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网上公然售卖公立医院二手药,药物来源估计有四种可能,包括:病人剩余太多药物、病人试新药后因不合适而卖掉、有人拾获弃置药转售,并有所谓“职业病人”,求诊目的纯粹为取药,然后出售图利。

  《大公报》综合病人组织、药剂师、议员等意见及分析,相信二手药的源头,主要来自上述四种可能,当中的“职业病人”,据了解个别病人向医生要求取得完整药盒,方便转售。翻查资料,2018年曾有媒体揭发,“职业病人”将抽筋药和气管舒张剂在网上平台转售,一支由数十元到二百几元不等,公立医院每种药16星期的药费统一是15元,反映差价相当可观。立法会卫生事务委员会主席陈凯欣向《大公报》表示,必须调查涉事的病人药物源头,究竟是病人本人出售,抑或是第三者获得后转售。她认为今次事件揭示,现时病人平均覆诊时间较长,每次获取的药物较多,有机会造成浪费,但讨论已久的“医社合作”,病人透过社区药房分期取药,目前仍然未能普及,必须加快推行。

  关注病人权益的社区组织协会干事彭鸿昌向《大公报》指出,确有病人会出售剩余药物,举例一些“有需要时服用”的药物,当病人用不完,便有机会基于减少浪费,于市面转售图利,也有病人应医生建议试用新药,却因不合适弃用,相关药物一般基于安全考虑,并不会回收,或有人避免浪费,选择平价出售。

  另外,部分二手药物也可能来自拾荒者,从垃圾堆中拾获后再转售。彭鸿昌建议,政府建立“家居/院舍药物中央回收制度”,方便市民弃置用不完的药物。\大公报记者 赖振雄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