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建議,加快香港與大灣區內地城市的醫療融合發展。\大公報記者易曉彤攝
【大公報訊】記者易曉彤報道:為加強兩地醫療業界的資訊交流,大灣區醫療專業發展協會將於9月份在東莞設立首個“粵港澳創新醫療交流中心”,及後會在深圳及其他地區成立其他中心,由該協會負責協調及管理。高永文表示,希望借此進一步推動大灣區醫療融合,方便香港醫護人員、內地市民和醫療單位在中心對接。
“粵港澳創新醫療交流中心”協助香港普通科或傢庭醫學及專科醫生申請內地執業資格證;協助舉辦醫學技術交流研討會及專業發展分享等活動;設立藥物資訊交流中心和港藥展示廳;透過“藥械通”支援,協助香港藥物進駐內地醫院;透過“一帶一路”商貿渠道協助把中國藥物,包括中、西藥物推廣到海外;協助香港醫生購買大灣區執業責任保險。
廣州南沙新區香港服務中心首席聯絡官葉澤恩表示,南沙市第一醫院目前已有兩名香港醫生長期駐診,透過香港醫護人員培訓當地醫護人員,為港澳和內地居民提供港式醫療服務。南沙更計劃設立一間像港大深圳醫院的港式公營醫院。
港醫建議設平臺助內地執業
眼科專科醫生龐朝輝早前已獲發內地執業資格,並有意到內地發展,他說現時有資格到內地執業的香港醫生年資較長,而且已經私人執業,未必有意到內地發展。另外兩地法制、稅務等不同,令個別醫生卻步,希望政府設立一個方便的平臺,促使香港醫生兩地流動。精神科醫生吳燕婷亦已獲發內地執業資格,她稱,早於2019年便透過遙距方式向內地病人提供專業意見,病人可在內地醫院配藥。兩地通關後,不少內地病人來港覆診,促進香港醫生與內地醫院的交流。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