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想跟蹤股市走勢,關註指數自然省時省力,在A股可以關註滬深300,港股則是恒生系列指數,因為它們在港股市場中的代表性毋庸置疑。以當中知名度較高的恒生指數為例,按恒指公司的新聞稿,以將在6月5日生效的新成分股名單和一季度港股主板數據計算,這些成分股涵蓋瞭64.5%的市值,以及63.9%的成交量。根據東財Choice數據統計後可以發現,單是最近3個月成交排名前3的成分股,合計成交金額就已超過1萬億港元。

不止如此,按照恒生指數公司的數據,截至2023年3月31日,全球共有115隻交易所買賣產品與恒生系列指數掛鉤,分佈於16個不同交易所,掛鉤恒生系列指數的產品的資產管理總值約624億美元。如果考慮到還有其他投資產品也可能掛鉤瞭恒生系列指數,恒指成分股6月即將落地的調整,意義自然不可小覷。

成分股整體增加 港股通正好相反

從數量上看,在6月調整之後,恒指成分股數量將從76隻增加到80隻,如果得以實現,這將是恒指兩年來第十次凈增加新成分股。在此之前,恒生指數的成分股數量曾有超過10年一直維持在50隻上下,更早時甚至隻有33隻。

誠然,在流動性集中於少數個股的情況下,復制指數跟蹤市場回報自然容易,但成分股太少將導致指數走勢可能會出現失真,太多又會讓復制投資組合變得困難,這一問題在其他成熟股市指數當中也有出現。在這種情況下,通過適度增加成分股,在準確度和跟蹤效率之間取得平衡,確實是比較經濟的辦法。

當然,80隻成分股對於恒生指數並非終點。根據恒指公司2021年3月《優化“恒生指數”建議之咨詢總結》新聞稿當中的說法,該公司有意於2022年中之前透過定期檢討將指數成分股增加到80隻,最終將固定為100隻,這些個股也將從7大行業當中分別選出,且每個行業的市值覆蓋率也將超過50%。

目前看來,雖然增加成分股數量的步伐略慢,但第一階段目標已經達成,未來也仍有空間。

(來源:恒指公司官網)

不過需要註意的是,本次調整不僅沒有增加港股通標的數量,反而還會減少。

公開信息顯示,此次即將落地的調整將涉及恒生指數和恒生國企指數的6隻成分股,其中5隻是加入,僅有碧桂園是被剔除。但在即將加入的5隻成分股當中,有4隻此前就是港股通標的,剩下的攜程集團由於是第二上市(股票簡稱帶有“-S”標識),目前尚無法進入港股通名單,投資者暫時隻能“望洋興嘆”瞭。

權重有增有減 匯豐騰訊“頂格”

那麼,從這些變動的成分股當中,又能發現什麼“玄機”?

以系列指數中知名度較高的恒生指數為例,根據新聞稿的數據,本次調整當中80隻個股多以下調權重為主,剔除因權重超標被下調的匯豐控股之後,大多數個股的權重調整幅度都在0.2個百分點之內,影響並不算大。

假設5月10日新成分股名單即適用,前十大權重股的座次隻會略有變化,騰訊和匯豐將會變為並列第一,但二者情況正好相反,前者被上調,後者則是超標被下調。根據統計,這10隻成分股合計權重超過53%,前5隻的權重都在5%以上,其中騰訊和匯豐調整後權重都觸及瞭單一成分股8%的權重上限。

如果將統計范圍整合為構成恒指的四大行業——金融、公用事業、地產、工商,變化趨勢將更加明顯。

根據統計,四大行業中金融和地產的權重被下調,工商則成為瞭贏傢,前兩者被下調權重當中大部分都被加到瞭這裡。考慮到該部分既有“兩桶油”這樣的傳統上市企業,也有美團、小米等新經濟企業,還有瀚森制藥這樣的藥企,包括瞭不少在內地和香港都大熱的概念和個股,這也從側面解釋瞭上述行業的權重變動——因為本次調整中,同系列的恒生國企指數有3隻成分股觸及瞭8%的單股權重上限,恒生科技指數更是達到5隻。

機構人士觀點:指數代表性有望提高

那麼,對於這次恒指成分股調整,機構人士又有何看法?

對於恒生指數持續擴容,平安基金ETF指數投資中心基金經理錢晶在接受中國基金報采訪時認為,本次調整從以往更關註市值和成交到現今按行業選股,指數無論在市值覆蓋率還是行業代表性方面都將得到改進,使指數變得更均衡及多樣化,更真實地反映現在香港股票市場的結構。他還提到,排名前幾位的成分股在此次擴容後可能因配置調整而出現資金流出,但隨著同股不同權或第二上市成分股權重上限從5%提高到8%,也可能會有“大量資金流入”,並且新納入的成分股往往獲得資金青睞,引發新的市場關註焦點。

南方東英量化投資部主管王毅也表示,恒指的擴容與改革是為瞭更好地反映香港市場的特性和變化,提高恒指對於香港整體市場的代表性。他認為,這次改革擴大瞭指數的規模,使更多的中概股和新經濟公司加入其中。盡管在近年來中港股市的調整中,指數波動也略有增加,但從長遠來看,這對指數有積極的影響。它有助於改善指數的預期盈利增長,並有潛力提高估值水平。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