、享受更高質素的服務,花更少的錢卻實現瞭“消費升級”。

  聯匯制度 被迫跟隨美加息

  港元升值為港人增添消費信心,但對於本地經濟並非有益。本港6月綜合消費物價指數按年升1.9%,連續兩個月回落。若按照美聯儲2%的通脹目標來看,香港實處於低通脹環境。但由於實行聯系匯率制度,香港被迫跟隨美國加息,對於實體經濟、資本市場均造成瞭很大壓力。

  美聯儲自2022年3月開始激進加息,香港HIBOR和美國LIBOR的利差一度達100個基點左右,造成香港大量資金進行套利交易。即低息借入港元,然後投放到高息的美元資產上,從而獲取利差。這種大規模的套利行為,導致港元匯率承壓。自該年5月開始,香港金管局頻繁出手承接港元沽盤。至今,港元匯價觸碰弱方保證已有四十馀次。這是自2005年以來,港元增設匯率波動區間以來從未發生過的場景。

  市場利率走高為資產價格帶來沖擊。港樓踏入二季度後反彈力道減弱,無論新盤及二手的成交金額及宗數皆遜於預期。特別是期內新盤價按年折讓幅度介乎1.2%至2.9%。而隨著長實旗下親海駅Ⅱ投下“震撼彈”,新盤及二手價格預計後市還將下跌。

  外需收縮 出口連續14月走低

  外貿方面,由於美國加息打壓消費意欲,外需也遭遇一定程度的收縮。6月份香港出口額按年下跌11.4%,連續14個月走低;貿易逆差更擴大至566億港元,創一年來新高。其中,對德國、美國和英國的出口額錄得雙位數跌幅,按年分別下跌29.0%、22.1%和14.6%;對中國內地的出口額也跌13.1%,但跌幅較5月份的17.5%有所緩和。

  香港過去的經濟發展可以說是占盡經濟全球化的紅利,從轉口貿易港,到工業制造基地、金融中心,完整地勾勒東亞經濟奇跡的軌跡。如今全球化市場岌岌可危,中美經濟周期出現罕見背離,這也為香港經濟發展提出瞭新的研究課題。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