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sysoon

這條街上,酒吧、餐廳林立,正在執勤的楊偉國一身警服,在熙熙攘攘的人群中格外醒目。

天色微明,路燈邊癱倒著滿身酒氣的醉漢,他走上前去拍醒:「你還能走路嗎,是否需要提供幫助?」滿臉通紅的醉漢瞇起眼睛,看清楚眼前的警徽:「我可以,我沒問題。」

「那需要幫你叫救護車嗎?」「好,謝謝警官!」

把醉酒的人送上救護車後,已經是清晨,楊偉國結束瞭夜巡。但下班後的他並沒有回傢,而是急匆匆趕往醫學院。

他換上白大褂後走進實驗室,已經有學生坐在電腦前忙碌著準備組會,抬頭見到楊偉國後連忙打招呼:

「早上好,楊教授!」

骨科學博導報名當警察,1000 多人篩到不足 200

今年 40 多歲的楊偉國,不僅是一名警察,也是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的外科學教授。

在中國香港,做實驗、帶科研、外出交流訪學是一名醫學教授的常態,部分還需在講臺上授課;而警察則是完全不同的工種,經歷格鬥、持槍等訓練,他們需要維持日常治安、拘捕嫌疑犯,並出現在各大緊急事故支援現場。

這樣的兩面,都是楊偉國的職業寫照。剛過去的一周,他周四從牛津大學學術交流完、飛回中國香港,周五在學院內進行日常授課。上完課的間隙,他立即前往警署熟練的換上警服去轄區執勤;執勤結束已是早上,匆匆回傢洗漱休息,下午還需出席學校的學工大會。

楊偉國教授現為香港大學李嘉誠醫學院矯形及創傷外科教授(終身聘任)、博士生導師、研究部主管、部門研究及研究生首席顧問,香港大學深圳醫院骨科中心實驗室主任及深圳骨科創傷修復新技術重點實驗室副主任,香港大學副學生事務長,李國賢堂學生宿舍現任總監,香港大學立之學院前副院長。

他團隊的研究領域包括脊柱畸形及骨創傷、生物醫用材料、3D 生物打印、納米抗菌材料等課題,先後於骨科醫學、醫學材料及材料科學的國際期刊發表瞭超過 290 多篇 SCI 研究論文,並在多個區域性及國際性的學術會議上發表瞭 290 多篇研究報告。目前,H-index(學術指標)達到 83,文章引用次數超過 22,000 次,i10-index 252。主持國傢、省、市、香港地區各類項目,資助總額超過 8600 萬。Bioactive Materials 副主編,連續 9 年被評為 ESI Top1% 學者。在 2023 年度的頂尖科學傢排名(材料科學)上,世界排名第 1926 位,中國排名第 486 位。申請專利超過 40 項。

圖源: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警務處

1 年前,已是骨科學博導的楊偉國第一次有瞭跨界的念頭。

2022 年 4 月,香港警隊到港大宣講、招募大學生警員。在此次的警員招聘宣傳中,楊偉國作為校方代表之一進行協助。負責招聘的現職警官們在校內的招募講座上分享自己的投考和工作心得,並進行報名者面試、體能測試。

與招聘警員們一起吃飯時,坐在楊偉國旁邊的警官提起前不久剛畢業的輔警之中,有一名 50 多歲的輔警學員成功畢業。那一刻,他的心動瞭一下:「那麼我也可以當警察嗎?」

楊偉國的妻子也在學校工作,她知道警察這個職業是楊偉國的人生啟蒙,便鼓勵他:「你以前不就說過想當警察嗎?要不去試試?」負責招聘的警官一聽說楊偉國曾經也想當警察,極力勸他報名:「你現在完全也來得及,一切都剛好。」

警官口中的香港輔警,成立於 1914 年,主要提供訓練有素的後備人手,進行日常巡邏工作以及在應對緊急事故時支援正規人員。輔警團隊目前由約 3200 名來自各行各業的成員組成。

疫情時期封關為這一切提供瞭客觀條件的支持。所有的航班停飛,往常需要到往世界各地參加學術會議的楊偉國有瞭更多的時間。並且他主要從事骨科研究,不用面臨突然需要收治患者的情況。

「反正你現在也沒辦法外出交流,時間擠一擠,是能夠參加訓練考核的。」楊偉國的妻子對此表達瞭極力的支持。猶豫再三,楊偉國終於提交瞭輔警報名表。

通過 4 層選拔,他走到最後一關:崗前訓練。

根據楊偉國的回憶,自己參加輔警申請的那一年,有超過 1000 人報名,但最後成功進入崗前訓練並順利通過考核、成為正式輔警的,隻有不到 200 人。

370 小時訓練,拿瞭全班第一名

從 1000 多人到 200 人,楊偉國經歷瞭 6 個月。

根據香港特別行政區香港警隊的公開文件,所有輔警在上崗前,需要進行 370 個小時的訓練(分佈在 26~33 周進行),內容主要包括法律、警察實務、程序、警察規則、規例等。

因為警務培訓在工作日主要安排在晚上 7 點到 11 點。在參加訓練的大半年裡,楊偉國隻好重復著學校、醫院、警察總部三點一線的生活。

在學校,楊國偉講課,接受學生的提問;在警察總部,楊偉國聽課,作為一個學生提問。

「當學生不比當老師輕松,像極瞭當年學期末考試之前深夜背書。」楊偉國對所有事情都十分嚴謹、仔細,這可能與他常年在科研路上的經歷有關:「執法程序、嫌疑人逮捕步驟,這些統統都要一字不落的背下來。如果執法或逮捕程序錯誤,嫌疑人的律師就可能利用這一點幫助他逍遙法外,我絕對不能接受這樣的情況發生在自己身上。」

在訓練期,輔警學員們還需在周六、周日或公眾假期(半日或全日)在香港警察學院及警務處轄下的靶場接受武器及戰術訓練。

如果說工作日的學習楊偉國還遊刃有餘,那周末的搏擊、格鬥、射擊等訓練則是全新的挑戰。

訓練現場,圖源: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警務處

在這裡,他不是受人尊敬的醫學教授,而是需要無條件服從和執行長官每一個命令的輔警學員。他的同伴們也來自各行各業,律師、企業 CEO、港大的學生、運動員......但都被「一視同仁」:訓練時出錯,全體一塊受罰。

「也會有部分同伴比較擅長其中的一些訓練項目」,楊偉國覺得,互相學習很重要,「當時一個同伴的射擊成績很好,他主動向隊裡其他人分享握力分配、瞄準的要領。」

有意思的是,楊偉國發現其中「心要靜,手要定」的訣竅,跟醫學上的操作要求異曲同工。深呼吸,控制全身、尤其是手臂肌肉的穩定,瞄準目標後快速反應......進行這一系列步驟時,跟解剖人體的感覺極其相似。不斷練習之下,他逐漸正中靶心。

今年 3 月,楊偉國完成瞭三百七十多個小時的訓練,以全班第一的成績畢業,榮獲銀笛獎,就此開啟瞭當輔警的「第二人生」。

楊偉國在畢業典禮上與傢人的合照,圖源: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警務處

上班第二天就抓到嫌疑犯

楊偉國:未來,醫學身份不會變

如果說,在警察總部是一種新的學習和適應,那畢業後,楊偉國才真切感受到瞭自己的新身份:一名警察。

正式換上警服的時候,他險些沒認出鏡子裡的自己,他覺得自己正逐漸跟印象之中警匪劇裡的警察形象重疊:「跟平時穿白大褂的形象太不一樣瞭,全副武裝走在熟悉的街道上,像重啟瞭人生。」

更讓他意想不到的是,當輔警的第二天,自己就抓捕到瞭嫌疑犯。

「當時我們接到一名的士司機的報警電話,說自己的車被砸,還被醉酒男子毆打。」案發地點並不在他的執勤范圍內。遇到這樣的情況,長官立馬調動人員過去進行警情援助。

還未動身,迎面跑來一人神色慌張,而他身後還有 3 人在追趕,其中一人衣服被撕破。在醫學行業 10 餘年的職業素養,讓他首先註意到瞭一人手上存在新發傷痕。而根據割損的傷痕判斷,很可能是車窗玻璃碎片導致。

出於敏感,楊偉國和同伴立即將此人攔下。經過盤查,他就是嫌疑犯。

成功逮捕後,楊偉國一整晚都十分激動,凌晨下班後一回到傢,就叫醒妻子、分享瞭這件事情。(平時,為瞭不讓傢人擔心,平時每次執勤的開始和結束,楊偉國也會及時跟傢人們發信息報平安。)

截至目前,楊偉國已經從事警察工作 5 個月。一般情況下,他會保證自己每周至少去執勤 1 次:「次數少瞭處理警務會生疏,就不能勝任這份工作。」

在警隊之外,他也總是拿出訓練時的筆記溫習法律程序相關的知識點。閑暇時,他常跟年資更老的輔警們聊天,聽他們講一些「實戰經驗」:一些胡攪蠻纏的鬧事者可能會突然奪路而逃、每年的輔警考核這些最難......

在他看來,輔警並不是暫時的體驗,是一份很嚴謹而長久的社會服務

在教授和輔警「二重人生」的切換中,楊偉國覺得兩個職業並非完全分割,而應當是相輔相成的。比如說在街邊守著醉漢、等待救護車來的幾分鐘裡。楊偉國的視線一刻不離靠在路燈柱子旁的人:多年的醫學素養讓他不自覺的緊密觀察他的狀態,必要時立即提供醫療救援。

「我或許是警員裡比較懂醫學的,也是醫學教授裡懂怎麼用警槍的。」

一開始,楊偉國並不想公開自己的雙重身份。除瞭部門裡審批兼職輔警申請的主任以及自己的傢人,他並沒有特意向周圍的人提起自己的雙重身份。

但他打趣「世上並沒有不透風的墻」,前不久,自己相關經歷在香港警隊官方媒體曝光,組內的學生還恰巧看到瞭報道。學生驚慌失措的聯系他:「楊教授,你去當警察瞭的話,我們畢業怎麼辦?」

這讓楊偉國哭笑不得,連忙安慰學生:「我並不打算從醫學院離職,我還是你們的導師,隻要你們的實驗和論文符合相關要求,是能夠順利畢業或博士後出站的!」

楊偉國教授,圖源:中國香港特別行政區政府香港警務處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