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浸大校長衛炳江(左)及聯合醫務集團主席孫耀江(右)簽署備忘錄,由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中)見證。

  香港浸會大學與聯合醫務集團昨日簽署備忘錄,合作進行中西醫結合研究計劃,制定及展開多項中西醫協作研究項目。研究內容包括中西醫結合的臨床和轉化項目及探索中西醫會診模式,也為即將於2025年落成的香港首間中醫醫院做好準備。

  浸大校長衛炳江指出,屆時醫院除提供純中醫和中醫為主的臨床服務外,亦會提供中西醫協作進行的醫療服務。\大公報記者 趙之齊

  結合科研數據 加速現代化

  創新科技及工業局局長孫東強調,特區政府重視發展包括生命健康科技在內的優勢科技產業,同時“香港背靠祖國聯通世界,擁有中西醫結合治療的獨特優勢和豐富經驗”,他相信是次合作能“結合創新科技和科研數據,加速中醫藥的現代化和產業化,為病人帶來更大的福祉”。

  浸大暫任首席創新總監劉樂庭表示,今次中西醫協作研究內容包括建立中西醫結合的臨床模式,也希望在腫瘤科上做到中西醫共同會診,利用中醫藥來減低癌癥治療的副作用。他認為,這次中西醫合作在門診上進行,會讓更多大眾受惠,不過目前難以主觀性地描述中西醫結合的好處,希望經過這次協作研究來“用生化指標更科學地度量‘好’是怎樣的‘好’法”。

  研發新藥獲準在美臨床研究

  浸大協理副校長(中醫藥發展)卞兆祥補充,香港民間其實已存在中西醫結合治療的情況,“有的病人可能看完中醫後,自己接著就去看西醫瞭”。他亦發現,很多病人這樣做後其實有很好的效果,但目前缺乏相應的數據,向公眾和業界呈現這些療效,這正是過往推進中西醫協作的難處之一。

  衛炳江指出,浸大一直在努力推動尖端的中醫藥科學轉化研究。浸大在創新科技署資助下成立的中藥創新研發中心,研制的治療慢性便秘的新藥CDD-2101,成為第一個在香港研發的以中草藥為基礎、並獲準在美國展開臨床研究的新藥,是本港中醫藥科研的重要裡程碑。中心正積極研究以中藥複方為基礎的針對潰瘍性結腸炎新藥,有望減輕病人服藥後的副作用。此外,浸大中醫藥學院的研究團隊發現瞭豬去氧膽酸(HDCA)在紓緩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中的作用,開啟瞭研究新視角,具有重大臨床意義。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