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城市记录者 速写慢赏 唯美画面永宝存
在闹市速写,人车匆匆,这里是香港;在田中作画,鸟鸣处处,这里也是香港。
香港是特别的城市,虽说是石屎森林,但40%的土地是郊野公园,绿荫丛林都不缺。David是自然生态画家,Chickita则喜欢穿梭香港边走边画。记录城市的美有很多种方法,他们选择一笔一笔画下来,向这城市致敬,“香港有很多珍贵的文化、历史,我想用画画的方式保存它。”
让我们走进“城市画廊”,看看两位风格截然不同的画家,怎样“我手画我心”,透过画画与我们的社区、大自然连结,把这座城市的美记录在画纸上。\大公报记者 陈淑莹(文、图)美术编辑、插画:麦兆聪 部分图片由受访者提供
1 郊野绘画记
跟着David来到河上乡,在稻田间坐下来写生,耳边只有风声、鸟声。山静,所以人静,人静缘于心静,David很是专注,他说绘画要观察四时变化、色彩光暗,是从美学角度欣赏大自然,“我画了20多年画,大概10年前参加了香港观鸟会的鱼塘保育计划,做义工、导赏员,学了有关湿地、保育等的知识,对周遭环境有更深刻的体会,希望将之结合绘画。”
稻田回来“鸟”
David带班到乡郊写生,不是一般的教画,还会说文化、讲历史,让学生学习静心感受自然生态,“香港这个弹丸之地,生物多样性却不容小觑,还有丰富的生境,树林、湿地、海岸……”长春社与香港观鸟会获政府拨款,与当地农民合作,在河上乡种植各种传统农作物,当中占地0.8公顷的稻米田,更为极度濒危的黄胸鹀(俗称禾花雀)在来港度冬时提供补给和栖息地,“稻田除了有保育作用,还有文化、教育的意义。我们除了写生,会向大家介绍濒危雀鸟、其他生态知识。”
在城市成长的一代,鲜有机会置身稻田中,边看着David用粉彩勾勒眼前景致,边听他说故事,“有一次我在南生围画画,自己坐在大片芦苇海中,突然有只红颊獴探头出来,我们四目交投廿秒,牠便慢慢退回草丛……还有,之前在塱原那边,有一个年长的村民也常作画,我们叫他师公,九十多岁,每次碰面我们都会打招呼……”与这班“街坊”建立的情谊,与大自然重拾连结,David说特别又难忘。
保留美好的回忆
城市发展,有些景物难免会渐渐退场。上水塱原是香港最大片完整淡水湿地,土木工程拓展署正为当中37公顷核心地区打造成自然生态公园,预计明年开放,“塱原现在是围封了,之后的面貌一定有很大改变。我在塱原画画多年,曾在那里的农田办过画展,这些画保留了一些回忆和纪录。”
2 闹市速写行
从田野间走进高楼群,这天与城市风貌画家Chickita来一趟闹市历奇,带着她的画作寻找消失的店舖。
香港近年流行城市速写,边走边画,发掘一些被遗忘的美,“有些建筑物即将消失,我们要尽快画……人与自己的城市连结,是一种需要。”
与城市连结
Chickita说因为画画,她和这些建筑物、这座城市有了联系,“九年前,我第一次和朋友去画马头角十三街的旧楼,我坐在对面街的石壆,看着一排排整齐的窗、窗边伸出来的晾衫竹、天台的天线……拍照只是一瞬间,但写生时你会仔细看,逐笔记下它的细节。“第一次街头速写的经历,Chickita记忆犹新,“坐在路边,感觉就像坐在家中。”
画家与画中人閒话家常,画画的过程也是一种连结。Chickita带着画作与小记来到油麻地上海街,残旧的铁闸隐约看到“冯满”二字。冯满记绣庄在2015年结业,结业前,Chickita来到店中画下最后时光。此时此刻,看着画中鲜艳夺目的用色、跃于纸上的热闹气氛,与眼前尘封的铁闸,对比强烈,“画中人是真有其人,我和这班伙计都有聊天。结业那一晚,我带着这幅画来与他们合照,见证了‘拉闸’一刻。”画作是一个定格,画框外,还有画家与画中人的故事,画外有画。
与时间竞赛
九龙城的公和荳品厂在2020年9月“退场”,老店消失,Chickita作画之外,还花时间了解背后的故事,“豆品师傅每天凌晨一时便起床,一直工作至早上六时,休息两小时,便再开工。一支豆浆、一砖豆腐,为了坚持不用机器,花的心血,难以想像。这便是传统、是工艺,甚至是一种艺术。”
这城市,有许多文化珍宝,她在与时间竞赛,希望认识更多、发掘更多。
怎样“画好香港”?
18区特色记录普查
谈及政府可以怎样支持民间参与保存各类特色城市文化,David建议举办18区特色记录普查,每年定时规划路线作记录,以文字、绘画和摄影等方式汇集成资料集每年刊出。让大众更深入认识香港之美,增加归属感。也可以举办城市写生节,推广“画好香港”等活动,推广香港写生文化,甚至邀请国内外艺术家参与,或提倡写生旅行团,共建艺术之都,促进香港旅游业的发展。
画作结合口述历史
Chickita说在香港写生有时或有限制,她举例2008年,徐悲鸿的入室弟子、著名油画大师庞均于香港街头写生时曾三度被赶。今年11月有画家在北角码头海滨公园想开画架写生被职员禁止。Chickita希望,政府可放宽这方面的限制。另外,她建议举办一些公开征集,让市民上传有关香港古蹟、地标的画作,如网上博物馆。也可以和长者合作,许多长者其实是香港历史文化的掌故,请他们为画中物“旁白”,分享他们的经历,画作配合口述历史,更全面记录香港。
两位画家,两种画风,同一愿望,“抓紧时间,多画一点、多讲一点”,透过绘画将文化保存下来,让下一代或再下一代都知道。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