警方表示“假冒官員”、“猜猜我是誰”及假扮親戚求助,均為常見的電騙案手法。警方特別提醒,警務人員不會要求市民提供款項證明清白。

  騙徒更會用社交軟件出示假執法人員等證件,以及包含受害人資料的內地法院文件,而身穿假制服的騙徒更會為受害人進行視訊筆錄,以騙取所有個人背景、資產狀況及相片作進一步行騙。騙徒有時會安排“特務”上門收錢、帶受害人匯款或到財務公司做按揭,犯案過程由數日至幾個月不等,直至受害人覺醒揭發時,戶口早已清零。

  警方“防騙視伏器”成效彰

  據警方資料,今年1月至8月有25521宗詐騙案,較去年同期多逾8700宗、升幅達52.2%。保安局局長鄧炳強指出,詐騙案中約七成為網上騙案,網上購物占35%、投資騙案占15%、求職騙案占約14%;電話騙案更較去年同期大升73.6%。自警方去年九月推出“防騙視伏器”後,情況已有改善,今年一月至八月平均每月有272宗電話騙案,下跌約三成。

  鄧炳強表示,“防騙視伏器”共錄得140萬次搜集用服務,並預警近20萬次詐騙及網絡風險相關情況;警方自去年九月起亦與通訊辦及電訊商合作,透過分析市民的舉報,成功攔截逾4800個網頁連結及暫停1600個電話號碼電訊服務;約10萬張電話卡因客戶未能提供所需資料而被拒登記。

  鄧炳強又說,警方自本年六月份與金管局及銀行業合作,至九月已勸阻超過200人轉賬或存款予騙徒。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