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圖:李傢超嚴厲譴責嘗試破壞器官捐贈系統的人,已要求警方調查個案有否違規違法。右圖:器官捐贈是大愛行為,圖為小芷希早前因患擴張性心肌病變,嚴重心臟衰竭,生命危在旦夕,獲內地捐出一名腦死亡兒童的心臟,重獲新生。

  行政長官李傢超昨日表示,留意到近期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的取消登記數字出現不尋常情況。他嚴厲譴責嘗試破壞器官捐贈系統的人,形容其行為可疑可恥,已要求警方調查個案有否違規違法。

  醫院管理局表示,內地與香港有大致相同的器官分配考慮因素,且內地每年有超過1.7萬宗的器官移植,約有1100宗不同器官未能成功配對的個案,因此器官“南下”的概率遠大於“北上”,有更大機會令合適的香港病人受惠。

  醫管局表示,截至今年三月底,本港輪候器官移植的人數超過2500人,其中單是等待腎臟的病人便達2433人,但器官捐贈數量卻連年下降。威爾斯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錦滔指出,去年隻有80人完成器官移植,形容數字極不理想。

  本地捐贈少 患者或等半世紀

  李錦滔表示,由2019年至去年,遺體捐贈每年介乎42至57宗;現時情況下,患者可能需50至60年都難等到合適的器官作移植。他指出,醫管局一直希望增加器官來源,令更多病人受惠。他又說,見到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系統被人不正當擾亂,感到非常傷心,認為可能會影響市民簽署器官捐贈的意欲。

  醫管局器官移植專傢代表團成員、瑪麗醫院肝臟移植中心顧問醫生陳智仁引述數字指出,2018至2022年間,香港有約70名病人因輪候不到肝臟而死亡,13名病人因等待太久、肝癌擴散而不適合做移植。

  醫務衛生局近日表示,留意到互聯網上有少數人歪曲器官捐贈的利他奉獻精神,宣揚登記器官捐贈者應審視受惠者身份,甚至呼籲他人取消器官捐贈登記。近五個月合共5785宗取消器官捐贈登記的申請,當中超過50%即2905宗的申請人根本從未登記。

  香港與內地正在探討建立恒常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即當兩地任何一方有器官捐出但在本地沒有合適病人接受,便可跨境配對,讓兩地各自在沒有合適受贈者的情況下善用器官。陳智仁昨日表示,與廣東省初步瞭解後,雙方有共識,內地醫院一旦出現無合適病人使用器官,會向香港通報,提供器官的詳細資料,例如運送時間,器官缺血時間等,且最終是否進行移植手術,仍是由前線醫護決定。

  器官“南下”概率遠超“北上”

  陳智仁說,內地器官捐贈已有三四十年歷史,每年有逾1.7萬宗器官移植,屬於亞洲第一、全球第二,建立瞭健全的器官捐獻及移植體系,並有嚴格法例規管。內地已建立健全的器官捐獻及移植體系,系統會利用大數據監察各醫院移植情況,如發現異樣,將交由公安調查。他強調,兩地現時是討論互助機制,內地與香港的器官捐贈名冊絕對是相互獨立,不會合並使用或資料直通。

  李傢超昨日出席行政會議前會見傳媒時表示,留意到取消器官捐贈數字有不尋常情況,包括根查沒登記過,亦有很多涉及重復取消。他稱器官捐贈是拯救人命的重要機制,香港過往曾借器官捐贈救回不少寶貴生命,“任何破壞系統的人士,我們都應該嚴厲譴責,這簡直是令我們覺得恥辱的行為。”他表示,未來會推動與內地合作,幫助更多香港患者。

  警方網罪科嚴肅跟進

  針對取消登記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數字急升,近日多個社交平臺均出現有網民發帖呼籲取消“器官捐贈登記”及造謠煽動不要捐血等,多名政界人士表示,有關行為屬“軟對抗”,或犯“煽動意圖罪”,呼籲政府盡快就假新聞及虛假消息立法。

  亂港勢力“軟對抗”或需負刑責

  警方昨日回復《大公報》表示,警務處網絡安全及科技罪案調查科正瞭解事件。若發現有任何違法行為,警方必定會嚴肅跟進。根據香港現行的法例,大部分針對現實世界用來防止罪行的法例,均適用於互聯網世界。

  行政會議成員湯傢驊表示,有關行為屬“軟對抗”,有機會幹犯《刑事罪行條例》,他形容這些人意圖透過此手段引起社會註意。他說,修例風波至今已時隔四年,但社會上仍有人對政府心存不滿,他建議政府在房屋、青年政策方面多做功夫。

  造謠者或犯煽動意圖罪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陳勇指出,事件中說明雖然當前香港社會已經恢復安定,但仍有反中亂港勢力賊心不死,企圖編造謠言擾亂正常社會秩序;同時反映政府需要盡早出臺法律打擊假新聞及假消息。

  民建聯立法會議員葛珮帆表示,有關虛假信息“可恥及冷血”,更可能危害到急需器官移植或需要輸血的病人的生命安全。有需要盡快就假新聞及虛假消息立法,打擊網上虛假資訊。

  協康會:一個遺體器官可救20人

  近期中央器官捐贈登記名冊出現大批不尋常的取消登記情況,香港肝臟移植協康會會長黃龍輝向《大公報》表示,作為一名肝臟移植康復者的他,個人感受是非常失望而且不理解,他稱一個遺體的器官就有可能救20個人,更是一種延續生命的精神。

  捐贈是大愛 不應受影響

  “不討論政治問題和群體效應,單純講捐獻,他們當初選擇捐贈時一定是想要救人的,那麼現在取消是因為不打算繼續救人嗎?不管香港人、內地人或外國人,都是一條人命,為何已經選擇伸出援手又考慮這麼多?”他表示,明白登記器官捐贈是每個人的權利,亦表示尊重,但仍希望市民簽捐贈卡後不要取消。

  就肝臟方面來講,黃龍輝引述衛生署數據,現有60多人正等候肝臟移植手術,而去年僅有十幾宗肝臟捐贈,相信在需求上已經超出幾倍,“而且通常很多患者真的等不起,病情隨時變化,不知幾時就有突發急性腎衰竭的可能。既然大傢初衷是救人,就不要想太多,也希望大傢都能瞭解現在香港器官捐贈的情況很不理想,希望社會氣氛恢復理性,以助人為本的心態去做。”

  香港移植學會會長馬錦文對此表示擔心和關註,她強調器官捐贈是大愛的表現,目的隻想幫助有需要的病人。對於本港與內地商討設立恒常跨境器官移植互助機制,她稱業界都希望有更多相關訊息,因兩地制度不同,相信不會一時三刻便可以成事,因為即使在本港,兩間醫院安排病人接受器官移植,都需要時間商討及考慮。

  歐美澳洲均設跨境捐贈機制

  器官捐贈的價值是延續生命,而雖然本港不斷宣傳推廣器官捐贈,近5至10年間的移植數字仍然下跌。威爾斯醫院內科及藥物治療學系教授李錦滔昨日表示,行醫三、四十年,留意到近年港人在捐贈器官及捐血的數量都有所減少,他強調,愛心行為不應其他因素影響。

  跨境器官捐贈在香港並非先河,就全世界而言,美國、英國、德國、澳洲等眾多國傢亦都設有跨市、跨州,甚至跨國的跨境互助機制。李錦滔稱,跨境互助機制令更多病人可以受惠,“冇聽過佢哋話‘我係德國的,我(捐贈的器官)係唔準去法國嘅?’,點解我哋香港人要諗呢樣嘢?”他強調,器官捐贈是不應受種族、年齡、性別、職業、社會地位等因素影響,香港現時在考慮分配時,不會考慮捐贈者或受捐者身份。

  對於香港器官捐贈中央名冊登記出現異常,取消登記情況大增的情況,李錦滔說,市民有自主權選擇是否捐贈器官,當局對此亦都表示尊重,但通過不正當行為改變系統則令人遺憾,直言痛心見到此種情況發生,不希望社會被謬論誤導,而影響捐贈器官的愛心。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