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公報訊】記者伍軒沛、劉碩源報道:南區是香港重要的深度旅遊資源,也是香港漁港文化的根源之一。漁業持續發展基金資助、以休閑漁業為核心的社區平臺“漁傢向導”,昨日舉行啟航禮。“漁傢向導”項目總監譚建樂說,香港仔非常具潛力發展本地旅遊業,希望能夠透過項目,將南區景點及不同文化串聯起來,為市民及遊客帶來深度的文化體驗。
帶領員細說往昔漁業光景
漁農自然護理署助理署長(漁業及海洋護理)黎存志致辭時說,發展漁業休閑活動是南區開展旅遊業的合適之舉,香港仔兩大古廟、天光墟等人文景觀,是非常好的漁傢文化教室。
“漁傢向導”是全港首個休閑漁業社區平臺,將舉辦一系列由漁民帶隊的活動,推廣漁業文化。項目總監譚建樂表示,目前已有20位帶領員,包括現役漁民、漁民後代及漁民文化愛好者。他們帶遊客參與活動的同時,也會分享自己的故事。
“漁傢向導”五月底已開始出團導賞,本月亦會有多個導賞團接受報名。旅遊團主要項目有三個,包括上船親身體驗傳統捕魚,一嘗當漁夫的滋味;參觀魚市場,由魚統處的人員帶領遊客到市場內,親身教路如何挑選生猛海鮮;漫遊香港仔避風塘,由帶領員親身細說往昔的漁業光景。
漁民後代阿欣是其中一位帶領員。她說,自己在漁船上長大,到十多歲才上岸,漁船上滿載著她的童年回憶。在導賞項目中,她負責帶遊客出海體驗捕魚,“很多香港人都知道,香港仔有漁民,但他們的生活是如何的呢?大傢卻很陌生。”阿欣希望將自己認知的漁民知識帶給遊客。
謝仲衡不是漁民,但卻對漁民文化非常感興趣。“漁民的文化以外,還有這裡的歷史。不查歷史書不知道,原來鴨脷洲上的洪聖爺廟,從1770年左右已經存在,可想而知這個地方的漁民歷史有多久遠。”他認為,能夠將這片美麗的風景背後的故事,向遊人娓娓道來,意義匪淺。
發表評論 取消回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