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往年的節奏,9月蘋果華為雙雄出擊,等到11月後才是其他國產廠商的檔期,但今年賽道內卷的烈度,在金秋十月盡顯。
10月24日,OPPO發佈瞭Find X8系列兩款機型Find X8、Find X8 Pro;加上同一個屋簷下的一加品牌,推出新款一加13……如此短的時間間隔內,OPPO連續推出新機,恐怕還是為瞭在十月搶占市場高地。
vivo X200、榮耀Magic7、小米15系列、iQOO1、真我GT7 Pro等十多款新機輪番亮相,OPPO如果缺席,勢必會降低自己的市場存在感。看起來,在銷量承壓的大背景下,OPPO隻想快馬加鞭搶占市場,但從另一個角度解讀,這傢深陷銷量危機的手機大廠,顯然很急。
輸不起的AI手機大戰
OPPO正全力押註AI。
創始人陳明永判斷2024年將是AI手機元年,於是OPPO全公司上下發力AI的勢頭貫穿全年。
早在年初的OPPO AI戰略發佈會上,OPPO就發佈瞭AI超級智能體和AI Pro智能體開發平臺組成的OPPO 1+N智能體生態戰略,意在押註AI來驅動手機技術革新,並實現銷量的提振。同時,OPPO的第一款AI手機Find X7面世。緊接著在最近,OPPO收購創業公司波形智能,在AI領域再落一子。
事實上,OPPO如此緊張的推進AI落地,與整個手機賽道的趨勢有很大關系。從2023下半年開始,眾多手機廠商開始嘗試大模型內置於手機之中,並通過AI應用與自己的雲端數據交互。
在這之前,早在2022年,OPPO就在東莞自建瞭首個算力中心,用於服務用戶,保證核心數據安全,並進一步降低AI計算的成本。
因此,頻繁的動作下,OPPO的期待自然不會太低,但全力出擊卻沒有泛起水花,OPPO難免失落。最重要的AI著力點Find X7,在上市初期大舉宣傳AI圖片消除、AI通話摘要、AI助手等AI賣點來打動消費者,但市場並沒有給予熱烈反應,尤其5999元起售價之下的Find X7 Ultra。
“不到五天,價格就破發瞭。”一位經銷商對OPPO首款AI手機受到的市場冷遇記憶猶新。新品不受歡迎,,價格跳水之下,溢價自然無法實現。這就成瞭OPPO不可承受之痛:高投入、高期待,最後換回低回報。
而本次Find X8新機發售,可謂是OPPO重整旗鼓的一役。從廣告投放、活動造勢來看,OPPO對這場AI翻身仗極其重視。但另一方面,回到AI功能,OPPO仿佛難有新意。
「科技新知」走訪的北京大型數碼賣場發現,其銷售人員推薦新機時,主推的AI功能依然是集中在圖像部分。
“你看這個照片的虛影,按這個按鈕之後美化之後,全不見瞭,這個功能對於咱們運動照相出片很有用。”“咱們平時在辦公室大樓裡,下班的時候能看見特別美的夕陽和雲層,肯定會拍下來,但隔著玻璃最大的問題就是反光,您看這個功能,我這麼一按,反光、燈光倒影全消失。”
如此集中的推廣AI圖像功能,反映出整個AI行業的困境:應用無法打動消費者。圖像作為可視化的載體,對用戶感受沖擊比較強烈,但需要註意的是,圖像AI在當下已成為各大手機廠商標配,已經無法提供新鮮感,而其他AI應用功能,則面臨非專業用戶的教育成本,通俗一點說,不夠直觀的AI功能更不能有效打動用戶。
而在價格上,當被詢問Find X8是否後續能像Find X7一樣有松動時,銷售人員當即多次表示新機線上線下售價一致,並且絕不沒有降價可能。
顯然,果斷一致的回答中,透露出瞭OPPO決一死戰的意味。
新款沖“喜”,親兄弟齊上陣
接下來的OPPO,要靠新款沖喜。
據全球權威調研機構IDC最新榜單顯示:2024年第三季度,全球智能手機出貨量同比增長達到瞭4%,總體出貨量為3.161億臺,這也是出貨量連續增長的第五個季度。但一邊是vivo、華為高速增長,另一邊確實是OPPO暗自神傷。
Canalys和IDC兩大市場研究機構發佈的最新報告顯示,在剛剛結束的第三季度中,OPPO(包含一加)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的份額和出貨量均已跌出前五名,僅位列第六,市場份額9.68%。而在一年前,OPPO則完全是另一番景象:其雙旗艦產品Find X6系列與Find N2&Flip系列在高端市場持續高光,並在中國智能手機市場榜單上以17.7%的市場份額高居榜首。
從天堂到深淵,OPPO滑落的速度連自己沒有預料到,銷量承壓的情況下,OPPO選擇10月推新,自然是想沖喜。
從市場定位看,OPPO K12 Plus和一加13分別填充瞭1000-2000元和4000-5000元的價格檔位,而功能亮點上,兩個新機似乎又都與水桶機聯系緊密。OPPO K12 Plus主打大容量續航,耐用抗造,而一加13更是作為與OPPO Find X8地位並列但價格錯位的品牌旗艦機,全方位滿足用戶既要又要的需求。但是,即使兩款新機在風評上都非常能打,也掩蓋不瞭為他人做嫁衣的尷尬。一位手機經銷商表示:“OPPO的低端機,根本不怎麼掙錢,基本上沒有超過200元的,主要就是走量。像一加13這個價格,利潤更高,但大頭在誰手裡,大傢都知道。”
實際上,低毛利可以說是OPPO的雙刃劍,一方面它可以快速搶奪市場,另一方面,自己的營收將會受到極大的影響。一加9周年的時點,其就提出未來三年一加硬件綜合凈利潤率可以為0的願景,隨後一加在市場銷量數據也確實躋身前列,但背靠OPPO百億補貼,其為瞭爭奪客戶,逼近商業底線的戰略著實引起質疑。
更不穩定的因素在於經銷商,沒有利潤,自然沒有動力。根據印度媒體報道,今年南印度零售協會近日發佈瞭一則公告,宣佈自今年5月1日起,印度安得拉邦、泰蘭加納邦、泰米爾納德邦、卡納塔克邦、馬哈拉施特拉邦和古吉拉特邦的4500多傢零售店將不再銷售一加品牌的智能手機,最大的原因就是該機型利潤率太低,無法給零售店運營成本提供有力支撐。
實際上,OPPO利潤率問題也是國產品牌的通病。
機構數據顯示,在國產手機出貨量名列前茅的背景下,2023年蘋果、三星收入占比依然分別高達50%和16%,OPPO、小米、vivo則為7%、6%及4%。其中蘋果2023年全球手機出貨量占比為20%,以1/5出貨量賺取瞭1/2的收入。更誇張的數據出現在去年二季度,蘋果在全球手機市場營業利潤的分成為85%,三星為12%,而包括OPPO在內的其餘手機廠商總共分走3%的利潤。
OPPO為什麼不能提供更高的溢價?
恐怕根本原因還是在於自身缺乏硬核技術加持。三年前,華為深陷斷供困境,市場出現真空,而OPPO隨即對外發佈第一顆自研芯片—馬裡亞納MariSiliconX,背後幾千人團隊哲庫也隨之浮出水面,市場頓時對OPPO的技術能力高看一籌。但是,兩年後OPPO芯片研發徹底終止,另一基於虛擬現實技術立項的前沿業務XR也無疾而終,讓OPPO的技術前景再次黯淡瞭起來。
而這次一加發佈新機的時機,則把OPPO賽道陪坐的身份再次做實。本次新機發佈潮中,OPPO Find X8將與小米15、iQOO13、榮耀Magic7系列、真我GT7 Pro、ROG 10系列、紅魔10系列、三星GalaxyS25等眾多機型競爭,盡管各傢極盡宣傳攻勢,但真正的主角隻有一個:高通新一代旗艦芯片驍龍8至尊版。
10月22日,高通正式發佈驍龍8至尊版,這款芯片CPU單核性能提升45%,多核性能同樣提升45%,瀏覽器性能提升62%,GPU性能提升40%,光追性能提升35%。數據大幅度提升之下,各個手機廠商必須全力緊跟,華碩、榮耀、真我、努比亞、vivo、小米等廠商均表態搭載該芯片的旗艦機型即將上市,高通朋友圈的強大,可見一斑,而OPPO在此時自然也必須跟進。
高通的生態位無人可以撼動還顯示在財報數據。前日,高通公佈截至自然年2024年9月29日的公司2024財年第四財季財務數據,非GAAP口徑下調整後營業收入102.44億美元,同比增長19%,大幅高於分析師預期的99.1億美元。調整後每股收益(EPS)為2.69美元,同比增長33%,大幅高於分析師預期的2.57美元。稅前利潤為34.91億美元,同比增長33%。
這樣的財務數據,想必OPPO會眼紅,都是在手機賽道,有人吃肉,有人喝湯,而OPPO的尷尬在於自己好像正在失去討價還價的根基。
聯手比亞迪,需要警惕
當手機賽道越發艱難時,OPPO其他途徑突圍就變得可以理解。
10月23日,比亞迪、OPPO宣佈達成戰略合作,合作方向包括AI融合座艙、健康座艙、數字車鑰匙、車管傢、融合桌面、多媒體服務共享和算力共享等創新技術。
從需求端看,比亞迪作為新能源汽車巨頭,2024年銷量超過400萬輛幾乎是板上釘釘,面對新老車企勢力的追趕,電動化上的一騎絕塵並不能保證比亞迪一直贏下去,尤其是高端車型的銷量提振,急需改變局面。據數據顯示,比亞迪10月銷量突破50萬大關,達到50.3萬臺,相比去年同期猛增66.5%,但肩負品牌向上的方程豹、騰勢、仰望三大系列車型,合計僅售不到1.8萬輛。
究其原因,還是比亞迪在智能化的道路慢瞭半拍,“20萬以內唯一高階智駕”的小鵬MONA,十月銷量再次破萬;華為乾崑智駕系統加持的深藍S07,上市三個月訂單已高達47952輛。而在20萬到40萬區間內,傢用SUV賽道中,理想、問界、長城藍山致勝細分賽道的法寶中,城市NOA都位列其中。
在智能化成為制約比亞迪發展的情況下,OPPO牽手比亞迪自然算是找到瞭最大的客戶。但需要註意的是,OPPO此前在汽車領域的積累並不深,此次合作更大的空間也在於手機融合車聯網的生態探索,可以猜測到的是OPPO以車載軟件為著力點參與其中的可能性更大,而比亞迪即使啟用瞭OPPO的算力能力,在最有價值的數據歸屬權上,作為乙方的OPPO有多少主導權還未可知。
如此看來,對OPPO最大的吸引力還是在於明年比亞迪一旦實現智駕平權,勢必會引發一波銷量拉升,為客戶創造瞭價值,自然OPPO自己也能有不小的收獲。
但是,OPPO作為手機廠商巨頭,比亞迪是否有意願長期合作,還是未知。從車企對智能化的態度來看,吉利拿下魅族,華為主導問界,小米車聯網部分全靠自己,長城扶植毫末智行,都體現出整機廠控制優先原則。
另外,不能忽略的是,比亞迪自己就是一傢超級供應鏈公司,所有硬件、原材料一應俱全的條件下,隻要有瞭技術,自己直接開幹,代工手機業務如此,做電池也是如此。
“我上次與比亞迪做機械臂生產線,對方直接要我們從設計、制圖、施工、調試、生產全流程跟下來,雖然給錢也不少,但我不敢接。”一位深圳智能機器人應用公司的負責人表示,比亞迪在深圳是出瞭名善於消化技術,“如果這一套比亞迪跟下來瞭,沒多久它就能自己幹瞭,合作的機會馬上減少瞭一大半。”
管中窺豹,善於學習是比亞迪的優點,但對於OPPO來說,這將決定自己在汽車行業的地位與價值,想要突圍的手機巨頭,需要好好取舍一番。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