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立”与“融合”是苹果比新特性、新特性更值得期待的生态趋势。
还有不到两天时间,北京时间6月4日凌晨1点,加州圣何塞即将开市。 超过 5,000 名开发者将从世界各地前往圣何塞参加年度最受瞩目的开发者大会。
不仅仅是开发者,iOS、macOS、等新版本系统的更新也吸引了不少普通用户的关注。 虽然所有的谜团都将在明晚后半段揭晓,但我们可以先根据已有的信息来剧透一下,推测一下这些变化对苹果生态可能带来的影响。
iOS 13:定期升级,向 iPad 倾斜
常年报道苹果的彭博社记者马克在 5 月初发布了苹果可能更新的更新。 据知情人士透露,苹果的开发计划可能不会与发布会同步。 也就是说,在iOS 13首发版本中,以下部分功能可能无法使用。
从 4 月份开始,他们陆续放出了所了解到的 iOS 13 更新细节。 5 月 28 日,他们甚至放出了 iOS 13 的截图。
从截图和报道来看,iOS 13 的更新预计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功能:
iOS 13 深色模式截图 |
苹果或在 iOS 13 中加入“纯黑壁纸” | 天天要闻
可能在 iPad 上显示为浮动窗口的计算器|
在过去的一年里,苹果日益丰富了iPad产品线。 从2000多元的新款iPad mini到8000多元的iPad Pro,都开始支持苹果和外接键盘。 iOS 12也被视为“既平滑老旧设备,又能满足新一代iPad的操作需求”的下一代系统。 在iOS 13中,很多新功能和交互逻辑更倾向于为iPad服务。 比如从简单的左右双屏划分(iPad Pro 12.9英寸可以分为左中右屏)到多任务、多窗口甚至超越平铺,引入“深度”; 引入iPad; 显示为浮动窗口的计算器应用程序; 此前,著名的“Pad Heavy User”在他的播客中提到,iPad Pro 可能会支持蓝牙鼠标和触控板。
今天不同价位但功能相似的iPad产品线| 苹果官网截图
自去年全新设计的iPad Pro发布以来,无论是科技评测者还是普通用户,在赞叹这款硬件的设计和强大配置的同时,也大多表达了“软件拖硬件后腿”的观点. Type-C接口的引入并没有改变iPad Pro在很多操作上与PC的差距,一些在去年10月发布会上备受观众期待的专业级应用目前还没有正式发布. 从 iPad 到 iPad Pro,Apple 增加了一支笔和一个键盘,然后改变了界面和屏幕比例。 没有改变的是,自从第一代iPad问世以来,它仍然使用与iOS相同的操作系统。 .
现在的手机屏幕越来越大,显示能力也越来越好。 平板电脑市场在过去几年一直不景气。 摆脱“大屏手机”的需求印象,平板市场依旧死气沉沉,iPad却重新焕发了生机。 第一代iPad刚刚发布时,舆论热议的话题是平板电脑是否只是智能手机的放大版。 现在,关于iPad产品形态本身的讨论再次回到舆论的风口浪尖,只不过对比的对象从智能手机变成了电脑。 不管它是否真的“Pro”,相比多年前刚刚发布的时候,关于iPad能否取代电脑成为生产力工具的讨论已经证明了这条产品线的合理性。
苹果以近乎“自家产品线革命”的方式,将之前iPad Pro独有的功能引入到其他iPad产品中。 A12芯片的加入也让这些iPad在两三年内不会被性能拖累。 在后腿上,去年 6 月的 WWDC 已经开始拥抱“iOS for iPad”。 作为自去年10月以来变化最大、更新最多的产品线,苹果今年必将在“iOS for iPad”上再迈出一大步。 他们不想迈出一步,而这几年积累的iPad Pro用户会逼着他们迈出一步。 因此,iOS 13最有可能发生的变化就是iOS 13的外观和功能,以及iPad的交互逻辑。
macOS 10.15:与 iOS 相当
除了iOS 13,macOS 10.15是另一大升级系统,今年它的升级方向是“融合”。
据彭博社此前报道,苹果有一个名为“MacOS”的计划,旨在打通macOS和iOS之间的开发和应用。 Apple 将为开发者提供全新的软件开发工具包,让想要开发 macOS 和 iPad 应用程序的开发者不必再编写两个版本的软件底层代码。 该整合计划预计将于明年纳入。
除了发展之外,已经形成的更新就是迁移。 苹果可能会将播客、Find My、屏幕时间、Siri 的快捷方式、新的提醒应用、Apple Books 和其他 iOS 原生应用“高度还原”到 macOS。
也曾有传言称其将在WWDC 19之后被禁用。截至5月31日,官网和页面内容已全部清空,这似乎验证了此前外媒报道的苹果将在macOS上发布三款独立应用。 :Music、TV、取代目前的三大主要功能。 流媒体时代,数据库管理需求越来越边缘化,内容管理功能是否会保留在新的独立应用中尚不得而知。
已清空的页面|
iPad 可用作 Mac 的第二个显示器,并可支持外接鼠标; Apple 正试图从底层代码整合 iOS 和 macOS; iOS 已经开始将原生应用程序和服务从 Siri 移植到 macOS; 分拆…… 各种等待时间验证的猜测都指向一个方向——整合。
传闻被“肢解”的几个应用图标 |
这不仅仅是苹果各个系统之间形成的有机生态,也不是通用的Apple ID,也不仅仅是密钥、密钥等跨设备、跨平台的功能或服务。这种融合是基于开发和深度交互,体现在软件上。 核心 - 应用程序。 Apple 表示该系列不会有触摸屏。 Apple 不会单独为 iPad 开发系统。 当iPad向Pro迈进时,macOS必须保持其独特性,而苹果需要用完整的生态来巩固、甚至“胁迫”最核心的用户,同时让开发者愿意留在这个平台上。 依赖严格的应用规则和不同设备之间复杂的适配参数只会扼杀开发者的积极性。 集成可能正是普通用户所需要的。 开发者希望苹果能够在未来让软件生态长存。 趋势。
使用 tvOS
如果说 macOS 的主题是“融合”,那么 6 则相反,它更可能的方向是“独立”。
据报道,苹果计划在Apple Watch上增加一个独立的Apple Watch Store,用户可以直接在Apple Watch上查看和下载应用程序。 6还可能会加入独立录音、计算器、Apple Books等有声有声读物,预计也将出现在6上。
Apple Watch 商店效果图|
当然,也会有新的表盘不会缺席。 新增的表盘可能会采取“复杂”的风格,即Apple Watch表盘上会显示更多的信息,而不仅仅是时间和日期,还可能包括复杂的天气信息。 , 当前环境噪声, 蓝牙设备电池寿命...
苹果3月份的春季发布会一反常态,提前发布硬件更新,发布会上只介绍服务。 流媒体服务 Apple TV+ 的推出,也让 tvOS 这个近年来年年“靠边站”的系统,或许会出现在今年的 WWDC 上。 会有大更新,也有可能被TV Plus APP彻底“边缘化”。
硬件还可以期待
虽然严格来说WWDC是苹果为开发者举办的开发大会而非硬件大会,但我们还是可以期待本次WWDC上两款硬件的发布。 5月22日,苹果一言不发地发布了2019 Pro系列,除了逐年的配置升级外,没有大的更新。 但另一条产品线就不一样了,那就是 Mac Pro,它自 2013 年推出以来就没有更新过。
被称为“垃圾桶”的 2013 款 Mac Pro 透视图 | 边缘
2017 年,苹果首席营销官菲尔表示,苹果正在“彻底重新考虑”Mac Pro 系列。 苹果 Mac 产品营销高级总监 Tom Boger 在接受采访时表示,“我们希望开发者知道 Mac Pro 将是 2019 年的产品。” WWDC 正是开发者期待已久的这款全新 Mac Pro。 有史以来最好的时刻。
此外,还有很多报道和传闻,天风证券分析师郭明錤曾在一份投资报告中表示,苹果可能会发布一款31.6英寸6K显示屏,分辨率为6240×2880像素。 显示面板和非常坚固的外壳材料。
Mac Pro 配备了 Apple 6K 显示屏。 或许这套面向苹果开发者的顶级装备,会在后天正式与我们见面。
别忘了,还有AR
苹果涉足AR领域多年。 虽然AR软件的演示在每年的WWDC上总是少不了,但AR年复一年的亮点只在发布会台前。 在过去的一年里,苹果网罗了大量的AR软硬件人才,还收购了、、、等多家AR初创公司。 从去年开始,也有传言称苹果正在研发AR头戴设备,甚至还拿出了已经是“公开机密”的产品。
, iPad, Apple Watch,,... 过去十年间,苹果每两三年就有一款重磅新品亮相,丰富了自己的硬件产品线,并打造了自己的Apple Park。 不过,尽管赞不绝口,但苹果一直以来都很难复制出这样一款划时代的硬件产品。 苹果分析师兼评论员尼尔此前曾说过,苹果的致命弱点。 无论是 macOS 还是整个 Apple 生态,都离不开与 iOS 交互的“基地”。 近年来,苹果在研发上也趋于“稳扎稳打”。 面对5G大潮,苹果显得有些“慢热”。 英特尔在开发芯片方面一直存在冲突。 不出意外,它不会在本届 WWDC 甚至今年亮相,但苹果在 AR 上投入了这么多年,无论是用户还是他们自己,或许都在等待一款能够真正引领 AR 时代的设备。 不出意外的话,本届 WWDC 上依然会有 AR 技术的展示,或许只是继续落户的 ARKit 3。 根据 Rambo 的说法,ARKit 将具有检测人体姿势和与游戏控制器集成的新功能。 并推出了全新的配套开发应用。
iOS 13 适用于 iPad; macOS 和 iOS 是集成的还是独立的; 6 可以让Apple Watch远离独立的智能穿戴设备一大步; 大多数用户从未体验过的tvOS会这么冷吗? 18岁的孩子会不会就这样被“肢解”…… 这些具体的猜测很快就会得到验证,有些趋势要在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后才能通过事后诸葛亮来察觉。 每年不到三个小时的发布会都那么感人,因为这不仅关乎苹果,也关乎全球数亿用户的生活。
明晚见。
編輯:碩谷新聞聚合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