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觀察者網專欄作者 雁默】

選舉結束,終於可以談點正經事——賴清德當選,“臺獨”會長期執政嗎?

賴清德獲約558萬票,得票率40.05%;侯友宜獲約467萬票,得票率33.49%;柯文哲獲約369萬票,得票率26.46%。“立委”席次,藍營獲52席,綠營獲51席,白營獲8席。時力黨覆滅。

侯輸賴約6.56%,侯贏柯約7.03%,這兩個數據意味著那些說藍綠,或藍白得票率差距在3%內的,都錯得離譜或明顯說謊。同時也證明瞭藍白誰也棄保不瞭誰,此一事實所反映的未來政局,就是藍白必須合作,但又絕難“有效合作”。

而這註定瞭4年後,不團結的在野黨難以擊敗支持者鐵板一塊的執政黨。

談正事前先算帳,說好瞭誰老三誰就是歷史罪人——答案是柯文哲。說好瞭要揭穿虛假民調——美麗島民調得票預估錯得可笑,TVBS的民調支持度則是明顯帶風向。

不過,這次沒有誰是大勝,三黨都僅能稱“小有斬獲”。

民進黨破紀錄連續執政三屆,但賴清德得票數與“立委”席次都大幅萎縮,朝小野大的結果無法視為大勝。

國民黨在“總統”選戰上得票比上次還少,“立委”席次卻有可觀成長,僅以一席之差,又成瞭“立院”第一大黨。

然而,國民黨的政黨票得票數仍輸給民進黨,藍營二度創下地方大選狂贏,“總統”大選卻大輸的難堪。

柯黨雖未躍升為老二,但“立委”席次還是達到瞭其最低標準的8席,而且是足以左右政局的8席。隻要避免自己走上與國民黨“合流”的路子,此黨就不會像親民黨一般泡沫化。

國民黨有毒

笑看這次選舉,國民黨成功證明自己推顆西瓜出來選,也能穩坐老二的位置;民進黨成功證明隻要國民黨推顆西瓜出來選,自己為非作歹8年,遭6成以上選民唾棄也能選上;柯黨成功證明隻要國民黨推顆西瓜出來選,即便沒有地方組織,光憑一張嘴,也能將兩大黨都逼到墻角。

那麼,誰是“戰犯”就很清楚瞭,朱侯金+趙少康名列前四,第五大“戰犯”則是早早加入“情勒部隊”以及傳播假民調的各種親藍名流。

我反復說,侯友宜就是最大破口,但這半年來不斷有人強調,平庸之主反而能造就眾志成城的效果,現在海水退瞭,是誰沒穿褲子?對藍營而言,“侯友宜噩夢”比“換柱”與香港事件更可怕。萬幸此公已無未來可言,日後不必再提此一禍水。

選後,侯友宜及其團隊鞠躬道歉

不論人論黨,國民黨溫良恭儉是一路輸,奸狡陰毒也沒有贏;趙少康不斷向“天然獨”推銷“反共”討票完全沒得逞,侯友宜“藍皮綠骨”與黨切割完全沒用。甩掉藍營傳統包袱的手段都不奏效,中間選民與年輕世代不買單,此一結構性問題難道還不清楚?

國民黨真有那麼不堪嗎?倒也沒有,敦厚點說,他們隻是長期沒用而已。

沒用,也可以無害,但這個黨有毒,誰沾誰倒黴。前例有“國親合”的親民黨,“國新合”的新黨,郭臺銘被連續糟蹋兩次,這次則輪到“藍白合”的柯文哲,每一個背上都有刀痕。

持平而論,國民黨將這次選舉視為生死存亡的一戰,因此各種低級下作的策略做得很到位,“情勒”絕技更是耍得淋漓盡致,按理要贏。不過,一切殺招僅限於對小隻的對手有效,對大隻的仍是動輒嚇到吃手手,畏綠如虎。事實證明,在基本盤萎縮的趨勢下,欺小怕大還是得輸。

最被看好的下一個藍營共主是臺中市長盧秀燕,但如無意外,“內鬥盧秀燕”的戲碼已經悄悄上演,黨內誰出頭打誰,這就是國民黨。

在選舉最後階段,柯文哲並未搶奪藍營選票,而是更集中心力挖掘綠營選票,這意味著,藍營並沒有流失多少票,確實團結瞭。但很不幸,國民黨卯盡全力,也就剩33.49%。致命的是,高齡鐵粉仍在持續雕零。

趙少康已使出渾身解數試過瞭,年輕人就是不挺國民黨。這次“立委”席次大有斬獲,那是因為柯黨沒推出多少人參戰。下次,就沒那麼好選瞭。

國民黨的未來,被柯文哲沒收瞭。

阿北不放棄,小草就不放棄

小草,現在是柯粉的代名詞。柯黨發起的“小草運動”是一個成功的政黨文宣,論這次選舉哪個黨的支持者自發性與自主性最高,毫無疑問就是柯黨,小草們無償奉獻助選熱情,中老年人也都感受到瞭。

開票當夜,我人在臺南,餐廳裡的客人都在關註開票,中老年人對柯文哲能獲得超過300萬票嘖嘖稱奇,他們帶著懸疑的表情高聲稱自己的小孩也挺柯,而沒人為賴清德當選歡呼。

臺南,是民進黨在臺灣最“信賴”的城市,賴清德隻獲得51萬票,比四年前的蔡英文少瞭21萬票(-27%)。侯友宜獲得28萬票,比四年前韓國瑜少瞭5萬票(-15%)。藍綠流失的選票總和,就是柯文哲的得票數26萬票。

臺南的藍綠流失占比,約略就等於全省數據,白營能讓綠營流失約三成選票,讓藍營流失一成五。

1月12日晚,民眾黨在凱道舉行選前之夜

小草們並沒有創造勝選奇跡,但創造瞭選舉成本最低、效益最大的奇跡。難怪柯文哲現在不斷復誦,你們不放棄,阿北就不放棄。也難怪柯黨會將街頭上的熱情,視為最準確的民調。但選舉結果顯示,在街頭的遠比在傢裡的少,同溫層太厚,判斷會失準,一如4年前的韓國瑜。

藍綠兩大黨不能不承認,“未來”被柯文哲沒收瞭,沒錢沒人但隻要有年輕人,就能令大黨背脊發涼。

綠營與白營,政治色彩都偏綠,兩者相加就是66%,這就是為何國民黨沒有未來的結構性因素。

當然,柯黨的未來也充滿挑戰,小黨泡沫化往往是一瞬間的事,歷史斑斑可考,但就這次選舉的過程與結果來看,柯文哲完全具有不被邊緣化的底氣。這樣的政黨,通常是茁壯到一定程度才會出問題。是要維持“小而美”,或是迅速壯大?就是柯黨的主要挑戰。

柯文哲對自己得票率不到30%,明顯有點氣餒,我倒認為這個數字很公道,因為標榜科學理性玩選舉,本來就不該期望得票率太高。畢竟,選舉是情感活動,仇恨與恐懼才是吸票萬靈丹,理性是什麼鬼?

所以此前才說,柯文哲沒戲卻有用,削弱對手是可以的,反超對手那就得搞革命,而不是唱唱跳跳小草一傢親。

賴清德不怕朝小野大

賴清德是最大貪腐集團新潮流系的成員,由他掌權,未來的臺灣政治必然更為黑暗。綠營51席“立委”雖未過半,但主要對手還是國民黨,那就不足為懼。畢竟,藍營席次曾高達81席,而且自己還執政,完全執政也鬥不過民進黨,52席在野就更不必期待瞭。

接下來四年,賴清德會搞“臺獨”嗎?當然會,但在美國監管下,他也隻會打擦邊球搞柔性“臺獨”,並確保其“暗獨”路線能協助其連任。但若特朗普當選下一任美國總統,變數就會非常多。

誠然,賴清德的得票數比蔡英文少259萬票,但這是內外大環境對綠營不利的得票數。白營既能牽制綠營,也能牽制藍營,這對賴清德不見得是利空。

一個性格執拗的掌權者,總有辦法將權力最大化,將霸道合理化,更何況其靠山是最有錢有勢的政治組織,朝小野大不算事。

因此,要斷絕“臺獨”的長期執政之路,說白瞭就是要有龐大的外部壓力,島內的藍白勢力起不瞭關鍵作用。

換言之,選後的藍白合隻是花邊,大陸對臺政策才是主戲。關於此,事涉國際情勢,我們下次再試著探究。

總之,隻要外部壓力不夠大,“臺獨”長期執政幾乎是必然的。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