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一部分人先 AI 起來。

免費接入 ChatGPT 的 Siri,可以感知屏幕,有瞭對第三方 APP 的調動能力;iPhone 16 系列的用戶可以用相機識別物體和地點,並實現跨語音翻譯;文生圖 Image Playground(圖樂園)功能,可以根據用戶的喜好創建 AI 圖像;對文字進行校對和總結的書寫工具……一系列圍繞 Apple 智能(Apple Intelligence)的功能將在 12 月到來。

2024 年,被 OPPO CEO 陳明永看作是 AI 手機元年,蘋果的 iPhone 16 為 AI 手機定瞭調,而國產手機則在 AI 之路上各顯其能。當華為 Mate70 系列發佈之後,國產手機廠商們,都已經把2024年各自的旗艦手機拿出來亮相, AI 能力是其中一個重要看點。

餘承東把全新 Mate 系列稱為是「史上最智慧的 Mate」, AI 在影像上實現瞭運動軌跡、主角時刻、穿越時空,在操作上實現瞭AI 智控鍵、AI 摘要大師、AI 隔空傳送,而在通話上實現瞭消息隨身、通話降噪等功能,其中消息隨身,可以做到防機主之外的人窺探。

視覺智能是 AI 手機最明顯的進步,就像今年 iPhone16 發佈的 AI 私密雲功能,會根據具體任務來決定讓端側還是雲端執行,本質上也是通過 AI 保護隱私,所有 AI 功能的數據,都僅僅用於用戶請求,而不是被儲存和分享給蘋果公司。

華為和蘋果的 AI 能力各有千秋,本質都是底層硬件與自研軟件的深度結合。對手機廠商們來說,AI 究竟是工具的革命,還是革命的工具,現在已經有瞭答案——本質上就是一場手機操作系統的革命,而這場變革不會一夜之間就發生。

無 AI,不手機,如何將 AI 原生能力融合到操作系統中去,是各傢手機廠商們都在追求的本質,問題隻在於,誰的革命更徹底。

1

蘋果渴望春天

蘋果公司 CEO 庫克一年內三次來華,但代表蘋果端側 AI 能力的蘋果智能遲遲未能落地中國。

如同馬斯克尋求自動駕駛落地中國一樣,庫克也要解決蘋果智能落地中國的難題。根據外媒最新消息,蘋果的端側 AI 能力落地中國,可能還是要跟本地公司合作,包括百度以及中國其他小型公司,這種合作類似於蘋果與 OpenAI 的合作。

10 月底,蘋果已經開始推送 IOS18.1 的正式版,其中就搭載瞭蘋果端側的 AI 能力 Apple 智能,而中文版的 Apple 智能已經明確,要到明年 4 月份才正式推出。對於蘋果來說,Apple 智能 落地中國,可能是應對中國市場銷售放緩的方法之一。

二季度跌出中國市場前五,一雪前恥的第三季度,蘋果在中國市場重回第二,這無疑依賴於 iPhone 16 系列產品的帶動。縱觀整個手機市場,今年三季度的中國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瞭 3.2%,但蘋果的出貨量同比是下降瞭 0.3%。

國產替代繼續搶占瞭蘋果的市場,這也就不奇怪,在今年雙 11 期間,蘋果的天貓官方旗艦店已經開始新品降價促銷,試圖在市場穩住陣腳。要知道,這種新品發佈一個月就開始降價的情況,在蘋果此前的銷售策略中難得一見。

庫克不能不著急,蘋果今年第三季度的財報中,iPhone 業務發揮穩定,但大中華區是唯一營收下降的市場,這一局面從今年二季度就開始瞭,隻不過三季度下跌的幅度沒有二季度猛烈而已,要知道大中華區是僅僅排名在美洲和歐洲之後的第三大市場。

Apple 智能可能是吸引用戶購買新款 iPhone 的最大理由,因為這是蘋果號稱為 AI 打造的手機。

iPhone 16 系列的需求,隨著蘋果 AI 能力的逐步放出而得到釋放。從美國市場的表現看,如今蘋果的 IOS18.1 展示的 AI 功能,隻是去年 6 月份全球開發者大會上展示的一小部分,引起的反響並不大,更值得期待的 AI 功能,將在 12 月的iOS18.2 系統和明年的新版本系統中逐步放出。

12 月落地的 Apple 智能,將引入 ChatGPT 和蘋果視覺智能工具,比如用戶可以通過相機控制按鈕,獲取物體和地點的信息,並將可以實現人工智能翻譯,而名為圖樂園的圖像生成器,則會支持用戶定制表情符號,當然,這些新的 AI 軟件僅適用於 iPhone 15 Pro 或更高版本。

相比微軟和 Meta 等其他大公司,蘋果在 AI 能力上的進步是保守的,在行業分析師看來,當下蘋果在 AI 上的押註,是 iPhone 升級周期的開始,這無疑是蘋果在競爭加劇狀態下最需要的。

2

拼 AI,就是比系統

讓蘋果如此著急的首要原因,就是國產手機廠商的努力,它們在爭搶蘋果 AI 落地中國的窗口期。

華為最近發佈的 Mate70 系列,最引人註意的一個功能,就是「消息隨身」,當機主之外的人在偷看時,手機能夠把內容隱藏,看似是給手機配備瞭一個「防窺膜」,背後是手機主動感知真實外界的 AI 能力。

實際上,國產廠商們在 AI 手機上的追求是一致的。真實世界感知能力,也是 OPPO CEO 陳明永為 AI 手機定義的一個能力,此外還包括創作能力、自學習能力和算力高效利用能力,隻有這四個能力的滿足,才能把一臺手機定義為 AI 手機。

當下手機廠商們,在 AI 手機上的發力點,表面是 AI 賣功能,背後主要是操作系統層面。比如,OPPO Find X8 系列,是最先搭載 OPPO 自研 AI 操作系統 ColorOS 15 的機型,小米 15 系列用的是小米操作系統澎湃 OS 2,華為更不用說,早在 Mate70 系列之前,就發佈瞭原生鴻蒙系統,這被視為是中國首個國產移動操作系統。

操作系統(OS)是 AI 手機的軟件基礎,沒有底座上的重構,AI 功能應用將會是一盤散沙。而國產手機重構系統,首要服務的目標就是有一個統領全局的 AI 智能助手,這就是類似於更智能的 Siri,由它們充當用戶和手機應用和系統之間的調度者。

AI 智能助手這個調度者,將降低用戶操作手機的復雜程度,也將帶來新的交互方式。以小米為例,超級小愛新增的兩個重要多模態交互能力,一個通過攝像頭感知外部世界,實現拍照識別動物或植物給出答案,另外一個則是感知屏幕內容,AI 可以自動識別屏幕中的地址自動跳轉導航等。

而此前榮耀發佈的 Magic7 系列, AI 實現的突出能力就是跨應用操作,最誇張的就是榮耀 CEO 趙明通過語音助手 YOYO 智能體,全程無需任何操作,就可以點 2000 杯咖啡,此外還可以通過一句話關閉應用權限,這些特殊場景的渲染,都為瞭展示 AI 手機有自主行動力。

目前,AI 手機在翻譯、智能修圖、本地搜索等方面都已經有明顯進步,這其實是耗費端側算力比較低的 AI 工作,而在耗費算力比較高的場景中,文生圖、視頻編輯、在線搜索等方面都需要雲端提供算力,所以,端雲結合是 AI 手機在大模型部署上的主流方案。

而從節奏上來說,明年 AI 手機才會真正走向成熟期。因為 12 月到明年上半年,國產 AI 手機操作系統才將逐步發版推開到市場中。

AI 手機的操作系統剛剛起步,這也就造成當下國產廠商們都要打造各自的 AI 特色,而更重要的一個制約瓶頸,則是打造底層硬件平臺的芯片廠商,它們提供的基礎計算能力決定著手機廠商們的 AI 能力上限。

iPhone 16 系列搭載自研的 A18 芯片,國產手機則主要是兩個陣營,小米 15 系列、榮耀 Magic 7 系列,使用的都是高通驍龍 8 至尊版手機芯片,而 vivo X200 系列、OPPO Find X8 采用的是聯發科天璣 9400,這些芯片都支持手機端側的 AI 多模態處理,提升手機和汽車的 AI 能力是其扮演的重要角色。

手機產業鏈上的每一環,都不想錯過 AI 帶來的機會,高通在發佈驍龍 8 至尊版時,曾展示過最新的 AI 技術,主要的看點就是交互機制上的變化,比如用戶用手機付款時,直接告訴銀行 APP 的對話框即可,不需要打開 APP 就可以付款,而在賬單上,隻需要攝像頭識別一下就可以付款,並計算出每個人應付的金額。

本質上,目前 AI 手機探索的是打破傳統的交互方式,將用戶的使用習慣不局限於一個個單獨的 APP,不再是用手指觸碰屏幕來實現操作,而是通過攝像頭和 AI 智能體來進行交互體驗,但打破這種慣性仍需要很長時間的過程,因為這中間伴隨著隱私等一系列新問題的出現。

3

2025 年隻會更 AI?

AI 手機,不應該隻是具備瞭 AI 功能而已。AI 不是手機的手和腳,而應該是腦子。

小米集團總裁盧偉冰談到 AI 手機時認為,目前已經上市的手機都不是真正的 AI 手機,AI 手機這個品類是成立的,但不是今天大傢看到的 AI 功能手機,而是要在操作系統層面重構,「當你感受不到 AI 的時候,我覺得這是 AI 最大的價值」。

手機之外,AI 還有別的硬件路嗎?在可預見的未來,還沒有顛覆性的產品出現。

例如山姆·奧特曼投資的 Humane,該公司今年發佈的 AI Pin 就是一款個人助理設備,形狀像一枚胸針,用磁鐵吸附在衣服上,內置大模型 ChatGPT 等,可以通過語音進行自然交互,但上市之後評價不佳,散熱和應用場景太少等一系列問題都無法解決。

沒有使用場景的支持, AI 硬件再強大的算力邏輯也無法破局。

無 AI,不手機。那無 AI,耳機和眼鏡等其他硬件呢?追求 AI 硬件這條路不會停止,今年 10 月字節跳動也出品瞭一款豆包 AI 耳機,也實現瞭語音對話調動豆包 APP 進行交流等功能,目前京東官方顯示評價數量 200+,這一數據可以說不溫不火。

「我確實認為,每一項足夠大的新技術都會實現某種新的計算平臺——我有很多想法,但都處於非常早期的階段。」山姆·奧特曼曾說。他的核心表達意思是 OpenAI 無意與智能手機進行競爭,但這也阻擋不瞭外界的期待,因為在用戶被智能手機壟斷瞭註意力的時代,人們樂於看到出現一款能夠更讓人專註和更少幹擾體驗到 AI 設備。

2025 年,不論是手機還是其他硬件,隻會更加 AI 化。

根據《經濟學人》對 2025 年商業趨勢的預測,人工智能熱潮將助力信息技術(IT)總支出加快增長,到 2025 年將增長 8%,達到 3.6 萬億美元,而在美國,約 30% 的企業將在人工智能領域投資 1000 萬美元或更多,較 2024 年的 16% 有所上升,其中就包括蘋果將向更多的用戶推送的人工智能 Apple 智能。

而行業分析人士們對 AI 手機的預測,也普遍樂觀,其中進化兩個維度,就是能力上更高階智能;交互機制的使用上更人性化。但再先進的 AI 技術,再強能力的大模型,都要落地到用戶的實際體驗感受上來。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