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5日,中國商務部發佈公告,認定臺灣對大陸的貿易限制措施構成瞭貿易壁壘。

這是一則令兩岸震驚的消息,歷史上,大陸從未對臺灣進行過這樣的調查。其實早在2023年4月12日,商務部對臺灣展開貿易壁壘調查的時候,就已經令輿論感到震驚瞭。

當時不少人預計商務部隻是說說而已,不會真正落地,然而事實證明他們錯估瞭形勢,現在,調查真的落地瞭。

這也意味著,一層關鍵的窗戶紙,從今天開始真正被捅破瞭。

長期以來,臺灣地區一直刻意禁止大陸商品進入,光是明令禁止的就超過2500項,其構成貿易壁壘是明擺著的,稍微查一下,就證據確鑿。

臺灣當局用的理由來來去去就兩個:要麼是保護島內產業,要麼是所謂的安全。

但這些理由都站不住腳,以保護島內產業為例,臺灣今年因為禽流感的緣故,蛋雞大量被撲殺,雞蛋產量大幅減少,導致雞蛋短缺,蛋價大漲。

對岸的大陸就是最大的雞蛋產地,2022年雞蛋產量3200萬噸,占世界比重接近40%,想解決雞蛋短缺,直接從大陸買就可以瞭,數量足夠,質量也穩定。

可臺灣農委會是怎麼做的呢?表面上以“保護島內雞蛋產業,防止被大陸沖擊”為由,拒絕從大陸采購任何雞蛋,轉過頭就從澳大利亞買。

臺灣一共向澳大利亞買瞭500萬顆雞蛋,直接走奢侈的空運,光是給每顆雞蛋的補貼,就高達32元新臺幣,約合7.18元人民幣,已經超過瞭雞蛋本身的售價,被調侃為“金雞蛋”,算上運費和其他成本,最終的零售價上瞭天。

除此之外,臺灣還從日本、菲律賓、美國、馬來西亞合計采購瞭1.4億顆雞蛋,也給瞭大量補貼。

如果說買大陸雞蛋會沖擊島內雞蛋產業,那買其他地方的雞蛋難道就不會沖擊瞭?

明顯說不通嘛。

至於所謂的安全,則更說不通。1月16日,臺灣偽“經濟部”發佈瞭一則指令,要求全面封殺螺螄粉,線下不許賣,線上下架,理由是螺螄粉危害瞭所謂的安全。

一包小小的螺螄粉竟然能威脅到安全?哪裡威脅安全瞭呢?綠營給出的理由是,某個品牌的螺螄粉包裝上,有“你是中國人,我也是中國人,四舍五入一下,你就是我的人”這樣的廣告語,存在政治含義,因此威脅瞭臺島的安全。

且不說這就是個廣告語罷瞭,犯不著上綱上線,何況不是每個螺螄粉品牌都有這樣的廣告語,你要實在看不順眼,換個品牌不就得瞭,何必對螺螄粉整個品類進行封殺。

無論是雞蛋還是螺螄粉,都隻是臺灣對大陸構建的貿易壁壘的小小縮影,全世界沒有任何一個經濟體,對大陸商品進行如此嚴格的打壓,連小小螺螄粉都不放過,除瞭臺灣。

而這個壁壘的背後,是一個更大的佈局,一個臺灣藍綠兩營都沒有異議且長期在執行的計劃——“華人代言人計劃”。

所謂“華人代言人計劃”,是指臺灣政客長期以來,都致力於塑造這樣一種認知——即臺灣是華人世界的希望,所以臺灣應該成為華人世界的代言人,是華人世界的龍頭。

那麼自然而然地,大陸、新加坡、香港這些華人地帶,就應該接受臺灣的領導。

別笑,他們還真是這麼認為的,不僅藍營經常這麼說,就連綠營也很喜歡這個觀點,比如菜菜子就多次說過,“臺灣是華人最後一塊自由之地”。

而在大陸,也確實有一些人接受瞭這種荒謬的觀點。

之所以要搞出這種計劃,純粹是反攻大陸無望,“臺獨”成本又太高,因此采取的折中方式,這樣既能邁出實質性的“臺獨”步伐,又能繼續吃到舊有的蛋糕。

說白瞭就是,好處占盡。

而要達成這個計劃,需要兩個必備條件:產業鏈的物質優勢,和內部的極度反大陸。

“自由民主”這玩意是需要物質基礎背書的,否則沒人會信,人們對美帝的熱愛,愛的從來不是那些個自由民主,而是大House,和傳說中的“一美元炸雞”。

缺乏物質基礎,你就是憲法照著美帝的抄,比如利比裡亞,也沒人高看你一眼。

臺灣因為發展得早,1992年人均GDP就破萬美元瞭,同年大陸隻有366美元,差距極為懸殊。

論GDP總量,臺灣在90年代最高峰時,曾達到大陸GDP的40%,一個小島達到大陸GDP總量的40%,絕對是件驚人的事情。

那年代,臺灣有句話叫“錢淹腳目”,意思是錢太多瞭,經濟太好瞭。

自身那麼有錢,再看對岸的大陸,那麼貧窮,當然會生出一種優越感。

這種優越感建立在西太平洋的產業分工之上。

一級的美國壟斷瞭大部分生產資料和中高端品牌,二級的日韓則擁有中低端品牌,並掌握一部分核心技術,臺灣和香港實際上都是三級,品牌有一些,但零零散散不成規模,主要以給日韓美代工為主。

大陸處於第四級,提供廉價勞動力,並充當商品傾銷市場。這種“雁行”模式,確保瞭臺灣人的“高華”地位,而“高華”的地位,又讓他們有底氣認為自己是華人之光。

要是沒有產業上對大陸的壓制,自然就談不上“高華”,也就談不上華人之光。

所以臺灣對於打壓大陸產業,可謂十分賣力,各種能賣不能賣的,全都不讓賣。目的隻有一個,阻止大陸產業的發展。

雖然這麼做有點螳臂擋車,然而螳臂也是臂,臺灣超過5000億美元的GDP,說大不大,說小也絕對不小,對大陸產業發展是能起到一定阻力的。

這樣做盡管很難阻擋大陸產業崛起,卻可以避免臺灣在不知不覺間融入大陸經濟圈,進而繼續留在美國經濟圈,這非常重要。

因為前面說瞭,臺灣的“高華”地位是建立在“雁行”模式之上的,是美國主導的,如果臺灣和大陸融合瞭,就很容易事實脫離“雁行”模式。

因為融合之後就是一傢人瞭,一傢人還分得清誰是“高華”,誰是“低華”嗎?

當然也許有人會說,大陸每年出口臺灣的金額也不少,怎麼解釋?

金額的確是不少,不過大部分都是臺商內部的進出口罷瞭,大陸本身是撈不著什麼好處的。

為瞭避免和大陸融為一體,以致於模糊瞭“高華”和“低華”的界限,臺灣當局還需要推行極度反中的策略。

這種策略的重點,是在衣食住行上處處強調與大陸的不同,如果沒有不同,那就強行創造不同,絕對不允許有相近的習慣,尤其是從大陸傳過來的。

類似的案例,在我們北方就有一個——蒙古。

蒙古和中國同屬黃種人,歷史上往來頻繁,文化習俗上更有不少類似之處,雙方經濟實力又差距懸殊,如果交往密切,勢必要融入中國經濟和文化圈。

因此蒙古極度害怕被中國同化,常年實行毫無道理的反華政策,強行拉開雙方的距離,制造差異,對投資蒙古的中國企業極盡刁難,沒事也給整點事。

但又由於蒙古在地緣上實在離不開中國,因此又不得不和中國交往,最終呈現給世人的,就是蒙古對華政策極不穩定,一會陰,一會晴,一邊合作,一邊極度反華。

臺灣當局的心態,和蒙古是類似的。

既離不開中國大陸,不得不合作,又怕融入大陸的圈子,沒法凸顯雙方的差異,所以極度反大陸,一切大陸的商品都不讓用,哪怕隻是一個雞蛋。

前文說到的,臺灣從澳大利亞空運的雞蛋,其實有不少是澳大利亞從大陸進口的,臺灣當局對此並非不知道。

但從澳洲買大陸雞蛋,和直接從大陸買雞蛋,在臺灣當局看來性質是完全不同的,哪怕多付出幾倍的成本,也是值得的。

過去的中國大陸,由於需要融入美國主導的“雁行”產業鏈,就需要招商引資,在日韓港臺四個經濟體裡,臺灣對大陸而言最重要。

一是臺灣在文化習俗上和大陸相近,尤其是那些跟隨老蔣去臺灣的大陸人,遠比香港人更熟悉大陸,從大陸的角度看容易溝通,從美日韓的角度看適合充當代理人。

二是臺灣在產業上的相對獨特優勢。

相比過早去工業化的香港,臺灣直到今天依然以工業為經濟主體;

相比日韓產業層次上偏重中高端,大陸就算想承接,很長一段時間也未必有人才、技術等條件,而臺灣更偏重中低端,隻需要提供場地、稅收優惠和經過基礎訓練的勞動力。

所以總的來說,臺灣更適合我們進行招商引資。

基於以上兩點,大陸長期對臺商和臺灣人在政策上極其優待,比如在機構上,我們專門設置瞭一大批對臺事務機構。

包括各地的臺灣事務辦公室,臺胞聯誼會,還有各地的臺灣研究所等等。

我在某個不清楚是三線還是四線的城市當臨時工的時候,就發現瞭一個很神奇的事情,我們這種地方不僅有臺灣事務辦公室,還有臺胞聯誼會。

要知道,我們這裡壓根沒多少臺商來投資,一年到頭也沒幾個臺灣人,這些機構的作用很有限。

如果說地級市設置還說得過去,那下面的縣依然設置,就多少有點說不過去瞭,是的,連下面的縣都設置瞭臺胞聯誼會,這樣做的地方也不止我們這裡,別的地方也不少。

當時我就想,一年見不到三個臺胞的縣城,有什麼需要聯誼的嗎,這種機構的存在真的有作用嗎?

過去重視對臺灣的招商引資,重視發展,固然是一件好事,但用力過猛導致形成瞭“百萬漕工”,又在此基礎上形成瞭不準批評臺灣的政治正確,認為批評臺灣會影響兩岸關系,進而影響招商。

再加上臺灣在經濟和文娛領域的優勢,導致臺灣的一切都被解讀為是好的,誰要是敢批評臺灣,那就是站在自由對立面,站在潮流的對立面,於是一些臺灣企業一邊在大陸賺錢,一邊支持“臺獨”。

對於臺灣長期以來限制大陸商品輸入的行為,我們很少公開表達不滿。

其實明眼人都看得出來,臺灣人在大陸占據的資源明顯不成比例,其中有我們政策優惠的原因。

然而不可否認的是,他們中一些人得瞭好處卻並不感謝大陸,反倒認為自己是憑本事掙的錢,還有不少臺灣人覺得,隻有維持現狀才能繼續掙錢,統一瞭就不能享有優待,沒法掙錢瞭,企圖永遠拖下去。

過去我們對這部分人基本是睜一隻眼閉一隻,但隨著形勢的轉變,繼續容忍他們已經日益不合時宜。

從這次商務部的調查,就能發現不少端倪。

商務部的公告裡有一句“應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中國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中國紡織品進出口商會申請”。

也就是他們是首告,為什麼是這三個商會?

我們可以從兩岸的貿易結構中得到答案。

2022年大陸和臺灣貿易總額3196.78億美元,其中大陸從臺灣進口2380.92億美元,向臺灣出口815.87億美元,逆差高達1565.05億美元。

即使是和日韓的貿易,中國大陸也不曾逆差到這個程度,臺灣的產業競爭力明顯不如日韓,所以不可能是正常市場選擇的結果。

無非是大陸不怎麼限制臺灣商品,而臺灣則對大陸豎起高高的貿易壁壘,才造成這樣的巨額逆差。

臺灣對大陸的第一大出口商品是機電及其零部件,也就是包含半導體在內的ICT產品,占比超過七成;

其次是化工和塑料產品,一年下來有1500億人民幣左右,紡織產品則排在第六,150億人民幣左右,還有食品也差不多是這個數。

半導體產業我們的發展還沒那麼快,所以臺灣限制從大陸進口倒也無所謂,反正暫時也出口不瞭。

但化工、紡織和食品就不同瞭,這三個大產業大陸已經崛起,已經到瞭需要向外尋找市場的時候瞭,怎麼可能繼續給臺灣單方面每年讓利一千多億。

起碼得自由貿易。

偏偏臺灣對大陸的貿易壁壘中,化工、紡織和食品是被重點關照的領域,連螺螄粉都不讓賣,實在是太“關照”瞭。

所以中國食品土畜進出口商會、五礦化工進出口商會和紡織品進出口商會三個商會才會成為首告。

這裡我下一個預判,隨著華為Mate60的回歸,大陸半導體產業加速崛起,未來對臺灣進行半導體領域的貿易壁壘調查,將是大概率的。

當然,商務部此番調查,出發點可不僅僅是兩岸的產業沖突,更是意在捅破窗戶紙。

捅破不能動臺灣,臺灣就等於政治正確的窗戶紙。

全世界都知道,中國大陸已經進入瞭統一的節奏,雖然時間點不能確定,但準備總是要早做的。

統一的最大障礙從來不在於臺灣,更不在於美國,而在於我們內部視臺灣為政治正確、華人世界之光的“百萬漕工”。

既然臺灣是華人世界之光,是“高華”,那自然是動不得的。

要是以這樣的狀態去統一,大陸將無法對其社會結構進行變革,結果將是災難性的,我們為瞭維穩,會在統一後不得不進行大幅度讓利,對方還不會領情,覺得你讓利太少瞭,這點錢就想收買我?

不管你給多少,對方都會覺得太少。

臺灣的塊頭可比香港大好幾倍,意味著胃口也會大好幾倍,想想2019年的教訓,搞不好後續的麻煩也會大好幾倍。

所以我們必須未雨綢繆,先打破政治正確的窗戶紙,才不至於在未來統一的過程中縮手縮腳。

商務部的貿易壁壘調查,就是捅破窗戶紙的開端,這是在告訴所有人,臺灣沒有什麼動不得的,也從來不是政治正確。

1895年4月17日,身處日本馬關的李鴻章,經過長達一個月的討價還價,最終還是無奈地在《馬關條約》上簽下瞭自己的名字,條約內容包括賠償二億兩白銀,並割讓遼東半島、澎湖列島和臺灣島等地區。

自此,臺灣成為瞭多少代中國人的牽掛。

在這128年的歲月長河中,我們曾一次次地看到統一的希望,又一次次地看到希望落空。

但毫無疑問,我們終將解決臺灣問題,也必須解決臺灣問題,因為臺灣從來不隻是一個島的問題,也是能否洗刷近代恥辱的問題,更是中國能否實現崛起、沖破第一島鏈的問題。

今天中國的發展,已經來到瞭一扇命運之門前,在門的這邊,是有限的空間和局促的陸地,在門的另一邊,是更廣闊的空間和浩瀚無邊的海洋。

想要打開這扇門,我們需要一把鑰匙,這把鑰匙,名叫:

臺灣。

點讚(0) 打賞

评论列表 共有 0 條評論

暫無評論

微信小程序

微信扫一扫體驗

立即
投稿

微信公眾賬號

微信扫一扫加關注

發表
評論
返回
頂部