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郝佳琪 上海報道

5月9日至11日,“未來已來——東北證券2023年度資本市場中期投資策略會”在上海召開,會議重點圍繞2023年國內外經濟形勢、政策進行解讀,展望2023年投資機遇。

東北證券首席經濟學傢付鵬在會後接受南方財經全媒體記者采訪時指出,當前美國及歐洲整體通脹粘性較強,通脹的回落將十分漫長,因此降息並不現實,可以說經濟處於“溫和衰退”的過程。

2023年對全球經濟來說充滿挑戰,但在歐美發達經濟體面臨困境的當下,中國經濟的復蘇舉世矚目,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5月初發佈的報告顯示,亞太地區將成為2023年世界最具活力的主要地區,中國經濟有望增長5.2%,將為亞太和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巨大動力。

上海交通大學中國發展研究院執行院長陸銘對記者表示,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回升,而中國消費“未來已來”。

歐美發達經濟體通脹粘性強

美國商務部經濟分析局近日公佈的數據顯示,美國一季度GDP年化環比增長1.1%,大幅低於市場預期的2%,同時較去年四季度2.6%的增幅有所放緩,已連續兩個季度放緩。歐元區方面也並不樂觀,歐盟統計局本月早些時候公佈的初步數據顯示,今年一季度歐元區GDP環比僅增長0.1%,其中歐元區第一大經濟體德國環比出現零增長,經濟停滯不前。

面對歐美主要發達經濟體一季度“成績單”,不少經濟學傢難掩失望。

美國銀行首席經濟學傢Michael Gapen指出,美國二季度的消費增長可能會弱得多,庫存可能會成為二季度經濟增長的推動力。不過,盡管一季度GDP數據令人鼓舞,但二季度的情況可能正好相反。

荷蘭國際集團首席國際經濟學傢James Knightley同樣表示,美國消費者支出將放緩、商業投資將繼續低迷,預計二季度GDP將增長0%-0.5%,而到瞭三季度和四季度GDP明顯有負增長的威脅,因為人們充分感受到瞭美聯儲40年來最迅速、最激進的加息。

市場十分期待美聯儲年內降息的舉措,此前預期美聯儲到年底將降息約70個基點。不過也有不少分析人士認為,美聯儲將繼續采取行動,為經濟降溫、降低通脹,因此經濟將進一步放緩,並預測今年下半年可能出現衰退。

付鵬表示,當前美國通脹是由於逆全球化導致的供給端通脹,而非需求端通脹,其通脹粘性會非常強,因此利率難以下降,經濟衰退預期始終存在。

東北證券宏觀首席分析師張陳同樣告訴記者,一方面,市場的降息預期來得太早,另一方面,對美國經濟預期下修的程度還不夠。當美國GDP開始出現明顯的負增長,通脹降溫,才可能看到降息。

張陳進一步分析,在美聯儲將抗通脹作為重中之重時,激進的加息使得銀行業出現瞭危機,但這可能僅僅隻是開端,美國商業地產、消費者信貸等可能會接二連三出現風險。

不過對於歐美的銀行業危機是否還會蔓延,付鵬則較為樂觀,他告訴記者,美國小銀行倒閉可以說是很正常的事情,自2000年以來已有超過500傢銀行倒閉,事實上歐美銀行業不具備系統性傳導金融風險的條件。

另一方面,歐洲的情況也難言樂觀。歐央行當地時間5月5日發佈的季度調查報告預測,今年歐元區經濟將增長0.6%,比上季度預測的0.2%略有提高。不過牛津經濟研究院歐洲經濟學傢Rory Fennessy卻認為,由於受高通脹和金融環境收緊影響,歐洲經濟今年很難有實質性起色。

根據歐央行最新預測,2023年歐元區通脹率將為5.6%,這一數值低於上個季度預測的5.9%。對此付鵬認為,歐洲的通脹粘性相比美國更強。由於對俄實施能源制裁,疊加歐洲多國出現的大規模罷工運動使得工人工資出現上漲,整體增強瞭歐元區通脹粘性,因此歐元區經濟預期也比美國更弱。

付鵬進一步表示,由於歐央行緊縮性貨幣政策影響的滯後性,對通脹的效果需要很長一段時間才能顯現,而歐央行也不太可能上調2%的通脹目標。不過值得註意的是,歐洲主要經濟體通脹已經開始慢慢回落,預計利率也已經接近臨界點。“歐央行現在的狀態可以說是‘溫水煮青蛙’,在利率不會大幅抬升的情況下,等待通脹慢慢回落,這是一個相當長的過程。”

中國助推全球經濟復蘇

IMF 5月2日發佈的《亞洲及太平洋地區經濟展望》報告顯示,在中國和印度的樂觀前景推動下,亞太地區將成為2023年世界最具活力的主要地區,亞太地區的經濟增速將從2022年的3.8%上升至4.6%,而中國經濟則有望增長5.2%,為亞太和全球經濟復蘇提供巨大動力。

事實上,IMF總裁格奧爾基耶娃在北京參加中國發展高層論壇2023年年會時就曾表示,中國經濟將在2023年貢獻全球經濟增長的三分之一,這將為世界經濟帶來“可喜的拉動作用”。IMF分析還顯示,中國GDP增速每提高1個百分點,會使其他亞洲經濟體的平均GDP增速提高0.3個百分點。

陸銘告訴記者,中國經濟發展的速度在回升,GDP的潛在增長率設在5%左右,“如果一年能夠達到5%的增長,意味著我國人均GDP15年就會翻一番,到那時服務消費的比重將會超過50%,而以中國最發達的地區之一上海為例,15年後其服務消費的比重可能會達到60%至70%,在這個意義上,中國消費‘未來已來’,如果要實現這個結構紅利,就需要在服務消費領域深化相應的改革”。

張陳則預計,今年年中左右是中國經濟對全球經濟拉動作用比較強的時間點,中國經濟穩中向好的勢頭依然會持續下去。

張陳也提醒,從我國上半年的經濟恢復來看,供給端恢復是比較快的,由於產能利用率和勞動力基本已經釋放完畢,供給端恢復基本告一段落。此外,由於海外正經歷著衰退和滯脹,需求持續擴張的動力還比較弱。下半年可以對政策的寬松有一些期待,比如政策利率的變化以及降準等等。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