廟街的名字源於街道中段的天後廟,上世紀七十年代中,政府從文明裡至眾坊街一段、甘肅街至南京街一段,劃出小販認可區,有約600個攤位,形成特色市集,路邊攤檔於傍晚時分陸續開檔,所以又有“平民夜總會”之稱。
廟街又稱“男人街”,因為以往販賣的多是男性用品,包括針織衣服、牛仔褲、鋼筆、腕錶、電子產品和玩具等,不過後來小攤販售賣的商品漸漸多元化。上世紀八十年代中期,是廟街粵曲檔的黃金時期,每晚數百人圍著聽曲,賣唱生意在千禧年後日漸式微,而篤信風水命理的人,現在還可以前往看相算命。
夜市裡的港式小吃也很多,不少旅遊天書及小紅書推介煲仔飯、蠔餅、蛇羹、牛雜等,任君選擇。
不少港產片也在廟街取景或以此作背景,90年代由劉青雲及袁詠儀主演的《新不瞭情》,就講述廟街粵曲藝人際遇;周星馳的《食神》,更有趣地展現路邊大牌檔風味,戲中出現的“嗱喳麵”(雜碎麵),更成為不少旅客“打卡”必試之選。
大公報記者賴振雄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